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372发布日期:2023-06-04 09:5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构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物料搬运过程中,通过使用叉车来实现对货物提升和下放,门架是实现叉车货物起升下落的装置,门架分内门架和外门架,通过起升油缸推动内门架,内门架上滚轮带动链条提起货叉架来实现货物的起升。现有的叉车门架均是通过两端的提升油缸升降来调节内门架的高度,在内外门架首次装配时,有时内门架会产生左右高低不平的偏差,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门架支撑点与两端提升油缸位置也会出现高低不等的情况,从而导致内门架左右不平衡,使得内门架水平方向倾斜,影响叉车门架的使用。

2、专利号为 cn217264663u 的现有的技术,通过旋入内门架的调节螺母调整起升油缸活塞杆头与内门架的距离来调平,但是该结构缺点为起升油缸在进行货物起升和下降操作时,油缸对内门架的作用力集中在调节螺母上,使用周期久了以后会造成调节螺母的损坏,并且调节螺母无法承受大重量,故该机构不适用于重型叉车门架的调平。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用于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包括:

4、油缸活塞杆,一端设置成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前段穿过内门架支撑板,所述阶梯轴的前段上设置有卡槽;

5、卡板,所述卡板厚度小于所述卡槽纵向的宽度,所述卡板一端深入并抵住卡槽内侧,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内门架支撑板上;

6、内门架支撑板,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7、第一螺栓与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对所述第一螺栓起调节松紧的作用;

8、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当所述第二螺栓旋紧穿过所述内门架支撑板后,所述第二螺栓的下端处于所述阶梯轴后段之外;

9、垫片,具有与所述阶梯轴前段相配合的半圆形形状,所述垫片侧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配合的圆孔。

10、所述卡板的一端深入所述卡槽内并且与所述卡槽接触,限制所述油缸活塞杆水平方向转动。

11、当所述第一螺栓旋紧穿过所述内门架支撑板后,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抵住所述阶梯轴后段。

12、所述锁紧螺母为法兰螺母。

13、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内门架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

14、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油缸活塞杆上设置卡槽并且与卡板配合,提升货物时,油缸活塞杆顶住内门架支撑板向上,受力点在油缸活塞杆阶梯轴的后段,下放货物时,内门架支撑板压在油缸活塞杆阶梯轴的后段,受力点仍在油缸活塞杆阶梯轴的后段,利用该结构能够承受大重量的货物,并且不易损坏。

16、(1)通过内门架的偏移量来确定增加垫片的数量,解决内门架支撑点与两端提升油缸位置高低不等造成的内门架不平衡现象,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7、(2)具有调整空间小,加装方便的优点,极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一端深入所述卡槽内并且与所述卡槽接触,限制所述油缸活塞杆水平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螺栓旋紧穿过所述内门架支撑板后,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抵住所述阶梯轴后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为法兰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内门架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门架调平装置,包括:一端设置成阶梯轴的油缸活塞杆,阶梯轴上设置有卡槽,设置阶梯轴的一端穿过内门架支撑板;用于限制油缸活塞杆转动的卡板,卡板放置在卡槽内并在轴向方向上形成间隙;安装在内门架支撑板上的第一螺栓与锁紧螺母,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第一螺纹孔内;安装在内门架支撑板上的第二螺栓,当所述第二螺栓旋紧穿过所述内门架支撑板后,所述第二螺栓处于所述油缸活塞杆的外部;具有与所述阶梯轴相配合的半圆形形状垫片;当内门架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时,通过放入垫片对内门架进行调平。该装置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还能极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桥,侯博伦,龚彭,宋鹏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