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4032发布日期:2024-02-07 13:2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井道救援相关,尤其是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梯标准gb/t 7588-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2.3.1规定: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中间安全门,使安全门与层门或安全门与安全门地坎间的距离均不大于11m,紧邻的轿厢均设置上述标准中5.4.6.2所规定的安全门;上述标准中5.4.6.2所提到的是在具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m,可使用轿厢安全门。

2、现有大多数的井道救援安全门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较为繁琐,在安装阶段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极大的延缓救援速度,影响整个救援的过程,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大多数井道救援结构较为复杂影响整个救援速度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若干轿厢立柱以及上下滑动设于轿厢立柱内的两个轿厢本体,两个所述轿厢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下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呈平坦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侧设有过桥组件,所述过桥组件包括可拆连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侧用于连接两个轿厢本体的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踏板的固定件,两个所述轿厢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转动设有安全门,所述踏板的上侧还设有用于防护乘客安全通过踏板的防护件。

4、优选的,所述防护件包括设于所述轿厢立柱其中一侧的安装架,两个所述轿厢本体上的安装架错位安装,且所述安装架内铰接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可拆连接设于另一侧所述轿厢立柱上。

5、优选的,两根所述扶手沿所述踏板设置方向转动,且两根所述扶手之间形成一个供乘客通过的防护空间。

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踏板上的若干螺孔,所述螺孔内分别设有用于锁紧踏板与第一支架的螺栓和螺母。

7、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一侧面敞开设置,且踏板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固定二者的u型卡环。

8、优选的,所述轿厢立柱上竖直间隔分布有若干用于救援人员固定的安全带卡扣。

9、优选的,所述轿厢立柱上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安全门的横板和立框。

10、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相邻电梯的相对侧设置安全门,并且安全门的井道侧设置了与轿架的立梁组合的安装架,还通过过桥组件内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踏板的设置,形成一个稳定的撤离通道,同时与位于安装架和立柱之间长度可调的扶手进行横向的固定在踏板上方,达到了和踏板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的撤离通道,并且上述固定方式均通过螺栓组实现,方便快捷,节约了大量安装时间,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若干轿厢立柱(11)以及上下滑动设于轿厢立柱(11)内的两个轿厢本体(1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轿厢本体(14)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的下侧设有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顶部呈平坦状,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上侧设有过桥组件(3),所述过桥组件(3)包括可拆连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侧用于连接两个轿厢本体(14)的踏板(31),所述踏板(31)与所述第一支架(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踏板(31)的固定件(4),两个所述轿厢本体(1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转动设有安全门(61),所述踏板(31)的上侧还设有用于防护乘客安全通过踏板(31)的防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设于所述轿厢立柱(11)其中一侧的安装架(12),两个所述轿厢本体(14)上的安装架(12)错位安装,且所述安装架(12)内铰接设有扶手(121),所述扶手(121)可拆连接设于另一侧所述轿厢立柱(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扶手(121)沿所述踏板(31)设置方向转动,且两根所述扶手(121)之间形成一个供乘客通过的防护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开设于所述踏板(31)上的若干螺孔(311),所述螺孔(311)内分别设有用于锁紧踏板(31)与第一支架(1)的螺栓(41)和螺母(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1)的一侧面敞开设置,且踏板(31)与所述第一支架(1)之间设有固定二者的u型卡环(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立柱(11)上竖直间隔分布有若干用于救援人员固定的安全带卡扣(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立柱(11)上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安全门(61)的横板(111)和立框(1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梯井道救援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轿厢上的井道救援用安全门机构,本发明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若干轿厢立柱以及上下滑动设于轿厢立柱内的两个轿厢本体,两个所述轿厢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架。本发明通过在相邻电梯的相对侧设置安全门,并且安全门的井道侧设置了与轿架的立梁组合的安装架,还通过过桥组件内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踏板的设置,形成一个稳定的撤离通道,同时与位于安装架和立柱之间长度可调的扶手进行横向的固定在踏板上方,达到了和踏板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的撤离通道,并且上述固定方式均通过螺栓组实现,方便快捷,节约了大量安装时间,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秀杰,沈寅,赵亚南,余小东,傅惠静,汤光伟,简显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