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钩收钩装置、起重机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5863发布日期:2023-08-27 12:0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吊钩收钩装置、起重机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吊钩收钩装置、起重机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1、随车起重机是一种通过液压举升及伸缩系统来实现货物的升降、回转、吊运的设备,通常装配于工程车辆上。在随车起重运输车行驶中,需要对吊钩进行固定,防止吊钩晃动而对所载货物造成安全威胁,同时希望吊钩固定时所侵占的空间越小越好,以便运输更多的货物。

2、现有的随车起重机的收钩一般是通过吊钩自动收钩,在吊臂头部安装可绕臂头转动的旋转支架,当需要将吊钩收起时,通过拉紧钢丝绳,以使得吊钩与旋转支架相接触并向上旋转,由于吊臂下方有钢丝绳支架,吊钩只能向上转动较小角度而无法转动至水平状态,侵占了车厢的载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钩收钩装置、起重机及工程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吊钩收钩过程中,由于吊钩无法转动至水平状态而侵占车厢的载货空间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钩收钩装置,其中,吊钩收钩装置包括臂头座、吊钩组件和吊装绳,臂头座用于设置在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吊钩组件包括吊钩座以及设于吊钩座的上端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设于第二滚筒背离起重机吊臂的始端的一侧并高于第二滚筒设置;以及吊装绳的第一端用于与收放装置连接,第二端导向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并依次绕过臂头座上的臂头滑轮以及吊钩座上的吊钩滑轮与臂头座连接,以使得在进行收钩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拉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依次与臂头座抵接并沿臂头座上升。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臂头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臂头侧板,臂头滑轮的两端分设于两个臂头侧板上,两个臂头侧板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导向面,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两端用于在进行收钩操作时分别依次与两个臂头侧板的弧形导向面一一对应抵接,以使得吊钩组件由竖直状态切换为水平状态。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臂头座还包括设于弧形导向面的末端并用于对吊钩组件进行止挡的挡块。

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钩座包括吊钩本体、滚筒支架和两个吊钩侧板,吊钩滑轮和吊钩本体均连接于两个吊钩侧板之间,并且吊钩滑轮位于吊钩本体的上侧,滚筒支架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两个吊钩侧板的上端的两个安装侧板,两个安装侧板的上端均在沿起重机吊臂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在两个安装侧板的上端呈前高后低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侧板包括第一安装板部、连接板部和第二安装板部,第一安装板部贴合吊钩侧板的外侧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板部自第一安装板部的上端朝向吊钩侧板的外侧横向弯折延伸设置,第二安装板部自连接板部远离吊钩侧板的一端向上竖向弯折延伸设置,并在上端安装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筒支架还包括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连接在两个安装侧板上并位于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的下侧。

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钩座还包括保护板,保护板连接于两个吊钩侧板之间并位于吊钩滑轮的外侧。

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臂头座还包括设于臂头侧板上的楔套、第一导轮器和第二导轮器,吊装绳的第二端导向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并依次绕过臂头滑轮、吊钩滑轮、第一导轮器和第二导轮器与楔套连接。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中,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吊臂和上述的吊钩收钩装置。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其中,工程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的起重机,起重机设于车体上。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收钩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当起重机使用上述吊钩收钩装置时,由于吊钩收钩装置包括臂头座、吊钩组件和吊装绳,臂头座用于设置在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吊钩组件包括吊钩座以及设于吊钩座的上端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设于第二滚筒背离起重机吊臂的始端的一侧并高于第二滚筒设置,吊装绳的第一端与收放装置连接,第二端导向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并依次绕过臂头座上的臂头滑轮以及吊钩座上的吊钩滑轮与臂头座连接,以使得在进行收钩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拉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依次与臂头座抵接并沿臂头座上升,提高收钩过程的稳定性以降低吊钩组件的晃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吊钩无法转动至水平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收钩过程中利用存在竖直高度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与臂头座抵接,以拉动吊钩座沿臂头座向上转动至水平,减少吊钩组件侵占的车厢载货空间。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收钩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头座(1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臂头侧板(103),所述臂头滑轮(102)的两端分设于两个所述臂头侧板(103)上,两个所述臂头侧板(103)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导向面(104),所述第一滚筒(204)和所述第二滚筒(205)的两端用于在进行收钩操作时分别依次与两个所述臂头侧板(103)的弧形导向面(104)一一对应抵接,以使得所述吊钩组件(200)由竖直状态切换为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头座(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弧形导向面(104)的末端并用于对所述第二滚筒(205)进行止挡的挡块(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座(201)包括吊钩本体(203)、滚筒支架(206)和两个吊钩侧板(207),所述吊钩滑轮(202)和所述吊钩本体(203)均连接于两个所述吊钩侧板(207)之间,并且所述吊钩滑轮(202)位于所述吊钩本体(203)的上侧,所述滚筒支架(206)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两个所述吊钩侧板(207)的上端的两个安装侧板(208),两个所述安装侧板(208)的上端均在沿所述起重机吊臂(400)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滚筒(204)和所述第二滚筒(205)在两个所述安装侧板(208)的上端呈前高后低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208)包括第一安装板部、连接板部和第二安装板部,所述第一安装板部贴合所述吊钩侧板(207)的外侧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部自所述第一安装板部的上端朝向所述吊钩侧板(207)的外侧横向弯折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部自所述连接板部远离所述吊钩侧板(207)的一端向上竖向弯折延伸设置,并在上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滚筒(204)和所述第二滚筒(2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支架(206)还包括中间连接板(212),所述中间连接板(212)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侧板(208)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滚筒(204)及第二滚筒(205)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座(201)还包括保护板(209),所述保护板(209)连接于两个所述吊钩侧板(207)之间并位于所述吊钩滑轮(20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头座(100)还包括设于所述臂头侧板(103)上的楔套(106)、第一导轮器(107)和第二导轮器(108),所述吊装绳(300)的第二端导向所述起重机吊臂(400)的末端并依次绕过所述臂头滑轮(102)、所述吊钩滑轮(202)、所述第一导轮器(107)和所述第二导轮器(108)与所述楔套(106)连接。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吊臂(40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钩收钩装置。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包括车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所述起重机设于所述车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钩收钩装置、起重机及工程车辆,吊钩收钩装置包括臂头座、吊钩组件和吊装绳,臂头座用于设置在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吊钩组件包括吊钩座以及设于吊钩座的上端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设于第二滚筒背离起重机吊臂的始端的一侧并高于第二滚筒设置;吊装绳的第一端用于与收放装置连接,第二端导向起重机吊臂的末端并依次绕过臂头座上的臂头滑轮以及吊钩座上的吊钩滑轮与臂头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吊钩无法转动至水平的情况,本技术在收钩过程中利用存在竖直高度差的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与臂头座抵接,以拉动吊钩座沿臂头座向上转动至水平,减少吊钩组件侵占的车厢载货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远朝,聂军,丁明,李圆昊,杨宪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