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30849发布日期:2024-01-16 12:4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爬楼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出现专门用于爬楼梯的爬楼梯设备,例如爬楼轮椅,用于协助行动不便的人群上下楼梯,又例如在工业领域中的物料搬运设备,用于协助上下楼梯搬运货物。

2、以载人的爬楼轮椅为例,现有的爬楼梯设备通常包括爬楼机构、设置在爬楼机构上的支撑机构和椅子,人员坐在椅子上,爬楼机构实现整个爬楼设备的爬楼运作,而支撑机构则是在爬楼机构进行爬楼的过程中提供支撑作用。在爬楼机构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整个爬楼设备的重心会发生变化,很容易在后续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因而支撑机构对于保证爬楼设备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但是,现有的支撑机构仅是利用简单的支撑板设置在爬楼机构的斜下方,利用支撑板与楼梯角面接触支撑,这样的支撑板结构无法灵活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尺寸的楼梯使用,在爬楼全过程中无法保证支撑板能够始终与楼梯接触以提供支撑作用,因此,现有的爬楼设备安全性能较差,其支撑机构提供的支撑作用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机构为爬楼设备提供的支撑作用较弱以及爬楼设备的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爬楼装置的支撑机构,包括:

4、爬楼机构;

5、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调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调整组件上的支撑脚板,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爬楼机构上,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滑移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浮动支撑,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脱离或刚性支撑;所述支撑调整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脚板升降移动;

6、第一感应机构,所述第一感应机构用于获取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楼机构是否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信号;

7、控制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或无线通信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感应机构获取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支撑调整组件驱动所述支撑脚板升降移动。

8、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包括:

9、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爬楼机构;

10、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脚板相对所述安装座升降滑移。

11、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啮合且能够相对滑移,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支撑脚板连接。

12、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无法相对所述安装座滑移。

13、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为f,设所述驱动件的扭力为f1,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f>f1。

14、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板包括:

15、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调整组件;

16、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17、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所述第二支撑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1,设楼梯斜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2,所述α1≥α2,且所述α1与所述α2的差值范围为0°~10°;和/或,

18、设一个台阶的高度为h1,设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竖直高度为h2,所述h2≥h1;和/或,

19、设所述支撑脚板相对所述安装座滑移的行程为l,所述l≥2h1。

20、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包括:

21、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爬楼机构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滑移区间;

22、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调整组件上,当所述感应件位于所述滑移区间的端点位置,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23、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爬楼机构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滑移区间;

24、所述第二状态包括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刚性支撑;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脱离;

25、当所述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高度位置时,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或所述第三状态;

26、当所述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高度位置时,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

27、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爬楼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爬楼机构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所述第二感应机构和所述爬楼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或无线通信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第二感应机构获取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支撑机构和/或所述爬楼机构停止驱动。

28、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爬楼机构。

2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爬楼设备,包括承载装置和如上所述的爬楼装置,所述爬楼装置安装于所述承载装置上。

30、本申请提供的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爬楼机构上设置支撑机构,同时通过第一感应机构来感应支撑机构的位置和状态,并通过控制机构接收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信号来控制支撑机构作出调整以给爬楼装置提供支撑作用,从而可实时监控和实时调整支撑机构的位置和状态,使支撑机构能始终与地面保持轻接触,进而保证支撑机构能及时为爬楼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此外还能适应于不同形状和尺寸规格的楼梯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了爬楼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31、本申请的爬楼设备,采用了本申请提供的爬楼装置,使得爬楼机构在爬楼过程能及时提供支撑作用,且还能适应于不同形状和尺寸规格的楼梯使用,提高了爬楼设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啮合且能够相对滑移,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支撑脚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无法相对所述安装座滑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为f,设所述驱动件的扭力为f1,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f>f1。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板包括:

7.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爬楼机构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滑移区间;

9.如权利要求1-5、8任一项所述的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楼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爬楼机构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所述第二感应机构和所述爬楼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或无线通信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第二感应机构获取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支撑机构和/或所述爬楼机构停止驱动。

10.一种爬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爬楼装置,所述爬楼装置安装于所述承载装置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爬楼装置及爬楼设备,爬楼装置包括爬楼机构、支撑机构及第一感应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调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调整组件上的支撑脚板,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爬楼机构上,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所述爬楼机构滑移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浮动支撑,当所述支撑调整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脚板与地面脱离或刚性支撑;所述支撑调整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脚板升降移动;所述第一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支撑调整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楼机构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本申请提供的爬楼装置能针对爬楼状态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撑作用,提高爬楼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和大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