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垃圾分类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0561发布日期:2024-01-06 23:2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的垃圾分类亭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设备,具体为一种自清洁的垃圾分类亭。


背景技术:

1、垃圾分类亭是垃圾分类工作中投放的可以为环卫垃圾桶、垃圾分类回收箱、旧衣回收箱等提供遮阳避雨的设施,垃圾分类亭不仅能节约资源,开展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为垃圾分类提供了一个正式、固定的投放点,使得垃圾不会被乱扔乱放,而且还可以作为垃圾分类传播广告的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着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一来,垃圾分类的观念就会逐渐深入人心,人们也会更加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

2、垃圾分类亭作为一种公共设施,需要经受各类垃圾投放情况,一旦垃圾投放行为不规范或未及时清理到位,就会出现如下问题:1、垃圾没有完全丢入分类箱中,导致部分污秽沾留在垃圾箱外的盖板或前端面上,不但影响美观,还会产生异味和滋生蚊虫等不卫生的垃圾投放环境;2、垃圾分类后未及时清理,箱内的垃圾堆放过久也会进一步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也会严重影响人们使用垃圾分类亭时的体验感。

3、而在现有的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对于以上问题情形,只能依靠垃圾投放者的行为自觉和环卫工作者的频繁及时清理,才能得以勉强解决;在无法全面规范个人行为或当前公民垃圾分类素养有待提高的大前提下,依靠公民的行为自觉来避免以上问题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而单纯地提高环卫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或增多人手,也并非有效解决上述的合理手段。

4、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以实现一定程度自动化且具备针对性清理手段的自清洁垃圾分类亭,才能真正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减轻环卫工作强度,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美化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当前公共环境中的现有垃圾分类亭存在垃圾投放不规范导致的外部垃圾残留情况,容易造成细菌蚊虫滋生和异味严重的卫生问题。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清洁的垃圾分类亭,包括亭体和设置在亭体下部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上方和前端覆盖设置有分类罩体,所述亭体在分类罩体上方分别设置有灭菌机构和除臭机构;所述分类罩体包括开设在垃圾箱正上方的垃圾投入口,所述垃圾投入口上方覆盖设置有滑动盖板;所述灭菌机构包括设置在亭体内的蒸汽源,所述蒸汽源通过送汽软管与喷汽异型板连通,所述喷汽异型板和送汽软管之间设置有滑动基座;所述亭体在靠近分类罩体一侧且高于分类罩体的位置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基座,所述滑动基座与设置在滑槽内的直线驱动件一连接;所述喷汽异型板设置在分类罩体上方和前方,且为其走向呈半y型的板形管件;所述喷汽异型板在靠近分类罩体一侧开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蒸汽喷口;所述除臭机构包括设置在亭体一侧的风机,所述除臭机构在亭体上靠近分类罩体且高于分类罩体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亭体内开设有将出风口与风机连通的送风通道。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定时启动的灭菌机构和除臭机构,其中灭菌机构通过对可能存在垃圾残留情况的分类罩体表现进行往复的蒸汽喷洒灭菌操作,在用高温杀灭细菌和蚊虫卵的同时,还利用蒸汽冷凝在分类罩体表面的水分实现清洗;最后通过除臭机构将水分吹除并驱散可能存在异味,最终实现协同作用的高效灭菌和除臭操作。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亭体如何实现具体且合适的结构分布,且如何利用洗水池进一步实现清洁操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亭体包括设置在顶部的顶板和设置在两侧的侧墙体,所述亭体上部的前端面设置有展示面板,所述分类罩体的表面设置有分类标志;所述亭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亭体在分类罩体一侧设置有洗手池;所述底座和洗手池内设置有洗手池清洁机构。

6、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亭体和分类罩体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帮助人们了解垃圾分类规则和实时信息的展示面板与分类标志;同时利用洗手池产生的清水进一步完成其他清洁操作。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洗手池清洁机构如何实现进一步且具体的清洁操作。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洗手池清洁机构包括铺设在底座内的过水沟槽,所述过水沟槽上方在洗手池清洁机构表面设置有格栅板;所述过水沟槽一端与洗手池下方的下水通道连通,所述过水沟槽另一端与通向亭体外部的排水通道连通。

9、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洗手池清洁机构利用洗手池产生的清水,使其流经人们投放垃圾时经常会踩踏的格栅板下方的过水沟槽;人们鞋底带来的污泥和垃圾残留物会透过格栅板的空隙被过水沟槽内清水带走,保持底座上一定程度的清洁,最后清洗完成的水会通过排水通道排至亭体外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果灭菌机构不运作时,如何设置在分类罩体上方和前方的喷汽异型板避免其影响正常垃圾投放操作。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亭体在分类罩体和洗手池之间设置有分隔墙体,所述分隔墙体在靠近灭菌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基座、喷汽异型板和直线驱动件一的收纳空腔。

12、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分类罩体一侧的分隔墙体内设置有收纳空腔,用于收纳存放暂时不工作的灭菌机构,其中收纳空腔具体收纳包括一起平行移动的滑动基座、喷汽异型板和直线驱动件一;直线驱动件一由直线电机一和滑轨一组成。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分类罩体中推拉开关件如何实现高效的垃圾投入口处开合效果。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亭体在垃圾箱后方设置有推拉收纳腔,所述推拉收纳腔通过连通槽与垃圾投入口上方空间连通;所述推拉收纳腔和连通槽内设置有推拉开关件与滑动盖板连接并实现滑动盖板在垃圾投入口上方的前后滑动;所述分类罩体下部前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与推拉开关件电连接并控制器驱动滑动盖板移动。

15、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踏板触发的推拉开关件,十分高效便捷。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推拉开关件如何具体实现驱动滑动盖板前后移动的操作。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拉开关件包括在推拉收纳腔内呈前后设置的滑轨二,所述滑轨二上设置有沿其前后移动的直线电机二,所述直线电机二前端固定设置有可在推拉收纳腔和连通槽内前后滑动的推拉连接滑块;所述推拉连接滑块前端与滑动盖板一端之间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直线电机二底部设置在呈前后设置的导杆上。

1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驱动直线电机二在推拉收纳腔内的滑轨二滑动,直线电机二前端固定连接推拉连接滑块,利用一侧通过铰接座连接推拉连接滑块的滑动盖板,最终带动滑动盖板从垃圾投入口上方滑开或闭合,完成可靠且高效的滑动盖板开合动作。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滑动盖板上表面经常存在垃圾残留物,如何对此进行解决。

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通槽内顶面向下设置有盖板清洁件,所述盖板清洁件为推拉开关件带动滑动盖板经过连通槽内时对滑动盖板上表面进行擦拭的清洁海绵。

21、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推拉开关件带动滑动盖板在连通槽内滑动的特点,在连通槽内顶面设置有可与滑动盖板上表面接触的清洁海绵,每当滑动盖板前后移动时,清洁海绵就会对滑动盖板上表面进行擦拭清洁。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通风驱散异味的同时,除臭机构如何给垃圾分类亭带来更好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除臭机构在风机出风口与送风通道连接处设置有芳香件,所述芳香件为凝胶型芳香剂;所述亭体一侧设置有与风机电连接的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为一种定时开关。

24、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长期有效且成本低的凝胶型芳香剂在送风通道处,让垃圾分类亭持续保持芳香环境;同时还设置有手动开关,一旦丢垃圾的人觉得当前垃圾分类亭存在异味难闻的情况,就可以手动触发连接风机的定时开关,让带有芳香的气味立刻驱散异味。

2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环卫工人如何便捷省力地取出放置在亭体内的垃圾箱。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箱包括设置在亭体后方的存放室,所述存放室内在垃圾投入口正下方设置有用于存放垃圾的箱体;所述存放室底面设置有滑轨三,所述滑轨三一端设置在垃圾投入口下方且另一端设置在存放室后侧的取出口下方。

27、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存放室内的滑轨三,即便已经存满垃圾且较重的箱体也可以快速被清洁工人取出,最后转移汇总至垃圾站。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进一步对垃圾箱内的垃圾实现灭菌消毒。

2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拉收纳腔内的前端面设置有可与推拉开关件碰触的按钮开关,所述滑动盖板底面设置有朝下的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与按钮开关电连接,且按钮开关为一种定时开关。

30、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可触发且定时向箱体内照射的紫外线灯,对滑动盖板内进行照射灭菌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垃圾箱外的人们;紫外线灯只能依靠推拉开关件前端触碰按钮开关实现滑动盖板关合时才会被触发,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