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下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6466发布日期:2023-05-12 11:5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防堵塞下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堵塞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下料斗。


背景技术:

1、在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对金属废料和碎屑以及固体废物进行进一步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完成的原料通过下料斗装载到输送车上。

2、现有下料斗上部为料仓,下部为锥斗,其下料过程主要依靠的是物料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而自主下落,从锥斗底部排出,当泥状或粘性、湿度较大的原料在下料斗内下落的过程中易粘结在下料斗的内壁上,从而造成下料斗堵塞,影响下料过程的进行,且会减低原料的装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堵塞下料斗,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问题予以实现:

3、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堵塞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上的第一防堵塞组件、安装组件和第二防堵塞组件;

4、所述第一防堵塞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轴、主动齿轮和第一搅动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料斗本体内上段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搅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5、所述第二防堵塞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从动齿轮和第二搅动件;所述第二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内的下段且其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搅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6、可选的,所述第一搅动件包括两个第一搅动杆和多个第二搅动杆;

7、两个所述第一搅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料斗本体内壁的轴身上,多个所述第二搅动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搅动杆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的轴身上,每个所述第一搅动杆靠近所述料斗本体内壁的杆身上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刮柱,每个所述第一搅动杆的两端和每个所述第二搅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刮柱。

8、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刮柱和每个所述第二刮柱均呈锥形,每个所述第一刮柱的大头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搅动杆上,每个所述第一刮柱的小头端与所述料斗本体的内壁抵接,每个所述第一搅动杆的两端和每个所述第二搅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刮柱的大头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刮柱的小头端与所述料斗本体的内壁抵接。

9、可选的,所述第二搅动件包括第一连接杆、两个刮板和多个第三搅动杆;

10、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一个所述刮板,每个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摩擦柱,多个所述摩擦柱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料斗本体的内壁抵接,多个所述第三搅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11、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四个第二连接杆;

12、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在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的内侧,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上。

13、可选的,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固定板的尺寸小于所述下料口的尺寸。

14、可选的,所述料斗本体的上段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15、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外套设有防尘罩。

16、本申请提供的防堵塞下料斗,通过在料斗本体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设置第一防堵塞组件和第二防堵塞组件,具体的,在料斗的上段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的转动,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设置在其上的主动齿轮和第一搅动件的转动,通过第一搅动件的不断转动对料斗本体内上段的原料进行搅动,同时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的转动,从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在料斗本体内的下段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其上的第二搅动件的转动,通过第二搅动件的不断转动对料斗本体内的下段的原料进行搅动,也就是说,第一搅动件的转动和第二搅动件的转动避免了泥状或粘性、湿度较大的原料在下料过程中粘结在料斗本体的上段和下段的内壁上,进而防止了原料在下落过程堵塞料斗本体。因此,本申请不仅确保了原料在料斗本体中顺利下落,同时还提高了原料的装载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本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100)上的第一防堵塞组件(200)、安装组件(300)和第二防堵塞组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动件(204)包括两个第一搅动杆(2041)和多个第二搅动杆(20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刮柱(600)和每个所述第二刮柱(700)均呈锥形,每个所述第一刮柱(600)的大头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搅动杆(2041)上,每个所述第一刮柱(600)的小头端与所述料斗本体(100)的内壁抵接,每个所述第一搅动杆(2041)的两端和每个所述第二搅动杆(20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刮柱(700)的大头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刮柱(700)的小头端与所述料斗本体(100)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动件(403)包括第一连接杆(4031)、两个刮板(4032)和多个第三搅动杆(40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00)包括固定板(301)和四个第二连接杆(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固定板(301)的尺寸小于所述下料口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00)的上段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板(500),所述支撑板(500)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驱动电机(201)的底部嵌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堵塞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01)外套设有防尘罩。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堵塞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设置在料斗本体上的第一防堵塞组件、安装组件和第二防堵塞组件;第一防堵塞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轴、主动齿轮和第一搅动件;驱动电机设置在料斗本体的外壁上,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料斗本体内上段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且其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搅动件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防堵塞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从动齿轮和第二搅动件;第二转轴竖直设置在料斗本体内的下段且其底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组件上,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顶端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二搅动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本申请不仅确保了原料在料斗本体中顺利下落,同时还提高了原料的装载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争斌,杨文武,符新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中春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