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纺织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8218发布日期:2024-03-05 14:4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用于操作纺织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多个工位的纺织机的方法,在所述工位处分别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以形成纱圈,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获取至少一个工位处的纱圈的至少一个纱圈特性,其中由控制单元借助于所述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获取的纱圈特性来获取所述纱圈的纱圈密度,并且其中当所述纱圈密度以经定义的方式偏离预定值时,对于用于将所述纱线卷绕到所述纱筒上的至少一个卷绕设定采取至少一种修正措施。


背景技术:

1、从de102015008166a1已知一种用于对纱圈的纱圈密度进行适配的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用于形成纱圈的方法,利用所述方法使纱圈密度偏差较小。

3、这个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用于操作纺织机的方法和纺织机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建议了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多个工位的纺织机的方法,在所述工位处分别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以形成纱圈。所述工位可以为纺纱位和/或绕纱位。在纺纱位中由纤维材料形成纱线并且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此时形成纱圈。相反,在绕纱位中将纱线从纺纱筒卷绕到纱筒上,从而形成纱圈。在纺纱位中,其上卷绕有纱线的纱筒一般被称为纺纱筒,相反,在绕纱位中,其上卷绕有纱线的纱筒被称为绕纱筒。因此,在这些工位中,由提供单元来提供纱线。区别在于,在作为工位的纺纱位处提供单元仍然由纤维材料形成纱线,相反,在作为工位的绕纱位处纱线已经存在于纺纱筒上。

2、另外,在所述方法中,借助于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获取至少一个工位处的纱圈的至少一个纱圈特性。因此测量纱圈,以便能够由此获取纱圈特性。尤其可以通过纱圈特性得到关于纱圈品质的结论。

3、另外,在所述方法中,由控制单元借助于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获取的纱圈特性来获取纱圈的纱圈密度。纱圈密度是纱圈的所收卷的纱线的密度。例如可以借助于纱线量和纱线体积或纱圈的纱圈体积来获取纱圈密度。例如还可以将卷绕在纱圈或纱筒上的纱线的纱线重量或纱线长度用作纱线量。因此可以作为每单位纱线体积的纱线量、纱线长度或纱线重量确定纱圈密度。因此,如果纱圈密度较高,纱圈的纱线就收卷或卷绕得较密。相反,如果纱圈密度较低,纱圈的纱线就收卷或卷绕得较松。由于在每一个工位处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所以对于在对应工位处形成的每一个纱圈获取纱圈密度。

4、另外,在所述方法中,当纱圈密度以经定义的方式偏离预定值时,对于用于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的至少一个卷绕设定采取至少一种修正措施。为了卷绕到纱圈上的纱线的后续加工,经限定的纱圈密度是有利的,使得纱线还可以以保持不变的特性再次从纱圈解卷。因此,当纱圈密度以经定义的方式偏离预定值时,借助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卷绕设定的修正措施来适配或设定或调整纱圈密度。由此可以提供具有均匀且较高的纱圈品质的纱圈。在此对于工位分别采取修正措施。由此可能的是,对于一个工位的修正措施与另一个工位的修正措施有所不同。修正措施因此可以与工位相关,即与已经获取了纱圈密度并且现在应采取对应修正措施的工位相关。

5、另外,在所述方法中,对操作人员输出提示,表明已经存在由控制单元自动确定的至少一种修正措施作为建议。此外,从多种不同的修正措施中任选出至少一个修正措施之后,只有当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被操作人员激活时才采取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虽然如上所述,控制单元独立地获取至少一种修正措施并且将这些修正措施建议给操作人员,但是这些修正措施由操作人员主动激活。在此,操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权衡是否通过所建议的修正措施。另外,控制单元还可以建议多种不同的修正措施,使得操作人员可以从以他的角度看最佳的修正措施中进行选择并且将其激活。因此在操作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形成在纱圈密度方面具有较高纱圈品质的纱圈。因此可以利用操作人员在选择和/或激活修正措施时的经验。

6、例如有利的是,至少对于卷绕设定采取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以便减小纱筒上的纱线的所获取的纱圈密度与预定值之间的纱圈密度偏差跟纱线密度之间的偏差。

7、有利的是,在纱圈密度偏差高于第一极限偏差时,在更换纱筒之前或在更换纱筒期间中断工位的运行,并且在由操作人员激活修正措施之后才再次继续运行。在此将其中获取了高于第一极限偏差的纱圈密度偏差的工位的运行中断。在此,在纱圈密度偏差高于第一极限偏差时,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消除这种误差。在此有利的是,在更换纱筒期间中断运行,因为此时工位无论如何都要停机。但是还可以在更换纱筒之前中断运行,例如当所设置的纱线量的50%已经被卷绕到纱筒上或者当例如根据预先定义的超过次数已经超过了第一极限偏差。

8、有利的是,在纱圈密度偏差低于所述第一极限偏差时,自动采取所述修正措施或者不采取修正措施。因此没有向操作人员发出提示,因为纱圈密度偏差小到使得控制单元自身可以消除偏差或者纱圈密度偏差对于纱圈的品质要求没有影响或仅有很小影响。在此,加工运行等可以指定第一极限偏差,在所述第一极限偏差之内的纱圈密度偏差仍然是可接受的。然后,可以自动采取修正措施或者完全不采取修正措施,以便避免由于操作人员必须首先借助于提示而注意到修正措施然后激活修正措施而造成的生产延迟。

9、有利的是,在纱圈密度偏差高于比第一极限偏差更大的第二极限偏差时,立即中断工位的运行并且只有在操作人员激活修正措施时才再次运行。纱圈密度偏差还可能大到需要将工位立即停止或立即中断。由此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拯救所收卷的纱线的一部分或者防止卷绕后续的纱线,这些后续的纱线今后必须被清除掉或再次重新卷绕。

10、有利的是,在纱圈密度偏差低于比第一极限偏差更小的第三极限偏差时,不采取修正措施。由此,当纱圈密度偏差处于容忍偏差的范围内时,即满足品质要求的第三极限偏差,可以在没有修正措施的情况下继续操作工位。因此提高了纺织机的生产能力,因为由此减少了运行中的中断。附加地或可选地,有利的是,在纱圈密度偏差介于第三极限偏差与第一极限偏差之间时,自动采取修正措施。由此还提高了生产能力,因为借助于修正措施由控制单元独立地修正了较小的纱圈密度偏差。

11、有利的是,当所述操作人员确认纱圈密度偏差时,在没有激活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的情况下开始工位的运行。由此,当修正措施将纱圈密度偏差评估为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时,操作人员可以拒绝激活修正措施。由此,操作人员可以退出控制单元所输出的提示,使得在没有修正措施的情况下开始运行。由此,还可以随着存在修正措施的提示一起向操作人员显示纱圈密度偏差。由此,操作人员可以确认或退出这个提示,使得再次开始运行。随后在没有修正措施的情况下继续操作工位。这可以是有利的,因为操作人员自身可能已经积累了以下经验,即,对应的纱圈密度偏差是较小的或不关键的。在此,操作人员可以单次、多次或永久确认、退出或拒绝纱圈密度偏差和/或修正措施的激活。例如可以五次确认纱圈密度偏差,使得在再次输出提示之前,纱圈密度偏差可以五次高于预定值或极限偏差。至此还没有采取修正措施。

12、有利的是,由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获取纱圈的纱圈直径、位于纱圈上的纱线的纱线长度和/或纱圈重量作为纱圈特性。在此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所述的参数。通过所获取的这些值可以确定纱圈密度。借助于纱线长度和/或纱圈重量可以确定纱线的量。借助于纱圈直径可以确定纱线的体积。然后,从体积和纱线量可以获取纱圈密度。

13、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可以有利地包括纱线长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或纱圈直径传感器。由此可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纱圈特性。

14、有利的是,在完成纱圈之后为操作人员输出完成提示,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控制所完成的纱圈。由此,操作人员可以检查所激活的修正措施是否已经达到了目的。另外,当操作人员已经从多种修正措施中选出根据他的角度来看最佳的修正措施时,操作人员可以检查所激活的修正措施是否正常。这可以在后续激活和/或选择修正措施时帮助操作人员判断对应的修正措施是好还是坏。例如,操作人员可以在完成纱圈和控制纱圈之后为修正措施设置注释或标记:这个对应的修正措施是有利的或不利的。在下一次提示时,可以将这个注释或这个标记分享给操作人员,使得操作人员在选择和/或激活修正措施时可以将这些信息也包括在内。

15、有利的是,将绕纱速度和/或纱线张力作为卷绕设定进行适配。由此可以减小所获取的纱圈密度与预定值之间的纱圈密度偏差。如果例如提高纱线张力,则纱圈密度也提高。绕纱速度还可以取决于在卷绕时纱圈的旋转速度。如果例如提高绕纱速度,纱圈密度同样提高。相反,如果纱线张力或绕纱速度减小,则纱圈密度也减小。因此,对绕纱速度和/或纱线张力的适配是修正措施。纱线张力例如可以借助于紧纱器来进行适配。绕纱速度可以借助于驱动纱圈和/或执行卷绕的驱动器来适配。

16、有利的是,将不同工位的纱圈的所获取的纱圈密度互相比较,以获取纱圈密度偏差。由此可以在与其他工位相比较的情况下获取一个或多个工位中的纱圈密度中的偏差。例如可以对于不同工位的不同纱圈密度获取纱圈密度平均值。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获取纱圈密度中的偏差。

17、有利的是,输出声学和/或光学信号作为提示和/或完成提示。例如纺织机具有输出对应信号的声学和/或光学信号发生器。在此,可以为每一个工位指配一个声学和/或光学信号发生器,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知道在哪个工位处存在提示或完成提示。

18、附加地或可选地,有利的是,向操作人员的移动设备发送电子消息作为提示和/或完成提示。由此可以例如向作为移动设备的智能手机上给操作人员发送电子消息,使得操作人员即使在远离纺织机时也可以得知提示和/或完成提示。发送到例如呈智能手机或纺织机的操作设备形式的移动设备还是有利的,因为操作人员可以经由移动设备激活修正措施。

19、有利的是,存储所获取的纱圈特性、所获取的纱圈密度、卷绕设定、修正措施、预定值和/或纱圈密度偏差。因此可以稍后分析这些值或仅单个值。借助于分析可以建立统计数据,从而可以例如经由对较长时间段的运行的分析来确定可能的运行误差或卷绕误差。另外,可以将所存储的数据尤其经由机器显示器和/或经由移动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由此可以将当前的数据分享给操作人员,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基于当前的数据选择和激活最优的修正措施。

20、为了能够在运行时存储所述的数据,纺织机可以包括存储单元。

21、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个工位的纺织机,借助于所述工位能够分别将纱线卷绕到纱筒上,以便能够形成具有纱线的纱圈。工位可以为纺纱位和/或绕纱位。在纺纱位处由纤维材料形成纱线并且将纱线卷绕到纱圈上。在绕纱机中将已经存在的纱线重新卷绕到纱圈上。

22、所述纺织机另外还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装置,以便获取纱圈的至少一个纱圈特性。

23、另外,纺织机和/或控制单元被形成为能够执行根据前文和/或下文说明的至少一个方法步骤的方法。例如,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被形成为能够为了所述方法而获取测量值,例如纱圈上的纱线长度、纱圈重量和/或纱圈直径。另外,纺织机和/或控制单元可以被设置为能够采取修正措施。纺织机例如包括可设定的紧纱器。附加地或可选地,纺织机可以具有电力驱动器,电力驱动器可以被设定为根据修正措施来设定绕纱速度。

24、另外,控制单元被形成为可以对操作人员输出提示,表明存在由控制单元自动获取的至少一种修正措施作为建议。因此控制单元被形成为可以获取修正措施。另外,控制单元被形成为,从多种不同的修正措施中任选出至少一种修正措施之后,只有当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被操作人员激活时才采取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

25、有利的是,每一个工位分别具有用于张紧纱线的紧纱器和/或用于驱动纱圈的驱动器,其中紧纱器和/或驱动器与控制单元相连,以便适配卷绕设定。

26、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包括纱线张力传感器、用于获取纱圈直径的直径传感器、用于获取纱圈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和/或纱线长度传感器。

27、有利的是,纺织机包括至少一个声学信号发生器和/或至少一个光学信号发生器。由此可以给操作人员分享:存在提示或完成提示。附加地或替代地,有利的是,纺织机包括至少一个接口。经由接口可以将提示或完成提示例如发送到操作人员的移动设备,使得在操作人员远离对应的工位时也可以看到提示。接口还可以为无线电接口和/或线缆接口。附加地或替代地,接口可以为双向接口,使得操作人员还可以在移动设备处激活所述至少一种修正措施并且可以将激活动作发回到控制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