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9595发布日期:2023-11-17 02:3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编织鞘管芯棒上料,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是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器械。它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如聚乙烯或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医用编织鞘管芯棒常用于导丝、导管等医疗器械的灌注和引导操作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载体,用于将各类医疗器械引入到人体内部,同时提供支持和稳定性,使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摩擦和创伤,确保器械在导入过程中的顺利穿越血管或组织。

2、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上料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上料不准确:可能由于设备故障、误差累积或材料堆放不均等原因,导致上料的精度不够高,无法满足产品要求;这可能会导致生产出的鞘管芯棒尺寸不统一或质量不稳定;

4、夹持不牢固:若夹持装置设计不合理或失效,可能导致材料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偏移、滑动或摆动等情况,这将影响鞘管芯棒的质量和一致性;

5、且还有部分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上料效率低下,人工投入成本高,医用编织鞘管芯棒上料定位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以克服背景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臂与位于上料机械臂左侧的编织机主体,所述上料机械臂上安装有用于夹持鞘管芯棒的机械爪,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圆形块,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编织输送座,所述编织输送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输送块,所述定位输送块上开设有鞘管芯棒通孔;

4、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形块之间连接有同步杆,正面的所述承接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正面的圆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右端与滑动座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定位输送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正面的所述编织输送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马达,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定位输送块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圆形块的顶部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推送机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承接槽为弧形槽,所述承接槽内壁的弧度与定位输送块贴合,所述定位槽的直径略大于待上料医用编织鞘管芯棒直径,所述承接槽与定位槽的内壁光滑设置。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推送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定位槽内侧的微型推杆,所述微型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轮,所述顶轮的侧边向内凹陷。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编织输送座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定位输送块转动连接于转动孔的内侧,所述定位输送块的右侧突出于定位输送块的表面,且突出结构与承接槽相匹配。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背面的所述承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输送马达,所述输送马达上固定安装有调整轮,所述调整轮上套接有增摩套,且增摩套的顶部高度略高于顶轮的高度。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编制机主体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分别位于正面与背面承接块相背的一侧,所述编制机主体上安装有用于矫正定位的plc控制器,两个所述位置传感器与输送马达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鞘管芯棒通孔的数量为每个定位输送块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鞘管芯棒通孔的形状为u形,且鞘管芯棒通孔的内壁光滑设置,所述鞘管芯棒通孔的直径相等或略大于待加工鞘管芯棒的直径大小。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编织机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与固定耳板,且固定耳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2、(1)本方案,采用对鞘管芯棒多段支撑,并结合旋转与平移的运动方式,对鞘管芯棒进行上料,能够保持具有一定柔性鞘管芯棒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上料后让鞘管芯棒处于鞘管芯棒通孔中,对鞘管芯棒进行限制约束,保证鞘管芯棒的上料稳定性,方便进行编织加工,提高医用编织鞘管芯棒的编织质量。

23、(2)本方案,采用自动化的上料方式,替代人工上料的,从而提高对鞘管芯棒的上料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付出,且通过输送马达、调整轮、位置传感器与plc控制器对上料的鞘管芯棒位置进行调整,对鞘管芯棒进行定位,从而提高鞘管芯棒上料的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臂(1)与位于上料机械臂(1)左侧的编织机主体(2),所述上料机械臂(1)上安装有用于夹持鞘管芯棒的机械爪(3),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主体(2)上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滑动导轨(4),所述滑动导轨(4)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座(5),所述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块(6),所述承接块(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圆形块(7),所述编织机主体(2)上固定安装有编织输送座(8),所述编织输送座(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输送块(9),所述定位输送块(9)上开设有鞘管芯棒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块(7)的顶部开设有承接槽(73),所述承接槽(73)的内底壁开设有定位槽(74),所述定位槽(7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推送机构(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73)为弧形槽,所述承接槽(73)内壁的弧度与定位输送块(9)贴合,所述定位槽(74)的直径略大于待上料医用编织鞘管芯棒直径,所述承接槽(73)与定位槽(74)的内壁光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75)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定位槽(74)内侧的微型推杆(751),所述微型推杆(75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轮(752),所述顶轮(752)的侧边向内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输送座(8)上开设有转动孔(81),所述定位输送块(9)转动连接于转动孔(81)的内侧,所述定位输送块(9)的右侧突出于定位输送块(9)的表面,且突出结构与承接槽(7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背面的所述承接块(6)上固定安装有输送马达(12),所述输送马达(12)上固定安装有调整轮(13),所述调整轮(13)上套接有增摩套,且增摩套的顶部高度略高于顶轮(75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主体(2)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位置传感器(14),两个所述位置传感器(14)分别位于正面与背面承接块(6)相背的一侧,所述编织机主体(2)上安装有用于矫正定位的plc控制器(15),两个所述位置传感器(14)与输送马达(12)均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芯棒通孔(10)的数量为每个定位输送块(9)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鞘管芯棒通孔(10)的形状为u形,且鞘管芯棒通孔(10)的内壁光滑设置,所述鞘管芯棒通孔(10)的直径相等或略大于待加工鞘管芯棒的直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主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16)与固定耳板(17),且固定耳板(17)上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医用编织鞘管芯棒柔性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臂与位于上料机械臂左侧的编织机主体,所述上料机械臂上安装有用于夹持鞘管芯棒的机械爪,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圆形块,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编织输送座。本发明采用对鞘管芯棒多段支撑,并结合旋转与平移的运动方式,对鞘管芯棒进行上料,能够保持具有一定柔性鞘管芯棒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上料后让鞘管芯棒处于鞘管芯棒通孔中,对鞘管芯棒进行限制约束,保证鞘管芯棒的上料稳定性,方便进行编织加工,提高医用编织鞘管芯棒的编织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波,张立,乔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