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6147发布日期:2024-03-18 18:2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光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然而,在山地光伏农业园中,由于山地光伏农业园的地形复杂(如纵横交错的沟壑和无规律起伏的山坡等),并且安装有大量光伏支架和光伏板,使一些传统农事工作变得很困难,如采收的农产品运输、肥料运输和农事设备运输等,也有一些农事操作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如先进的无人机喷药和施肥等,严重影响了光伏农业园的机械化农业生产。

3、然而,在山地光伏农业园中,由于山地光伏农业园的地形复杂(如纵横交错的沟壑和无规律起伏的山坡等),并且安装有大量光伏支架和光伏板,使一些传统农事工作变得很困难,如采收的农产品运输、肥料运输和农事设备运输等,也有一些农事操作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如先进的无人机喷药和施肥等,严重影响了光伏农业园的机械化农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能够针对山地光伏农业园地形特点,利用广泛使用的柔性索道、光伏支架结构、太阳能光伏板下空间及光伏阵列区块排布等特点,完成农产品运输,肥料运输,及农事设备运输等农事功能,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与农业产业进一步的有机融合,大幅推进山地光伏电站建设,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农用地的光伏阵列区块,每个光伏阵列区块均由多个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部的多个太阳能光伏板组成,在其太阳能光伏板下面自左至右均布有多条柔性索道,在相邻两柔性索道的一端设有刚性弧形连接轨道,各所述刚性弧形连接轨道低于相应的两相邻柔性索道,刚性弧形连接轨道的端部从相应柔性索道的侧部通过过渡段与柔性索道交汇,所述过渡段的中部截面呈椭圆形、两端的截面呈圆形,在柔性索道与过渡段的交汇部,柔性索道包裹于过渡段内部,在通过刚性弧形连接轨道串联的一组柔性索道的首尾两端,均设有通向地面轨道上方的刚性引导轨道,刚性引导轨道的内端通过所述过渡段与柔性索道交汇,所述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a.将农事设备/肥料运送到山地光伏农业园预定地点的步骤:

5、地面运输车装载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农事设备/肥料从供给站出发,沿地面轨道到达刚性引导轨道下方,

6、将农事设备/肥料放置于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的货物托架上,再将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通过驱动轮、上从动轮、下从动轮悬挂于刚性引导轨道上,所述驱动轮、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的转轴均设置在连接梁的内侧,所述驱动轮由设置于连接梁外侧的控制电机驱动,下从动轮的转轴设置在支撑座的弹性伸缩臂上,控制装置通过启动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以使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沿刚性引导轨道经过渡段进入柔性索道,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控制电机的运行,使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将农事设备运送到山地光伏农业园预定地点;当农事设备完成作业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返回,将农事设备运回供给站;

7、b.将农产品运出山地光伏农业园的步骤:

8、地面运输车装载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和空的采收箩筐从供给站出发,沿地面轨道到达刚性引导轨道下方,将空的采收箩筐放置于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的货物托架上,再将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通过驱动轮、上从动轮、下从动轮悬挂于刚性引导轨道上,控制装置通过启动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以使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沿刚性引导轨道经过渡段进入柔性索道,

9、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控制电机的运行,使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将采收箩筐运送到山地光伏农业园预定地点后,按照预设的速度使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间歇式行走,以使货物托架上的采收箩筐跟随采收者承载农产品,当农产品采收箩筐满载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经过渡段沿刚性引导轨道到达地面轨道上方,然后把满载的采收箩筐放置于地面运输车,将农产品运回供给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于弹性伸缩臂的下从动轮与驱动轮、上从动轮配合夹住柔性索道,能够保证一定的摩擦力以适应爬升一定的坡度;各所述刚性弧形连接轨道低于相应的两相邻柔性索道,刚性弧形连接轨道的端部从相应柔性索道的侧部通过过渡段与柔性索道交汇,所述过渡段的中部截面呈椭圆形、两端的截面呈圆形,在柔性索道与过渡段的交汇部,柔性索道包裹于过渡段内部,这种结构,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的所述下从动轮与驱动轮、上从动轮的配合结构,能够平稳顺利的通过过渡段,完成从刚性弧形连接轨道至柔性索道、或从柔性索道至刚性弧形连接轨道的平稳换道;本方法由于利用了广泛使用的柔性索道、现有的地面运输车、光伏支架结构、太阳能光伏板下空间及光伏阵列区块排布等技术特征,再加之自驱智能移动承载平台及过渡段的引入,将这些技术特征有机结合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农产品运输,肥料运输,及农事设备运输等农事功能,改变了“目前由于山地光伏农业园的地形复杂(如纵横交错的沟壑和无规律起伏的山坡等),并且安装有大量光伏支架和光伏板,使一些传统农事工作变得很困难”的现状。上述技术方案,可有力促进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的高度融合,大幅推进山地光伏电站建设,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农用地的光伏阵列区块(3),每个光伏阵列区块(3)均由多个支架(11)及设置于支架(11)上部的多个太阳能光伏板(12)组成,在其太阳能光伏板(12)下面自左至右均布有多条柔性索道(8),在相邻两柔性索道(8)的一端设有刚性弧形连接轨道(7),各所述刚性弧形连接轨道(7)低于相应的两相邻柔性索道(8),刚性弧形连接轨道(7)的端部从相应柔性索道(8)的侧部通过过渡段(7-1)与柔性索道(8)交汇,所述过渡段(7-1)的中部截面呈椭圆形、两端的截面呈圆形,在柔性索道(8)与过渡段(7-1)的交汇部,柔性索道(8)包裹于过渡段(7-1)内部,在通过刚性弧形连接轨道(7)串联的一组柔性索道(8)的首尾两端,均设有通向地面轨道(2)上方的刚性引导轨道(6),刚性引导轨道(6)的内端通过所述过渡段(7-1)与柔性索道(8)交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光伏农业园多功能混合轨道运载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多个光伏阵列区块,在相邻两柔性索道的一端设有刚性弧形连接轨道,各刚性弧形连接轨道低于相应的两相邻柔性索道,刚性弧形连接轨道的端部从相应柔性索道的侧部通过过渡段与柔性索道交汇,在柔性索道与过渡段的交汇部,柔性索道包裹于过渡段内部,在一组柔性索道的首尾两端,均设有刚性引导轨道,运行方法包括:将农事设备/肥料运送到山地光伏农业园预定地点的步骤;将农产品运出山地光伏农业园的步骤。本发明方法,利用广泛使用的柔性索道、光伏支架结构、太阳能光伏板下空间及光伏阵列区块排布等特点,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与农业产业进一步的有机融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高,郑荣进,俞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