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及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249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机及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升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机及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1、升降机是在垂直方向上载运人或货物升降的设备,其是由升降平台、操控组件、马达、电缆和其它辅助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广泛用于高空作业中。因此保证升降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始终处于水平,避免发生倾斜是至关重要的。

2、如中国公开号cn201510853880.1公开的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机,其包括底座、承载平台、位于底座两侧呈内外交叉设置的支撑臂、以及驱动支撑臂相对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该升降机在使用时存在,当该升降机移动到地面处于倾斜或者并不平整的地面上时,该升降机的底座容易因地面的不平整性导致升降机的底座、承载平台整体处于倾斜状态。

3、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升降机部分零部件可能的损坏或者地面下陷,容隐造成在运行过程升降机的底座和/或承载平台发生倾斜;基于此,如中国公开号cn113800436a公开,一种升降台及其倾斜检测方法,该升降台包括:升降装置、载车板、多个高度检测器和控制器;多个高度检测器,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多个检测区域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多个高度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线能够分别到达对应的所述检测区域,以检测各个所述检测区域的高度;由于当承载平台发生倾斜时,此时高度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线也由竖直状态发生倾斜,也即此时检测的高度并不是此时承载平台的支撑高度,此时无法检测出实际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通过在底座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升降机的底座容易因地面的不平整性导致升降机的底座、承载平台整体处于倾斜状态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的安全系统,利用分别设置在底座和承载平台上的水平检测单元实时的对座和承载平台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液面变化方式来计算,解决现有由于当承载平台发生倾斜时,此时高度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线也由竖直状态发生倾斜,也即此时检测的高度并不是此时承载平台的支撑高度,此时无法检测出实际的高度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发明为一种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且呈剪叉式的支撑臂、驱动支撑臂相对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支撑臂顶部的承载平台;所述底座收纳呈收拢状态的支撑臂;所述底座的周侧设置有用于对呈收拢状态的支撑臂进行遮挡的围沿;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支撑结构包括一焊接在底座底侧面的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设置凹槽,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开孔;所述凹槽的底侧面设置有贯通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处设置有螺栓;所述柱体的底端通过弹簧b连接有套在柱体端部的套筒a,安装后所述套筒a抵在地面上;所述套筒a的侧壁上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设置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通过弹簧c连接有一外侧设置凸环的活动杆;当所述套筒a的底端抵在地面上时,所述活动杆的端部从凸出部的顶部探出。

6、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在升降机安装过程中支撑底座底侧面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配合的内套筒a和外套筒a,所述外套筒a的底部一侧通过管路连通一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内套筒b和外套筒b、以及一矩形框;所述外套筒b焊接在矩形框的一内侧壁上,所述矩形框上螺纹贯穿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抵在内套筒b的端面上、并驱动内套筒b和外套筒b配合伸缩。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用于检测底座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检测单元a;所述平衡检测单元a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四个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a,且四个所述平衡检测模块a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平衡检测模块a包括垂直底座表面安装的筒体a,四个所述筒体a的底部通过软管a连通一设置在底座上的水箱;所述筒体a内设置有一对导向架,一对所述导向架上配合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浮动的浮杆。

8、进一步地,包括处理器a、与处理器a连接的报警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筒体a内部液面高度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安装筒体a端部的盖,所述盖的内顶侧面设置有与处理器a连接的压力传感器a,且所述盖的外侧设置锁紧螺栓a。

9、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水箱内设置一对隔板、并通过所述隔板由上之下分隔形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通过贯穿中腔的竖管连通,且所述下腔的底部连通软管a;所述上腔的上部设置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上配合安装有密封盖;所述上腔的底部高出所述筒体a的顶端面,所述下腔的顶部低出筒体a底侧面。

10、进一步地,所述浮杆包括浮杆本体,通过弹簧a连接设置在浮杆本体顶端的套筒b;使用时,所述套筒b的端部抵在压力传感器a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上用于检测承载平台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检测单元b;所述平衡检测单元b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承载平台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b;所述平衡检测模块b包括垂直承载平台表面安装的筒体b,所述筒体b的顶部设置横梁a,所述横梁a上通过悬挂绳悬挂有一容置在筒体b内的筒体c,所述筒体c的顶部设置有横梁b,所述横梁b上表面设置有与悬挂绳连接的l型或倒置的u型支架;且所述筒体c内注有液体;所述横梁b上表面设置有与处理器b连接的压力传感器b,所述压力传感器b上配合固定有“[”型固定架,所述“[”型固定架的底端通过牵引绳连接有柱状的悬挂物,所述悬挂物部分浸没在液面下。

12、进一步地,所述筒体b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通过软管b连通在筒体c的底侧面,所述管体的底端通过软管c连通四通管;所述承载平台的底侧面和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连接处理器b;且所述处理器b和处理器a无线通讯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a还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指示灯、蜂鸣器,或安装在承载平台上的指示灯、蜂鸣器。

1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利用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可调性质,方便在使用时根据需求调整底座的四个拐角侧与地面的高度差,也即方便在不平整地面上对通过调整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来实现对底座的水平安装进行调整。

1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且呈剪叉式的支撑臂(2)、驱动支撑臂(2)相对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支撑臂(2)顶部的承载平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支撑结构(4)包括一焊接在底座(1)底侧面的柱体(40),所述柱体(40)的顶端设置凹槽(40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凹槽(401)配合的开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在升降机安装过程中支撑底座(1)底侧面的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密封配合的内套筒a(50)和外套筒a(51),所述外套筒a(51)的底部一侧通过管路(52)连通一供气机构(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用于检测底座(1)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检测单元a;所述平衡检测单元a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a,且四个所述平衡检测模块a的底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机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a、与处理器a连接的报警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筒体a(10)内部液面高度的检测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水箱(11)内设置一对隔板(14)、并通过所述隔板(111)由上之下分隔形成上腔(111)、中腔(112)和下腔(113);所述上腔(111)和下腔(113)之间通过贯穿中腔(112)的竖管(116)连通,且所述下腔(113)的底部连通软管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杆(13)包括浮杆本体(130),通过弹簧a(131)连接设置在浮杆本体(130)顶端的套筒b(132);使用时,所述套筒b(132)的端部抵在压力传感器a(140)上。

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3)上用于检测承载平台(3)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检测单元b;所述平衡检测单元b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承载平台(3)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b(30)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管体(301),所述管体(301)的顶端通过软管b连通在筒体c(33)的底侧面,所述管体(301)的底端通过软管c连通四通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a还连接驱动机构(20);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指示灯、蜂鸣器,或安装在承载平台(3)上的指示灯、蜂鸣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及安全系统,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升降机包括底座和承载平台;底座的周侧设置有用于对呈收拢状态的支撑臂进行遮挡的围沿;底座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底座上设置用于检测底座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检测单元A;平衡检测单元A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四个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A。安全系统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承载平台拐角侧的平衡检测模块B。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四个拐角侧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利用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可调性质,方便在使用时根据需求调整底座的四个拐角侧与地面的高度差,也即方便在不平整地面上对通过调整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来实现对底座的水平安装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董桂超,吴晓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