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833发布日期:2023-09-02 18:0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dty加工,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


背景技术:

1、poy原丝由纸管和丝饼组成,如图1所示,poy的丝束缠绕在原丝纸管上形成丝饼,poy原丝在dty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poy原丝挂在原丝架5的原丝架插杆4上,然后将丝束送入加弹机台中进行加工,加弹机台在运行中,会将丝束匀速抽出,即丝从丝饼的表层一层一层退出来还原成丝束。退绕过程中poy原丝是挂在原丝架插杆上4的,所以会在其自身重量以及纸管与原丝架插杆的摩擦力情况下基本保持不动。

2、由于poy原丝纸管或多或少会存在变形、小毛刺与损伤,这就导致poy原丝纸管的表面不够平整,当poy退绕至最后1kg时,poy原丝会接触到原丝纸管表面,而这些不平整可能会造成断头或毛丝;如图1~3所示,目前的退绕圈是通过退绕圈内圈2-1上与其上面的凸块2-2卡在原丝纸管6边缘,poy原丝退绕圈外圈1为硬质塑料或不锈钢打磨的光滑材质,此时丝束在退绕时只会接触到退绕圈外圈1的光滑材质而不会接触到纸管,最大程度避免了丝束在退绕过程中遇到变形和毛刺造成断头。

3、但是由于退绕圈是直接卡在原丝纸管上的,并没有接触原丝架,当原丝纺至接近底层时,由于原丝重量变轻,会受到原丝架震动的影响发生偏移和旋转,影响退绕,增加了退绕不良或退绕断头的概率。

4、目前使用的退绕圈,专利cn206417725u公开了一种纱线退绕装置,内圈为插装结构以及外圈为圆形外周的退绕圈本体,这样的纱线退绕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制作成本低,该退绕装置确实可以提升退绕成功率,但是忽略了纱锭底层的退绕问题,当纱锭退绕至最后时,由于重量变轻,纱锭的抗震动与抗干扰能力会随之减弱,退绕不良概率会提升,影响生产与产品质量。

5、因此,研究一种能有效减小原丝架震动的影响的退绕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通过在退绕上设置固定沟槽及防滑垫,能够解决poy原丝受到原丝架震动产生偏移和旋转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包括退绕圈外圈、退绕圈内圈和凸块,还包括卡接在原丝架插杆上的固定沟槽以及与固定沟槽相贴合的防滑垫;

4、固定沟槽紧密固定在退绕圈内圈内表面,固定沟槽由弧形件和位于弧形件下方两侧且呈对称分布的竖直矩形件构成,弧形件是由弧面和平面围合而成的实心结构,弧形件的弧面与退绕圈内圈内表面贴合;防滑垫位于两矩形件之间,且固定设置在弧形件的平面底部。

5、与传统的退绕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在现有技术的退绕圈的基础上在退绕圈内圈的基础上新增了固定沟槽与防滑垫;使用时,退绕圈的固定沟槽卡在原丝架插杆上,保证原丝不会在原丝架的震动下发生旋转;同时固定沟槽底部有防滑垫进一步增加了退绕圈与原丝架的摩擦力而其中的防滑垫增加了退绕圈与原丝架的摩擦力,保证原丝在退绕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偏移。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7、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防滑垫为矩形橡胶垫。

8、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弧形件的平面长度d1大于防滑垫的长度d2(这里弧形件的平面长度以及防滑垫的长度是指沿平行于退绕圈径向的长度)。

9、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原丝架插杆的横截面为矩形。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防滑垫的长度d2略大于原丝架插杆的宽度w3,弧形件的宽度w2(弧形件的宽度,即弧形件沿平行于原丝架插杆、垂直于退绕圈内圈方向的距离)大于退绕圈内圈的宽度w1。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矩形件的高度h2等于或略大于原丝架插杆的高度h3。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防滑垫的厚度为0.5mm。

13、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退绕圈外圈、退绕圈内圈和凸块一体成型。

14、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凸块的数量为3个,均匀分布于退绕圈内圈上。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固定沟槽卡住原丝架同时,防滑垫进一步增加了原丝与原丝架插杆之间的摩擦力,极大的增强了原丝对原丝架震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原丝架震动对原丝退绕的影响,提高了退绕成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包括退绕圈外圈(1)、退绕圈内圈(2-1)和凸块(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在原丝架插杆(4)上的固定沟槽(3-1)以及与固定沟槽(3-1)相贴合的防滑垫(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防滑垫(3-2)为矩形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弧形件的平面长度d1大于防滑垫(3-2)的长度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原丝架插杆(4)的横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防滑垫(3-2)的长度d2略大于原丝架插杆(4)的宽度w3,弧形件的宽度w2大于退绕圈内圈(2-1)的宽度w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矩形件的高度h2等于或略大于原丝架插杆(4)的高度h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防滑垫(3-2)的厚度为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退绕圈外圈(1)、退绕圈内圈(2-1)和凸块(2-2)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其特征在于,凸块(2-2)的数量为3个,均匀分布于退绕圈内圈(2-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包括退绕圈外圈(1)、退绕圈内圈(2‑1)、凸块(2‑2)、卡接在原丝架插杆(4)上的固定沟槽(3‑1)以及位于固定沟槽(3‑1)下方的防滑垫(3‑2);固定沟槽(3‑1)固定在退绕圈内圈(2‑1)内表面,固定沟槽(3‑1)由弧形件和位于弧形件下方两侧且呈对称分布的竖直矩形件构成,弧形件是由弧面和平面围合而成的实心结构,弧形件的弧面与退绕圈内圈(2‑1)内表面贴合;防滑垫(3‑2)位于两矩形件之间,且固定设置在弧形件的平面底部。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退绕圈,增强了原丝对原丝架震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原丝架震动对原丝退绕的影响,提高了退绕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韬,金管范,王永锋,陈明,解志辉,贺超恒,郑松明,钱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