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出渣吊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9392发布日期:2023-12-06 18:5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竖井出渣吊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石方开挖和支护工程,特别地涉及一种竖井出渣吊桶结构。


背景技术:

1、地下水封洞库地下工程主要由主洞室、竖井、水幕系统、施工巷道等组成。竖井主要施工内容有土石方明挖及井口预注浆、井身土石方开挖和支护工程。

2、井身土石方开挖的出渣由吊桶完成(可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575427u),即在掌子面将爆渣装满吊桶后提升至井架中层翻渣平台。人工翻转吊桶,翻倒出渣。

3、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翻转吊桶的底部,一般需要通过人工使用长钩调整吊桶位置使其底部与挂钩对齐卡住,防止吊桶翻倒倒渣时因桶内石渣重心偏移导致吊桶旋转脱钩。该种方式导致翻渣作业操作不方便。

4、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存在翻渣作业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井出渣吊桶结构,用于解决翻渣作业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包括:吊桶,其具有开口端和与开口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用于存放渣土;以及起吊件,与吊桶的开口端连接,起吊件用于起吊悬挂吊桶;以及翻转件,与吊桶的自由端连接;其中,利用翻转件能够翻转吊桶,使开口端朝翻渣槽倾斜,以使吊桶内的渣土倒入翻渣槽内。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起吊件包括:第一斜拉绳,与吊桶的开口端连接;以及第二斜拉绳,与吊桶的开口端连接;以及竖直提拉绳,同时与第一斜拉绳和第二斜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斜拉绳与开口端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第二斜拉绳与开口端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相连形成连接线段,连接线段的中点位于吊桶的中心轴线上,竖直提拉绳与第一斜拉绳和第二斜拉绳的连接处形成第三连接点,第三连接点位于吊桶的中心轴线上。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翻转件包括:翻转杆;以及挂钩,其一端设置在翻转杆上,其另一端挂设在吊桶的自由端上。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悬挂部,挂钩挂设在悬挂部上。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悬挂部设置在自由端底部的中心位置,挂钩设置在翻转杆顶端的中心位置。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在翻转杆和吊桶上,用于防止挂钩从自由端上脱出。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板,设置在翻转杆上;以及第二挡板,设置在翻转杆上,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吊桶限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旋转柱,一端固定在吊桶上,其另一端与第一挡板枢转连接;以及第二旋转柱,一端固定在吊桶上,其另一端与第二挡板枢转连接。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旋转柱,一端固定在第一挡板上,其另一端与吊桶枢转连接;以及第二旋转柱,一端固定在第二挡板上,其另一端与吊桶枢转连接。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吊桶为圆筒体结构,和/或翻转杆为长方体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翻转件,人手可以握持翻转件的两端,以翻转翻转件,这样利用翻转件实现了吊桶的翻转,以使开口端向翻渣槽倾斜。这样使得吊桶内的渣土能够顺利地倒入翻渣槽内。从而提高了现场翻渣作业的便利性。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翻渣作业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悬挂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设置在所述自由端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翻转杆顶端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翻转杆和所述吊桶上,用于防止所述挂钩从所述自由端上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桶为圆筒体结构,和/或所述翻转杆为长方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竖井出渣吊桶结构,涉及土石方开挖和支护工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翻渣作业操作不方便的问题。竖井出渣吊桶结构包括:吊桶,其具有开口端和与开口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用于存放渣土;以及起吊件,与吊桶的开口端连接,起吊件用于起吊悬挂吊桶;以及翻转件,与吊桶的自由端连接;其中,利用翻转件能够翻转吊桶,使开口端朝翻渣槽倾斜,以使吊桶内的渣土倒入翻渣槽内。本技术中设置翻转件,人手可以握持翻转件的两端,以翻转翻转件,这样利用翻转件实现了吊桶的翻转,以使开口端向翻渣槽倾斜。这样使得吊桶内的渣土能够顺利地倒入翻渣槽内。从而提高了现场翻渣作业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明,张永健,胡保宁,郭彦龙,许传海,石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