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斗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9081发布日期:2024-03-05 15:1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斗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料仓是主要用于临时储料的装置,料仓底部通常设置有下料锥斗,需要将储放在料仓内的物料转移时,储放在料仓内的物料从下料锥斗导出。

2、如专利cn201920190646.9、cn202220799119.x所示,现有的物料输送领域用的料仓底部的下料锥斗都是用不锈钢304或316制作,这种不锈钢下料锥斗内部需镜面抛光,材料成本高,产品重量大,安装费工时,而且整体外形较大,不能弯折,对安装空间有较高要求,灵活性差,尤其是下料锥斗内出现堵料时,不易解决;并且运输时占用较大空间,不方便转移,增大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不锈钢材质的下料锥斗存在材料成本高、产品重量大、灵活性差、运输不便、易堵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斗。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软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对主体部进行定型的固定部、设于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法兰、设于主体部另一端的第二法兰、附在主体部内侧面的第一硅胶层、连接主体部一端与第一法兰的第二硅胶层、连接主体部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的第三硅胶层,所述主体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材质为帆布,所述第一硅胶层、第二硅胶层及第三硅胶层为固化后的液态硅胶。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由片状的布料卷曲而成,布料两侧重叠并向一侧弯折,形成三层结构,固定部对该三层结构进行封口固定。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车缝线。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硅胶层设置在主体部的内侧并遮盖车缝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段及连接于主体段一端的若干第一固定段、连接于主体部另一端的若干第二固定段,所述主体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设置,第一硅胶层附在主体段的内侧面,主体段上端形成上开口,主体段下端形成下开口。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固定段连接于上开口的开口边缘处,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固定段连接于下开口的开口边缘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段之间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第一固定段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口,所述第一间隙口为v形口;所述第二固定段之间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第二固定段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口,所述第二间隙口为v形口。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段设于两第一法兰之间,两第一法兰密封第一间隙口,第一固定段通过第二硅胶层与第一法兰连接,两第一法兰、第一固定段及第二硅胶层之间形成第一折边。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法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段设于两第二法兰之间,两第二法兰密封第二间隙口,第二固定段通过第三硅胶层与第二法兰连接。两第二法兰、第二固定段及第三硅胶层之间形成第二折边。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软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裁切,帆布材质的布料裁切成扇形状的主体部雏形、环形设置的第一法兰、环形设置第二法兰,在主体部的上下两侧边缘进行多次裁切,从而在主体部上下两侧边缘处形成多个切口;

14、定型,将主体部雏形卷曲成漏斗状,主体部雏形左右两侧边缘部分重叠并向一侧弯折,形成三层结构,对该三层结构进采用车缝方式封口固定;

15、刷胶,在漏斗状的主体部雏形的内侧面涂上调配好的液态硅胶与固化剂的混合物,并且,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涂上调配好的液态硅胶与固化剂的混合物;

16、折边固定,将主体部雏形的上下侧部分沿切口向外弯折,从而使主体部雏形上形成主体段及连接于主体段一端的若干第一固定段、连接于主体部另一端的若干第二固定段,再将两第一法兰安装在第一固定段上,两第二法兰安装在第二固定段上;

17、固化,在主体段内侧的液态硅胶形成第一硅胶层,第一固定段与第一法兰之间的液态硅胶形成第二硅胶层,第二固定段与第二法兰之间的液态硅胶形成第三硅胶层。

18、本发明软斗的有益效果在于:软斗可以代替金属料斗一样使用,硅胶固化后的帆布有很好的密闭性、防水性、耐高温性、抗拉伸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撕裂性和伸长率。而且本发明的软斗重量轻,可折叠,既经济又方便,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安装成本及运输成本;另外,本发明的软斗有效解决堵料问题,在料斗内堵料问题时,在外壁拍打即可解决。



技术特征:

1.一种软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对主体部进行定型的固定部、设于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法兰、设于主体部另一端的第二法兰、附在主体部内侧面的第一硅胶层、连接主体部一端与第一法兰的第二硅胶层、连接主体部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的第三硅胶层,所述主体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材质为帆布,所述第一硅胶层、第二硅胶层及第三硅胶层为固化后的液态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由片状的布料卷曲而成,布料两侧重叠并向一侧弯折,形成三层结构,固定部对该三层结构进行封口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车缝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层设置在主体部的内侧并遮盖车缝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段及连接于主体段一端的若干第一固定段、连接于主体部另一端的若干第二固定段,所述主体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设置,第一硅胶层附在主体段的内侧面,主体段上端形成上开口,主体段下端形成下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固定段连接于上开口的开口边缘处,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固定段连接于下开口的开口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之间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第一固定段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口,所述第一间隙口为v形口;所述第二固定段之间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第二固定段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口,所述第二间隙口为v形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段设于两第一法兰之间,两第一法兰密封第一间隙口,第一固定段通过第二硅胶层与第一法兰连接,两第一法兰、第一固定段及第二硅胶层之间形成第一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段设于两第二法兰之间,两第二法兰密封第二间隙口,第二固定段通过第三硅胶层与第二法兰连接。两第二法兰、第二固定段及第三硅胶层之间形成第二折边。

10.一种软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软斗,其包括主体部、对主体部进行定型的固定部、设于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法兰、设于主体部另一端的第二法兰、附在主体部内侧面的第一硅胶层、连接主体部一端与第一法兰的第二硅胶层、连接主体部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的第三硅胶层,所述主体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材质为帆布,所述第一硅胶层、第二硅胶层及第三硅胶层为固化后的液态硅胶。软斗有很好的密闭性、防水性、耐高温性、抗拉伸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撕裂性和伸长率。而且本发明的软斗重量轻,可折叠,既经济又方便,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安装成本及运输成本;本发明的软斗有效解决堵料问题,在料斗内堵料问题时,在外壁拍打即可解决。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软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廖俊知,王向涛,董家伸,李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