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26744发布日期:2023-11-04 18:3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构件吊装,尤其涉及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1、因装配式的空腔构件外形尺寸较大(高度较高,一般为6~10m),双叶板间间距较大,钢筋混凝土空腔构件本身质量较大,作为双叶板的主要受力结构在吊装过程中相对较为脆弱。所以,如何在吊装过程中确保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本身稳定,同时吊装就位时构件保持垂直安装,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普通装配式民用建筑空腔竖向构件吊装时,无论空腔构件是在侧放或者平放时,一般为起吊构件顶部吊环直接吊装。这种吊装方法因构件外形较小,高度较小,质量又较轻,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对空腔构件本身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或者破坏性很小。

3、而这种吊装方法不能满足高大装配式池体空腔构件的需求。如果直接起吊,会造成吊耳部位与叶板之间的撕裂,及对卡环的受力方向不利。一旦构件本身完整性遭到破坏,除了削弱构件的强度外,还会造成后期池体充满水后结构渗漏。

4、提拔式装配式建筑中安装中,利用滑轮组、钢丝绳、万向吊环组合的吊装方法,可以起吊外形尺寸较大,质量较大的构件。

5、这种吊装方法要求构件本身强度较高,因侧面需要埋设万向吊环,需构件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厚度要求,而空腔构件的混凝土叶板厚度不能够满足安装万向吊环的厚度需求。且构件吊装就位时,因为构件吊点在单面(与构件重心竖向不重合),构件垂直度需要在安装就位前进行二次纠偏或者调整,所以会造成工序的增加和安装时间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大空腔构件吊装过程存在诸多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空腔构件平置于平台上;

5、s2、将主吊绳系于空腔构件顶部;

6、s3、在空腔构件的顶部安装e字型辅助卡具,并用手动葫芦系于吊车主钩上;

7、s4、缓慢起升主钩,使主吊绳、手动葫芦的吊链逐步拉紧,直至绷紧;

8、s5、调节手动葫芦的吊链长度,使吊链的绷紧程度大于主吊绳2的绷紧程度;

9、s6、起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

11、计算主吊绳的连接位置,确保垂直吊起状态下,构件的重心与吊环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

13、将主吊绳用卡环系于空腔构件顶部的主吊环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

15、待吊链绷紧程度调整到位后,吊车主钩缓慢起升;

16、随着构件与地面之间的角度逐步增大至超过45度,直至90度的过程中,辅助卡具会随着角度的增大而逐步受力变小,构件的重量逐步过渡到主吊绳上,直至构件完全直立;

17、此时,辅助卡具自然脱落,构件的全部重量转换至主吊环及主吊绳上;

18、吊车主钩继续起升,将构件安全转吊至安装位置;

19、直至构件安装就位固定后,摘下主吊环的卡环,卸掉辅助卡具,构件吊装完成。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卡具包括上卡件、下卡件、内撑件,以及连接三者的承载件;

21、安装状态下,上卡件、下卡件与构件的外侧面相贴近,内撑件的两侧面与构件的内壁面相贴近。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卡件、下卡件、承载件构成c型结构,所述内撑件固定在c型结构的内侧。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卡件、下卡件、内撑件、承载件由钢板,或槽钢,或方钢焊接构成。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件包括上下撑板,以及固定在上下撑板之间的连接件。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卡件、下卡件的内侧,以及内撑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构件贴近的顶板。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与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27、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辅助卡具螺纹连接。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实现了对高大空腔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的构件本身受力结构稳定性及垂直度的技术控制。

30、2、本发明,解决了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双叶板的受力问题,防止空腔内部钢筋与混凝凝土之间撕裂,造成构件本身破坏的情况;避免构件吊装就位时垂直度不能保障,影响吊装构件与基体之间的连接工序问题。

31、3、本发明,仅使用单台起重设备即可完成吊装,不再借助其他起重设备,节省机械设备的台班作业费用。

32、4、本发明,吊装方法操作简单,前期准备工作较少,e型辅助卡具重量较轻、安装简单,单人即可操作。

33、5、本发明,自动实现受力过渡,保证构件的受力稳定以及垂直吊运。

34、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卡具(1)包括上卡件(11)、下卡件(12)、内撑件(13),以及连接三者的承载件(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1)、下卡件(12)、承载件(14)构成c型结构,所述内撑件(13)固定在c型结构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1)、下卡件(12)、内撑件(13)、承载件(14)由钢板,或槽钢,或方钢焊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件(13)包括上下撑板(131),以及固定在上下撑板(131)之间的连接件(13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1)、下卡件(12)的内侧,以及内撑件(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构件(100)贴近的顶板(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与构件(100)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属于构件吊装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空腔构件平置于平台上;S2、将主吊绳系于空腔构件顶部;S3、在空腔构件的顶部安装E字型辅助卡具,并用手动葫芦系于吊车主钩上;S4、缓慢起升主钩,使主吊绳、手动葫芦的吊链逐步拉紧,直至绷紧;S5、调节手动葫芦的吊链长度,使吊链的绷紧程度大于主吊绳2的绷紧程度;S6、起吊。本发明,解决了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双叶板的受力问题,防止空腔内部钢筋与混凝凝土之间撕裂,造成构件本身破坏的情况;避免构件吊装就位时垂直度不能保障,影响吊装构件与基体之间的连接工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魏恒,顾斌杰,王书丹,吕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控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