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内衬及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1521发布日期:2023-11-21 15:4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缓冲内衬及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内衬及包装箱。


背景技术:

1、包装箱用于产品的包装,以便于产品的运输,使得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叠放,进而可以实现一次性运输多个产品,目前,包装箱还具有防撞功能,即,产品能够通过包装箱内的结构进行缓冲,以降低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几率。

2、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包装箱内部的缓冲结构通常为刀卡结构,具体地,通过瓦楞纸片材相互卡扣成型。但是,由于瓦楞纸通常较薄,卡扣成型的缓冲结构的缓冲性能较差,在运输及跌落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边角压力过大导致包装箱损坏,进而对产品造成损伤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缓冲性能较好的缓冲内衬及包装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内衬及包装箱,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降低产品损伤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缓冲内衬,包括:

4、底部内衬体,所述底部内衬体为由瓦楞纸板折叠形成的一片式可拆解结构,所述底部内衬体具有底缓冲腔及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组x向缓冲腔;

5、顶部内衬体,所述顶部内衬体为由瓦楞纸板折叠形成的一片式可拆解结构,所述顶部内衬体具有顶缓冲腔及沿y向间隔设置的两组y向缓冲腔;

6、所述底部内衬体与所述顶部内衬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所述底缓冲腔和所述顶缓冲腔用于缓冲所述产品在z向受到的外力,两组x向缓冲腔用于缓冲所述产品在所述x向受到的外力,两组y向缓冲腔用于缓冲所述产品在所述y向受到的外力。

7、可选地,所述底部内衬体包括u形主板、第一底板和内衬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的u形底部,所述第一底板形成所述底缓冲腔,所述u形主板的两个侧部分别具有所述内衬侧板,所述内衬侧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侧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侧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衬侧板形成所述x向缓冲腔。

8、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主板的u形底部两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槽,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能卡入所述第一卡槽;

9、和/或,

10、所述内衬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主板的侧部两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槽,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能卡入所述第二卡槽。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四板部;

12、可选地,所述内衬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板部、第六板部、第七板部和第八板部,所述第五板部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所述第二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第八板部。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槽及所述第二卡扣的形状均为圆缺形状,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均设置于所述u形主板,并均与所述u形主板之间设有压线。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底板分别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的两端,并在所述第一底板的u形底部外侧形成两个所述底缓冲腔;

15、和/或,

16、所述u形主板的每个侧部均对应两个所述内衬侧板,两个所述内衬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侧部的两端,并在所述侧部远离另一个所述侧部的表面形成两个所述x向缓冲腔。

17、可选地,所述顶部内衬体与所述底部内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顶部内衬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底部内衬体,且所述顶部内衬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部内衬体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顶部内衬体能位于所述底部内衬体中。

18、包装箱,包括用于包覆产品的内衬隔板及如上所述的缓冲内衬,所述内衬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内衬隔板的外壁与所述底部内衬体及所述顶部内衬体对应抵接。

19、可选地,还包括外箱,所述缓冲内衬放置于所述外箱内,所述底部内衬体及所述顶部内衬体均与所述外箱的壁抵接。

20、本发明提供的缓冲内衬及包装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底部内衬体具有底缓冲腔及x向缓冲腔,顶部内衬体具有顶缓冲腔及y向缓冲腔,产品放置在由底部内衬体和顶部内衬体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底缓冲腔用于缓冲产品的底面受到的外力,顶缓冲腔用于缓冲产品的顶面受到的外力,两个x向缓冲腔能够缓冲产品x向的两个侧面受到的外力,两个y向缓冲腔用能缓冲产品y向的两个侧面受到的外力,实现了对产品的全方位保护,缓冲腔的设计使得底部内衬体及顶部内衬体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使得通过多个缓冲腔对产品的缓冲保护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能够降低产品损坏的几率,提高保护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内衬体(1)包括u形主板(13)、第一底板(14)和内衬侧板(15),所述第一底板(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13),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13)的u形底部(133),所述第一底板(14)形成所述底缓冲腔(11),所述u形主板(13)的两个侧部(134)分别具有所述内衬侧板(15),所述内衬侧板(15)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侧部(134)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侧部(13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衬侧板(15)形成所述x向缓冲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4)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主板(13)的u形底部(133)两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槽(141),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41)相配合的第一卡扣(131),所述第一卡扣(131)能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4)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板部(142)、第二板部(143)、第三板部(144)和第四板部(145),所述第一板部(142)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13),所述第一卡槽(141)或所述第一卡扣(131)设置于所述第四板部(1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侧板(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板部(152)、第六板部(153)、第七板部(154)和第八板部(155),所述第五板部(152)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13),所述第二卡槽(151)或所述第二卡扣(132)设置于所述第八板部(1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41)、所述第一卡扣(131)、所述第二卡槽(151)及所述第二卡扣(132)的形状均为圆缺形状,所述第一卡扣(131)及所述第二卡扣(132)均设置于所述u形主板(13),并均与所述u形主板(13)之间设有压线。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底板(14)分别连接于所述u形主板(13)的两端,并在所述第一底板(14)的u形底部(133)外侧形成两个所述底缓冲腔(1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衬体(2)与所述底部内衬体(1)的结构相同,所述顶部内衬体(2)的开口朝向所述底部内衬体(1),且所述顶部内衬体(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部内衬体(1)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顶部内衬体(2)能位于所述底部内衬体(1)中。

9.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覆产品(100)的内衬隔板(10)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内衬,所述内衬隔板(1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内衬隔板(10)的外壁与所述底部内衬体(1)及所述顶部内衬体(2)对应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箱(20),所述缓冲内衬放置于所述外箱(20)内,所述底部内衬体(1)及所述顶部内衬体(2)均与所述外箱(20)的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内衬及包装箱,其属于包装箱技术领域,缓冲内衬包括底部内衬体和顶部内衬体,底部内衬体为由瓦楞纸板折叠形成的一片式可拆解结构,底部内衬体具有底缓冲腔及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组X向缓冲腔;顶部内衬体为由瓦楞纸板折叠形成的一片式可拆解结构,顶部内衬体具有顶缓冲腔及沿Y向间隔设置的两组Y向缓冲腔;底部内衬体与顶部内衬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底缓冲腔和顶缓冲腔用于缓冲产品在Z向受到的外力,两组X向缓冲腔用于缓冲产品在X向受到的外力,两组Y向缓冲腔用于缓冲产品在Y向受到的外力。本发明提供的缓冲内衬及包装箱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降低产品损伤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