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料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9107发布日期:2023-12-06 18:4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料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下料罐,特别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料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稳定材料是指在松散的土、砂砾或其他集料中加入适量水泥和水经拌和均匀后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经摊铺、碾压和养生后,可作为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水泥的稳定作用,主要靠水泥水化后的产物——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以及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等自身的凝结硬化。凝结硬化后形成的水泥石能将松散材料紧紧地黏结在一起,遂产生力学强度。其次是水泥水化后生成的ca(oh),与松散材料起类似于在石灰稳定材料中那样的作用。优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但亦有施工要求严格和造价高、易开裂的缺点,

2、水泥厂在水泥稳定碎石料制备完成之后,需要传送到下料罐中等待装车,在传送到下料罐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稳定料在出口处粘连导致下料罐出料时会出现不顺,同时水泥稳定料下到下料罐时,由于冲击作用,水泥稳定料会被冲击到下料罐的壁面上,造成下料罐壁面物质的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料缓冲装置,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水泥稳定料在出口处粘连导致下料罐出料不顺的问题,因此,通过在下料罐中出口处设置的搅拌件,能够对出口处的碎石料进行扰动,使其碎石稳定料能够能顺畅的下料。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料缓冲装置,包括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端部的下料罐,所述下料罐下方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架、转动连接在搅拌架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上与搅拌叶片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转动杆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搅拌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两侧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搅拌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置有单向旋转件,所述下料罐下方设置有同步杆,所述单向旋转件驱动所述同步杆转动,所述同步杆的两端设置有刮料件,所述刮料件设置在下料罐相对两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水泥稳定料在出口处粘连导致下料罐出料不顺的问题,因此,通过在下料罐中出口处设置的搅拌件,能够对出口处的碎石料进行扰动,使其碎石稳定料能够能顺畅的下料。

4、其中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锥齿轮进行转动,驱动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在驱动电机控制驱动锥齿轮进行正逆时针转动动时,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也会相应进行正逆时针转动动,对下料罐出料口进行扰动,由于水泥稳定料在传送带进行进行运输到下料罐上时,传送速度较快会喷溅到下料罐的内壁上,持续堆积会导致下料罐内储存量减小,下料不顺畅等问题。因此,采用的刮料件能够实现对下料罐的内壁进行刮料。

5、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旋转件包括转动环、第一拨动杆、第二拨动杆、第一拨块、第二拨块,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架上,所述转动环内设置有若干相互连接的倾斜齿,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块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一拨动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拨块与所述第一拨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拨块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拨动杆端部,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第二拨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拨块、第二拨块均与所述倾斜齿相啮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时,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拨动杆会同步进行转动,第一拨动杆上的第一拨块与转动环内部的倾斜齿相啮合,同理,第二拨动块上的第二拨块也与倾斜齿相啮合,当第一拨块进行正时针转动时,倾斜齿与第一拨块的倾斜面贴合,第一拨块挤压弹簧进行压缩,无法起到驱动作用,此时第二拨块正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拨块的竖直面与倾斜齿的竖直面贴合,带动转动环进行逆时针转动;当第一拨块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倾斜齿与第一拨块的竖直面贴合,带动转动环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拨块正进行正时针转动,第二拨块的倾斜面与倾斜齿的倾斜面贴合,第一拨块挤压弹簧进行压缩,无法起到驱动作用,最终实现了使转动环一直保持逆时针转动。

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环外侧设置有外啮齿,所述同步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外啮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

8、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杆的端部设置有同步锥齿轮,所述下料罐外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控制锥齿轮,所述同步锥齿轮与所述控制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刮料件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相连接。

9、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件包括偏心轮、偏心杆、推杆、滑块、刮料板,所述偏心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偏心杆的一端偏心转动连接在所偏心轮上,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端部转动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铰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料罐上,所述刮料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块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环进行单向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下方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带动连接在驱动齿轮上的同步杆进行转动,同步杆端部的同步锥齿轮驱动控制锥齿轮进行转动,控制锥齿轮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由于偏心杆偏心转动连接在偏心轮上,因此,偏心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偏心杆偏心运动,偏心杆的另一端会拉动滑块沿着下料罐内壁上的滑槽进行上下滑动,使连接在两个滑块之间的刮料杆沿着内壁上下运动,对内壁进行刮料,使内壁上粘连的水泥稳定料刮落下来。

1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杆上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块、调节螺杆、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料罐上,所述导向块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偏心杆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端部活动卡接在所述偏心杆上的调节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的设置能够控制刮料板的运动距离长度,当人工通过控制调节螺杆的进行转动时,调节螺杆会带动调节块沿着导向槽进行运动,当调节块带动调节杆沿着调节孔向偏心轮的一端进行运动,由于调节杆的端部是转动卡接在调节孔内的,卡接处为偏心杆的转动圆心,偏心杆靠近滑块的一端摆动幅度会增大,使其刮料板的运动距离增加,刮料的距离更大。

1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罐的上方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架、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料罐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架上,所述第二缓冲板表面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板连接在缓冲弹簧的另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件能够减小传送带下料的过程中,水泥稳定料较少的落在下料罐对面的内壁上,其中当水泥稳定料撞击在第一缓冲板上,由于第一缓冲板是固定连接,并且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因此,第一缓冲板会进行振动,使撞击在第一缓冲板上的水泥稳定料落到下料罐内。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水泥稳定料在出口处粘连导致下料罐出料不顺的问题,因此,通过在下料罐中出口处设置的搅拌件,能够对出口处的碎石料进行扰动,使其碎石稳定料能够能顺畅的下料。

17、2、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锥齿轮进行转动,驱动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在驱动电机控制驱动锥齿轮进行正逆时针转动动时,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也会相应进行正逆时针转动动,对下料罐出料口进行扰动,由于水泥稳定料在传送带进行进行运输到下料罐上时,传送速度较快会喷溅到下料罐的内壁上,持续堆积会导致下料罐内储存量减小,下料不顺畅等问题。因此,采用的刮料件能够实现对下料罐的内壁进行刮料。

18、3、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时,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拨动杆会同步进行转动,第一拨动杆上的第一拨块与转动环内部的倾斜齿相啮合,同理,第二拨动块上的第二拨块也与倾斜齿相啮合,当第一拨块进行正时针转动时,倾斜齿与第一拨块的倾斜面贴合,第一拨块挤压弹簧进行压缩,无法起到驱动作用,此时第二拨块正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拨块的竖直面与倾斜齿的竖直面贴合,带动转动环进行逆时针转动;当第一拨块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倾斜齿与第一拨块的竖直面贴合,带动转动环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拨块正进行正时针转动,第二拨块的倾斜面与倾斜齿的倾斜面贴合,第一拨块挤压弹簧进行压缩,无法起到驱动作用,最终实现了使转动环一直保持逆时针转动。

19、4、在转动环进行单向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下方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带动连接在驱动齿轮上的同步杆进行转动,同步杆端部的同步锥齿轮驱动控制锥齿轮进行转动,控制锥齿轮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由于偏心杆偏心转动连接在偏心轮上,因此,偏心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偏心杆偏心运动,偏心杆的另一端会拉动滑块沿着下料罐内壁上的滑槽进行上下滑动,使连接在两个滑块之间的刮料杆沿着内壁上下运动,对内壁进行刮料,使内壁上粘连的水泥稳定料刮落下来。

20、5、设置缓冲件能够减小传送带下料的过程中,水泥稳定料较少的落在下料罐对面的内壁上,其中当水泥稳定料撞击在第一缓冲板上,由于第一缓冲板是固定连接,并且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因此,第一缓冲板会进行振动,使撞击在第一缓冲板上的水泥稳定料落到下料罐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