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096660发布日期:2023-11-20 23:1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冷鲜肉的腐败变质会造成大量食物浪费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当前食品包装常用的石油基塑料包装膜,一方面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包装内食品的新鲜度情况难以确定。

2、而传统的新鲜度检测过程繁琐,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有损处理,不能实现对冷鲜肉食品的新鲜度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膜对冷鲜肉食品进行包装,能够实现对新鲜度的实时、可视化监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包括内层膜和位于所述内层膜外围的外层膜;

4、所述外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

5、所述内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紫甘蓝花青素。

6、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甘油。

7、优选的,所述外层膜中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3~3:1;

8、所述聚乙烯醇和增塑剂的用量比为4~6g:1ml;

9、所述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质量为所述聚乙烯醇和壳聚糖总质量的5~25%。

10、优选的,所述内层膜中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3:1;

11、所述聚乙烯醇和增塑剂的用量比为4~6g:1ml;

12、所述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质量为所述聚乙烯醇和壳聚糖总质量的5~25%;

13、所述紫甘蓝花青素的质量为所述聚乙烯醇和壳聚糖总质量的10~30%。

14、优选的,所述内层膜和外层膜的厚度相同。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聚乙烯醇、含壳聚糖的冰醋酸溶液、增塑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水第一混合,得到外层膜溶液;

17、将所述外层膜溶液和紫甘蓝花青素第二混合,得到内层膜溶液;

18、在基底的表面涂覆所述外层膜溶液,得到具有空心结构的外层膜;

19、在所述具有空心结构的外层膜中的空心结构处涂覆所述内层膜溶液,得到所述复合膜。

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膜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膜作为肉类食品包装膜的应用。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包括内层膜和位于所述内层膜外围的外层膜;所述外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所述内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紫甘蓝花青素。本发明利用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作为成膜基材,能够实现复合膜的可降解;结合紫甘蓝花青素对ph的颜色响应性以及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性,使最终得到的复合膜能够实时、可视化地监测肉类食品的新鲜度,同时能够延长冷鲜肉可食用期限。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膜和位于所述内层膜外围的外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甘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膜中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膜中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膜和外层膜的厚度相同。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膜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膜作为肉类食品包装膜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包括内层膜和位于所述内层膜外围的外层膜;所述外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所述内层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增塑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紫甘蓝花青素。本发明利用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作为成膜基材,能够实现复合膜的可降解;结合紫甘蓝花青素对pH的颜色响应性以及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性,使最终得到的复合膜能够实时、可视化地监测肉类食品的新鲜度,同时能够延长冷鲜肉可食用期限。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坤,魏启明,杨潇,邓科,马孟佳,陈鹏飞,汪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