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7668发布日期:2023-12-08 08:4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送带,具体为一种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


背景技术:

1、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金属制品的获取方法众多,包括浇铸法(砂模铸造、熔模铸造/失蜡法铸造、注铸法、压铸法、旋铸法、定向固化)、塑形成型法(锻造、扎制、拉制钢丝、挤压、冲击挤压、粉末冶金)、固体成型法(旋压、弯曲)以及冲压成型法(冲孔、冲切、剪切、切屑成型、无切屑成型)。

2、在金属制品完成相应的制造后,需要对制造完成的金属制品进行输送,一般的会采用传送带进行,而传送带的种类众多,其中一种挂放传送带在金属制品的运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挂放传送带,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挂放方式进行运输的传送带,其与大多数传送带不同的是,被输送物件是垂直悬挂的,因此在移动过程中,物件会发生晃动,且只要运输不停止,物件的晃动就会持续进行,因此存在物件掉落的情况,并且长时间持续的晃动,使得物件与挂钩之间的摩擦频繁,也很容易对物件的表面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防止晃动的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制品挂放传送带,包括传送带组件,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有与外界间歇式驱动源连接的第一驱动盘,且第一驱动盘的外壁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驱动盘,且第二驱动盘的外壁安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驱动盘与第一驱动盘之间连接有第一同步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部端面固定有与第一传送带同步移动的第一固定板,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顶部则固定有与第二传送带同步移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挂放钩,所述挂放钩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以通过所述限位组件的运行对金属制品进行限位,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侧安装有调控组件,通过所述调控组件的运行对上料物件进行限位同时对下料物件进行解除限位。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对挂放钩进行两点定位限制防止其晃动,还能够通过限位组件的运行来对金属制品进行限位,双重限位下保证了金属制品在运输时的稳定性,保证了运输的质量,此外通过设置调控组件,能够在上料的同时进行辅助下料,有效提升了本传送带的运输效率。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竖杆,且竖杆设置在挂放钩的内侧底部端面上并与挂放钩底部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挂放钩侧部中的滑杆,且挂放钩外壁开设有辅助滑杆滑动的滑槽,所述竖杆的底壁连接有安装在挂放钩下方的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底壁连接有固定在挂放钩底壁的限位底板,所述竖杆的外壁设置有驱动齿壁,且所述竖杆的竖直移动方向上并位于挂放钩底部内壁中安装有能够被所述驱动齿壁驱动的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一侧上方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转盘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驱动齿轮,且辅助驱动齿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同步轴,每一组所述辅助驱动齿轮的顶端均啮合连接有底壁设置有从动齿壁的限位杆,且限位杆滑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板的内部,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组所述限位杆,且每一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端部均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端部齐平位置处,而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端面则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并设置有吸附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金属制品的限位效果,从而防止金属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晃动,提升了对金属制品运输的质量,防止金属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控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内侧的横板,且横板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扭簧轴与外界固定物安装,所述横板一端端面安装有与吸附部吸合连接的磁吸部,且横板的底端则向下延伸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端部安装有向一侧延伸的驱动杆,且驱动杆与延长板端部通过转动座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顶端与驱动杆底壁固定连接,以实现对驱动杆的限位,每一组所述延长板的端部均安装有两组驱动杆,且两组所述驱动杆的间距小于两组所述限位杆的间距。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一组金属制品上料限位时对另一组金属制品进行解除限位下料,二者同时进行,提高了本装置运行的速度即提升了运输的效率。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反向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反向驱动组件的运行实现对从动齿轮的反向驱动,所述反向驱动组件包括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反向从动齿轮,且反向从动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向驱动齿轮,每一组所述反向驱动齿轮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反向从动齿轮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同步轴,且每一组所述反向驱动齿轮均设置在驱动杆的水平移动方向上,以实现被驱动杆啮合驱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限位组件进行反向驱动,进而使得被限位的金属制品能够解除限位同时能够自动从挂放钩中升起,从而有利于对金属制品的下料,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由多组单个单元厚度的杆组合而成,位于两端的杆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粘黏层,而位于中间位置处的杆的两侧外壁则分别设置有粘黏层和与粘黏层配合的绒毛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限位杆的厚度可以根据运输的金属制品的直径来进行适应性调节,且采用魔术贴的组合方式更容易对限位杆进行厚度调节。

12、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送带组件和限位组件,首先,启动外界间歇式驱动源,在外界间歇式驱动源的作用下,第一驱动盘开始转动,并且通过第一同步轴的作用,第二驱动盘也会同步转动,因此在两组驱动盘的作用下,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开始运行,相应的,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开始移动,由此挂放钩开始移动即可进行对金属制品进行运输,进一步的,在间歇式驱动源的间隙时间内,由工作人员将带运输的金属制品放置在一组空载的挂放钩上,在金属制品的重力作用下,该组挂放钩的竖杆会在滑杆的辅助作用下向下移动,竖杆的移动会通过其外壁的驱动齿壁驱使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后会通过传动作用驱使驱动齿轮转动,而驱动齿轮又会通过第二同步轴的作用驱使两组辅助驱动齿轮转动,在两组辅助驱动齿轮的作用下,限位杆会向外侧移动,进而实现对金属制品的限位,此外,两组传送带的设置实现了对挂放钩的两点限位作用即保证了挂放钩移动时的稳定性,配合上限位杆对金属制品的限位,实现了双重限位,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金属制品运输时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抑制了金属制品运输时的晃动,解决了挂放式传送带运输时晃动的通病,提升了挂方式传送带的运输稳定性以及运输质量,并且也起到了对金属制品的保护作用;

14、2、本发明通过设置调控组件和反向驱动组件,在一组空载挂放钩上放置物料时,限位杆的移动会通过吸附部和磁吸部的作用使得横板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横板的另一侧端面的驱动杆在导向槽和导向块的辅助作用下向外侧水平移动,驱动杆的移动会驱动反向驱动齿轮转动,反向驱动齿轮的转动会通过第三同步轴的作用驱使反向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在反向从动齿轮的作用下实现对从动齿轮的反向驱动效果,而反向驱动齿轮的转动则会驱使驱动齿轮反向转动,驱动齿轮反向转动后会使得处于限位状态的限位杆反向复位移动,进而解除对下料区金属制品的限位,与此同时,限位杆的反向移动又会驱使竖杆向上复位移动,进而在竖杆的作用下,金属制品会被向上抬升,进而解除了挂放钩对金属制品的横向限位即此时金属制品处于挂放钩的上方,从而有利于对金属制品的下料即提升了对金属制品的运输效率,随后间歇式驱动源继续运行,此时上料处的挂放钩的限位杆的吸附部会与磁吸部断开吸附,进而使得横板能够在扭簧轴的作用下复位,横板复位后,位于横板端部的驱动杆也会复位,进而解除对下料区处挂放钩的竖杆的限位,便于后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