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4587发布日期:2023-08-03 22:3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


背景技术:

1、包装盒盒内分区便于分装和支撑不同物品。现有盒内的分区多采用塑料托盘,塑料托盘制作成型有分区,将塑料托盘放置在包装盒盒内。塑料不易分解再生,同时塑料托盘制作还需成型设备。现有采用纸质内托,成型步骤多,成型粘接后与包装盒一起运输,运输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3、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由一张纸板剪切和弯折形成,所述纸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粘合襟边;第一区域上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两条第一正折痕,两条第一正折痕位于两条第一反折痕之间,通过弯折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两条第一正折痕,第一区域形成第一底板、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底板;第二区域与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第二区域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第三反折痕,第二区域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二正折痕,通过弯折两条第二正折痕,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支撑脊梁,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支撑脊梁高度相等;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第四反折痕,沿第三反折痕和第四反折痕弯折后,粘合襟边与第二区域相粘粘;上述弯折角度为90度。

4、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两条第一正折痕之间的距离和两条第二正折痕之间的距离相等。

5、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和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等。

6、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的长度为第一底板的长度、第二底板的长度和第一支撑脊梁沿长度方向的厚度之和。

7、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区域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粘合襟边和第二区域的长度之和。

8、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粘合襟边粘贴在第二区域的背面。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由一张纸板剪切和弯折形成,所述纸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粘合襟边;第一区域上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一条第一正折痕,第一正折痕位于两条第一反折痕之间,通过弯折两条第一反折痕和第一正折痕,第一区域形成第一底板、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底板;第二区域与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第二区域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第三反折痕,第二区域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一条第二正折痕,通过弯折第二正折痕,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支撑脊梁,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支撑脊梁高度相等;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第四反折痕,沿第三反折痕和第四反折痕弯折后,粘合襟边与第二区域相粘粘;上述弯折角度为90度。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张纸板上剪切、弯折和粘接形成带分区的纸质内托,运输前无需成型,落地后成型快,支撑强度高,减少运输空间和运输成本。

1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一张纸板剪切和弯折形成,所述纸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粘合襟边;第一区域上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两条第一正折痕,两条第一正折痕位于两条第一反折痕之间,通过弯折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两条第一正折痕,第一区域形成第一底板、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底板;第二区域与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第二区域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第三反折痕,第二区域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二正折痕,通过弯折两条第二正折痕,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支撑脊梁,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支撑脊梁高度相等;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第四反折痕,沿第三反折痕和第四反折痕弯折后,粘合襟边与第二区域相粘粘;上述弯折角度为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条第一正折痕之间的距离和两条第二正折痕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和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的长度为第一底板的长度、第二底板的长度和第一支撑脊梁沿长度方向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粘合襟边和第二区域的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粘合襟边粘贴在第二区域的背面。

7.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一张纸板剪切和弯折形成,所述纸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粘合襟边;第一区域上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一条第一正折痕,第一正折痕位于两条第一反折痕之间,通过弯折两条第一反折痕和第一正折痕,第一区域形成第一底板、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底板;第二区域与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第二区域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第三反折痕,第二区域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一条第二正折痕,通过弯折第二正折痕,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支撑脊梁,第一支撑脊梁和第二支撑脊梁高度相等;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粘合襟边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第四反折痕,沿第三反折痕和第四反折痕弯折后,粘合襟边与第二区域相粘粘;上述弯折角度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和第二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的长度为第一底板的长度和第二底板的长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粘合襟边和第二区域的长度之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纸质内托分区结构,其由一张纸板剪切和弯折形成,所述纸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粘合襟边;第一区域上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一反折痕和两条第一正折痕,两条第一正折痕位于两条第一反折痕之间;第二区域与第一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相连接,第二区域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第三反折痕,第二区域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第二正折痕;粘合襟边与第二区域相粘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张纸板上剪切、弯折和粘接形成带分区的纸质内托,运输前无需成型,落地后成型快,支撑强度高,减少运输空间和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阮慧渊,孙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桥南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