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9723发布日期:2023-07-18 14: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功效精华物包装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对功效精华物的使用研究日益深入,有关功效精华物的越来越多的注意点被人们所发掘。比如,对于干燥的精华物制剂而言,无需担心基于水环境而导致的微生物滋生使有效成分变质、氧化(受潮变质),从而无需向其中添加防腐剂、抗菌剂等会对人体或皮肤带来副作用的助剂,只是在使用时,需要将该干燥的精华物制剂加水混合溶解。

2、另一方面,有些功效成分混合存储时会导致其性能不稳定,从而影响其活性功效的发挥,例如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和多糖、蛋白类混合会导致活性降低;各类偏酸性的物质和蛋白类物质混合也会导致活性降低;蛋白和“羰基化合物”、蛋白和糖类混合,会产生非酶糖基化反应,这些都会导致成分的功效减退。但是,这些功效成分混合使用(共同使用)时,效果往往又比较好。

3、这样来看,很多精华物功效成分及其辅料,都适合“分开存储、混合使用”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不同袋体来分开存储不同制剂的包装方案,例如:1、通过设置两个分开的袋体来分别存储不同的制剂,在使用时,将两个袋体撕开然后再进行混合,该种方案使得在混合不同制剂时,需要将其中一个袋体内的液体倒入另外一个袋体内,或者再单独设置一专用的容器用于混合,操作不方便,而且制剂混合后就与空气接触,需要及时使用。2、通过设置内袋和外袋来存储不同的制剂,其中内袋置于外袋内部,在使用时需要使内袋破裂以使得不同的制剂混合,该种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优于上述第1种方案,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现有的内袋通常由塑料制成,但是塑料的防渗透性能较弱,长期存放后内袋中的制剂和外袋中的制剂容易相互渗透,导致功能失效;②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铝箔制成的内袋,虽然其防渗透性能较强,但是强度又过高,很难用手捏破,即便捏破可能还会存在牵连部分,造成精华混合不充分;③现有的破裂结构较为复杂,不能很方便的使得内袋破裂,而且不能在破裂后使得内袋中的制剂快速、充分的和外袋中的制剂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效精华物采用分开存储、混合使用的包装方案所存在的防渗透性能弱、破裂不方便以及混合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隔离包装结构,其防渗透性能强,破裂方便,而且破裂后各制剂混合的速度快、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隔离包装结构,包括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体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纳体,所述第一容纳体具有破裂结构,且所述第一容纳体的表面包覆有涂层。

4、进一步地,所述涂层由聚对二甲苯制成,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5μm-1μm。

5、进一步地,所述破裂结构为压破破裂结构或者刺破破裂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破裂结构为压破破裂结构,包括有减薄部和错位卡合部,所述减薄部在所述第一容纳体上形成减薄线,所述错位卡合部在所述第一容纳体上形成结合线,所述第一容纳体受压时在所述减薄线处变形并在所述结合线处开裂。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体为筒形,所述错位卡合部沿着所述第一容纳体的纵向延伸形成闭合密封的结合线。

8、进一步地,所述减薄部沿着所述第一容纳体的纵向延伸形成闭合的减薄线。

9、进一步地,所述结合线与所述减薄线在所述第一容纳体的两端相交且垂直。

10、进一步地,所述减薄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体的内表面,所述减薄部形成为凹槽状。

11、进一步地,所述错位卡合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凸部和内凹部,所述外凸部和内凹部的结合面自边缘处由内向外形成为斜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体内容纳液体精华,所述第一容纳体内容纳冻干粉。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体为透明柔性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容纳体为硬质塑料材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体的直径为0.5-1cm,长为20-30mm,壁厚为1-2mm。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包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包装结构,通过在第一容纳体的表面包覆设置有涂层,使得第一容纳体的整体防渗透性能提高,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也不会发生不同制剂之间的相互渗透;而且,涂层可以提高第一容纳体的整体强度,保证第一容纳体投放到第二容纳体内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

17、2、本实用新型的涂层优选为聚对二甲苯涂层,聚对二甲苯具有非常好的阻隔特性,可在最小的层厚度下确保密封性。

18、3、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有减薄部和错位卡合部的破裂结构,通过减薄部和错位卡合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容纳体在受压时,更容易以减薄部为弯折点发生变形并且在错位卡合部发生开裂,而且无论是捏住减薄部还是错位卡合部,都可以将第一容纳体捏破,使用更方便;此外,该破裂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刀片、针等复杂的刺破装置。

19、4、本实用新型的破裂结构中的错位卡合部沿着该第一容纳体的纵向延伸形成闭合密封的结合线,使得第一容纳体在受压破裂后形成的破裂面的面积最大,两个第一子容纳体中的第一制剂可以更快速充分的和第二容纳体中的第二制剂混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设置减薄线也是沿着第一容纳体的纵向延伸,第一容纳体在受压时,产生变形的变形量大,开口面积大;进一步地,设置结合线与减薄线在第一容纳体的两端相交且垂直,使得第一容纳体在减薄线和结合线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受力时都能很容易的被破坏。

20、5、本实用新型的错位卡合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凸部和内凹部,外凸部和内凹部的结合面自边缘处由内向外形成为斜面,在斜面的引导下,使得两个第一子容纳体之间更容易发生错动,从而使得第一容纳体更容易被捏破。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体(1)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纳体(2),所述第一容纳体(1)具有破裂结构(3),且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表面包覆有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聚对二甲苯制成,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5μm-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裂结构(3)为压破破裂结构或者刺破破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裂结构(3)为压破破裂结构,包括有减薄部(31)和错位卡合部(33),所述减薄部(31)在所述第一容纳体(1)上形成减薄线(32),所述错位卡合部(33)在所述第一容纳体(1)上形成结合线(34),所述第一容纳体(1)受压时在所述减薄线(32)处变形并在所述结合线(34)处开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体(1)为筒形,所述错位卡合部(33)沿着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纵向延伸形成闭合密封的结合线(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31)沿着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纵向延伸形成闭合的减薄线(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线(34)与所述减薄线(32)在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两端相交且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31)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内表面,所述减薄部(31)形成为凹槽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卡合部(33)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凸部和内凹部,所述外凸部和内凹部的结合面自边缘处由内向外形成为斜面(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体(2)内容纳液体精华,所述第一容纳体(1)内容纳冻干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体(2)为透明柔性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容纳体(1)为硬质塑料材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体(1)的直径为0.5-1cm,长为20-30mm,壁厚为1-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功效精华物包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包装结构,该隔离包装结构包括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体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纳体,所述第一容纳体具有破裂结构,且所述第一容纳体的表面包覆有涂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离包装结构,通过设置涂层使得在内部的第一容纳体的防渗透性能强,不同制剂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渗透,而且第一容纳体上的破裂结构简单巧妙,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将第一容纳体捏破,且捏破后各制剂可以充分、快速的进行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富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