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5038发布日期:2024-03-18 17:5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吊具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吊钩阻尼防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1、根据gb6067-85“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要求,起重机吊钩宜设有防止吊重意外脱钩的保险装置,即吊钩防脱装置。事实上,发生在起吊中的事故确有相当部分是因吊重脱钩引起的,因此,正确设计附接到钩的防脱钩装置常态地关闭钩开口,以防止由钩支撑的索具或负载意外地脱离钩,变得非常重要。

2、防脱钩装置有两个状态,当一名操作者进行挂钩操作时,防脱钩装置需自动长期地抵接在钩尖,使得吊钩处于闭合状态;而当一名操作者进行离钩操作时,防脱钩装置只需很小的外力拨动防脱钩装置转动,即可由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另外,防脱钩装置附接和拆卸需要简便。

3、现有技术中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一种自锁闭式防脱钩装置(cn104876115a,公开日:2015年09月02日),包括由限位板部3和挡板部1构成l形的安全护板,两块所述安全护板相对设置在吊钩6的两侧,限位板部3与挡板部1的连接处通过穿装在吊钩柄的枢轴2与吊钩6铰接;两个限位板部3通过安全销4连接,安全销4与吊钩背相抵接,两个挡板部1的自由端靠近吊钩尖并挡住吊钩6的开口。可见,l形的安全护板是一种重力杠杆式的防脱装置,该防脱装置最大的弊病是暂时失重状态因前轻后重而安全销4侧会向上偏转导致钩口意外打开,此刻大大增加脱钩危险。重物的暂时失重状态是常见的,比如重物和钩同时快速上升时,钩突然停止,而重物和挂绳则继续上升,防脱钩的l形安全护板的意外打开使得吊绳从钩口脱出。这一隐患是因为只关注了常态关闭的实现,没有关注到由意外打开的防止。

4、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钩防脱装置,不管常态闭合状态怎么实现,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仅需很小的外力拨动,永远不会意外地打开,而且可实现快拆快装,成为传统吊钩防脱技术突破的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钩阻尼防脱钩装置,解决只需很小的外力拨动,永远不会意外地打开,而且可实现快拆快装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

4、安装部,用于将防脱钩装置可旋转地附接到吊钩;安装部包括夹紧器和枢轴,夹紧器沿夹紧轴线固定连接吊钩颈部,枢轴垂直于夹紧轴线一体连接于夹紧器两侧;

5、防脱挡杆,可在闭合钩口姿态和打开钩口姿态之间旋转切换;防脱挡杆为沿对称轴线c-c轴对称的口字型结构,防脱挡杆远端允许吊钩强制进入口字型结构中并使得口字型结构的中部可旋转地连接枢轴,配重结构固设于防脱档杆远端以使得口字型结构形成闭环框架;配重结构使得防脱档杆绕中部旋转并常态化保持在闭合钩口姿态;

6、防反转部,防反转部耦合连接防脱挡杆,防反转部使得防脱挡杆阻碍由闭合钩口姿态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而不阻碍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

7、进一步地,脱档杆包括顺序一体连接的近端的u形主体和前直臂、不完全环部及后直臂和远端的弹性口部,两后直臂尾部一体连接两相对的弹性口部,配重结构紧固连接两弹性口部,不完全环部可旋转地连接枢轴。

8、进一步地,弹性口部与后直臂形成向上倾斜的容让角,使得配重结构抵接到吊钩背部时允许吊钩容纳于容让角中。

9、进一步地,弹性口部包括倾斜臂、撑入开口和穿轴环部,后直臂尾部向内向上倾斜延伸地设有倾斜臂,倾斜臂末端弯曲成型有中心轴线垂直于对称轴线c-c的穿轴环部,倾斜臂于穿轴环部前形成大于吊钩直径的撑入开口,吊钩抵接撑入开口强行撑开两倾斜臂而进入口字型结构内部后,使得中部的不完全环部可旋转套设于安装部的两枢轴;倾斜臂与后直臂之间形成所述容让角。

10、进一步地,前力臂与后力臂的长度比l0/l1≤1且配重结构满足:g重≤gu,或者前力臂与后力臂的长度比l0/l1>1且配重结构30满足:g重≥2gu,其中,l0为枢轴的轴线到u形主体最前端之间的距离,l1为配重结构的轴线与枢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g重为配重杆结构的重量,gu为u形主体的重量。

11、进一步地,防脱档杆是金属棒材通过模具一体弯曲成型;或者,防脱挡杆是金属板体通过模具一体弯曲成型,金属板体周缘设有垂直于板面的加强筋,u形主体和前直臂的金属板体的板面与u形主体和前直臂所在平面重合,不完全环部、后直臂、弹性口部和穿轴环部的金属板体是通过金属板体对折叠置形成叠置双板,叠置双板板面平行于吊钩所在平面延伸。

12、进一步地,防反转机构包括防转本体和止旋指环,止旋指环固设有防转凸轮,防转本体固设于不完全环部,防转本体设有反挡齿,防转凸轮抵接反挡齿。

13、进一步地,防转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和凸轮臂,凸轮臂端部设有弹性部,该弹性部端部设有止转内凹,背部设有凸圆弧;凸轮本体和凸轮臂之间设有防反转角,该防反转角使得防转本体及反挡齿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时,反挡齿抵接凸轮臂背部及凸圆弧而滑动越过该凸轮臂而不施加阻碍;该防反转角和弹性部的设计使得防转本体及反挡齿由闭合钩口姿态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时,该止转内凹抵接反挡齿的齿顶圆弧,必须施加足够的扭矩m反才能使得反挡齿抵压止转内凹并发生弹性变形退缩才能越过该防转凸轮,从而形成对防脱挡杆反姿态改变的阻碍。

14、进一步地,防反转机构包括阻尼肘杆、滑块和阻尼缸体,滑塞滑动设于阻尼缸体,阻尼肘杆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滑塞,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配重结构;滑塞在缩回位置b和伸长位置a之间切换,阻尼缸体一端通过旋转座可旋转地连接安装部。

15、进一步地,阻尼缸体两端均布有多个出气孔,阻尼缸体的缩回位置b侧的出气孔直径远大于伸长位置a侧的出气孔直径;当防脱挡杆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时,阻尼肘杆带动滑塞向缩回位置b侧滑动,同时阻尼肘杆与阻尼缸体的相对夹角增大,大直径的出气孔使得排气顺畅而不阻碍该姿态正转;当防脱挡杆由闭合钩口姿态快速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时,防脱挡杆带动滑塞向伸长位置a侧滑动,同时阻尼肘杆与阻尼缸体的相对夹角减小,小直径的出气孔使得对该快速的姿态反转变的阻碍。

16、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设计不拆卸吊钩即可附接到吊钩的防脱挡杆20,同时设计防反转机构,在防脱挡杆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时,防反转机构无阻碍,由闭合钩口姿态快速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时,防反转机构施加阻碍,实现了常态闭合,永不意外打开,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脱档杆(20)包括顺序一体连接的近端的u形主体(21)和前直臂(26)、不完全环部(24)及后直臂(27)和远端的弹性口部(28),两后直臂(27)尾部一体连接两相对的弹性口部(28),配重结构(30)紧固连接两弹性口部(28),不完全环部(24)可旋转地连接枢轴(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口部(28)与后直臂(27)形成向上倾斜的容让角(β),使得配重结构(30)抵接到吊钩背部时允许吊钩容纳于容让角(β)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口部(28)包括倾斜臂、撑入开口和穿轴环部(29),后直臂(27)尾部向内向上倾斜延伸地设有倾斜臂,倾斜臂末端弯曲成型有中心轴线垂直于对称轴线c-c的穿轴环部(29),倾斜臂于穿轴环部(29)前形成大于吊钩直径的撑入开口(23),吊钩抵接撑入开口(23)强行撑开两倾斜臂而进入口字型结构内部后,使得中部的不完全环部(24)可旋转套设于安装部(10)的两枢轴(12);倾斜臂与后直臂之间形成所述容让角(β)。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力臂与后力臂的长度比l0/l1≤1且配重结构(30)满足:g重≤gu,或者前力臂与后力臂的长度比l0/l1>1且配重结构30满足:g重≥2gu,其中,l0为枢轴(12)的轴线到u形主体(21)最前端之间的距离,l1为配重结构(30)的轴线与枢轴(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g重为配重杆结构30的重量,gu为u形主体(21)的重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脱档杆(20)是金属棒材通过模具一体弯曲成型;或者,防脱挡杆(20)是金属板体(211)通过模具一体弯曲成型,金属板体(211)周缘设有垂直于板面的加强筋(212),u形主体(21)和前直臂(26)的金属板体(211)的板面与u形主体21和前直臂(26)所在平面重合,不完全环部(24)、后直臂(27)、弹性口部(28)和穿轴环部(29)的金属板体是通过金属板体对折叠置形成叠置双板,叠置双板板面平行于吊钩所在平面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反转机构(40)包括防转本体(41)和止旋指环(42),止旋指环(42)固设有防转凸轮(44),防转本体(41)固设于不完全环部(24),防转本体(41)设有反挡齿(45),防转凸轮(44)抵接反挡齿(4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转凸轮(44)包括凸轮本体(46)和凸轮臂(47),凸轮臂(47)端部设有弹性部(48),该弹性部(48)端部设有止转内凹(49),背部设有凸圆弧;凸轮本体(46)和凸轮臂(47)之间设有防反转角(α),该防反转角(α)使得防转本体(41)及反挡齿(45)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时,反挡齿(45)抵接凸轮臂(47)背部及凸圆弧(49.1)而滑动越过该凸轮臂(47)而不施加阻碍;该防反转角(α)和弹性部(48)的设计使得防转本体(41)及反挡齿(45)由闭合钩口姿态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时,该止转内凹(49)抵接反挡齿(45)的齿顶圆弧,必须施加足够的扭矩m反才能使得反挡齿(45)抵压止转内凹49并发生弹性变形退缩才能越过该防转凸轮(44),从而形成对防脱挡杆(20)反姿态改变的阻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反转机构(50)包括阻尼肘杆(51)、滑块(52)和阻尼缸体(53),滑塞(52)滑动设于阻尼缸体(53),阻尼肘杆(51)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滑塞(52),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配重结构(30);滑塞(52)在缩回位置b和伸长位置a之间切换,阻尼缸体(53)一端通过旋转座(55)可旋转地连接安装部(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缸体(53)两端均布有多个出气孔(54),阻尼缸体(53)的缩回位置b侧的出气孔直径远大于伸长位置a侧的出气孔直径;当防脱挡杆(20)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时,阻尼肘杆(51)带动滑塞(52)向缩回位置b侧滑动,同时阻尼肘杆(51)与阻尼缸体(53)的相对夹角(γ)增大,大直径的出气孔54使得排气顺畅而不阻碍该姿态正转;当防脱挡杆(20)由闭合钩口姿态快速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时,防脱挡杆(50)带动滑塞(52)向伸长位置a侧滑动,同时阻尼肘杆(51)与阻尼缸体(53)的相对夹角(γ)减小,小直径的出气孔(54)使得对该快速的姿态反转变的阻碍。


技术总结
一种附接到吊钩的防脱钩装置,包括安装部、防脱挡杆和防反转部,用于将防脱钩装置可旋转地附接到吊钩;安装部包括夹紧器和枢轴,夹紧器沿夹紧轴线固定连接吊钩颈部,枢轴垂直于夹紧轴线一体连接于夹紧器两侧;防反转部耦合连接防脱挡杆,防反转部使得防脱挡杆阻碍由闭合钩口姿态转变为打开钩口姿态的姿态反转,而不阻碍由打开钩口姿态转变为闭合钩口姿态的姿态正转实现了常态闭合,永不意外打开,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夏双林,周英,李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君诚兴业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