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7247发布日期:2023-09-24 06:0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模组,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动力来源中的锂电池通常采用动力电池模组的方式,而动力电池模组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固定和安全保护,可有利于保障电池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随着动力锂电池自动化组装工艺的不断提升以及高端装备的普及,动力电池企业对模组生产线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2、根据专利号cn113370832a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后部设置有工作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前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

3、该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在进行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取放夹持过程中,是通过限位机构中内板和外板之间的支撑弹簧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夹取,但是存在着弹簧的夹持力不够而导致电池模组出现掉落的可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u形架外壁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u形架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底轮。

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分别固定连接于u形架内壁两侧之间,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n形架,所述n形架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杆,所述电杆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右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左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夹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u形架底部开设有开口。

4、优选的,所述n形架顶部两端对应电杆表面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杆表面分别贯穿于n形架顶部两端分别开设的通孔,所述电杆底端与n形架内壁底部转动连接,电杆在n形架的支撑下转动。

5、优选的,所述电杆表面分布两个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杆一侧分布两个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呈对称分布在电杆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侧对应丝杆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带有第二锥齿轮261一端贯穿于支撑板的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外侧,所述支撑板内从上到下依次分别转动连接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螺纹线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顶端与u形架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侧底端与u形架内壁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方便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螺纹筒和夹板移动。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外壁两侧底端,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底部与u形架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u形架表面两侧对应蜗杆表面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蜗杆表面贯穿于u形架表面两侧开设的通孔,蜗杆在u形架表面两侧开设的通孔内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与u形架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所述n形架底部对应第一螺纹杆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表面尺寸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与n形架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n形架进行上下升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电杆转动并引起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进行转动并带动螺纹筒进行移动,最终两边的夹板同时移动至电池本体的侧面,并对电池本体进行夹持操作,从而方便将电池本体进行夹取,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并且实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12、2、该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螺纹杆连接的n形架进行上下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将电池本体进行抬升,此外利用对电池本体进行阻挡,避免了在移动电池本体时出现电池本体的掉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包括u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1)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2),所述u形架(1)外壁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u形架(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底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架(23)顶部两端对应电杆(25)表面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杆(25)表面分别贯穿于n形架(23)顶部两端分别开设的通孔,所述电杆(25)底端与n形架(23)内壁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25)表面分布两个第一锥齿轮(26),所述电杆(25)一侧分布两个第二锥齿轮(261),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6)呈对称分布在电杆(25)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6)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82)内侧对应丝杆(27)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27)带有第二锥齿轮(261)一端贯穿于支撑板(282)的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282)外侧,所述支撑板(282)内从上到下依次分别转动连接两个丝杆(27),两个所述丝杆(27)螺纹线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282)顶端与u形架(1)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82)一侧底端与u形架(1)内壁一侧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固定连接于外壁两侧底端,所述第二电机(31)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2),所述蜗杆(32)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33),所述蜗轮(33)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4),所述蜗杆(3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51),所述第二螺纹杆(351)表面螺纹连接有挡板(35),所述挡板(35)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条(36),所述滑条(36)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导轨(37),所述导轨(37)底部与u形架(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1)表面两侧对应蜗杆(32)表面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蜗杆(32)表面贯穿于u形架(1)表面两侧开设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4)底端与u形架(1)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所述n形架(23)底部对应第一螺纹杆(34)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34)表面尺寸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34)表面与n形架(23)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模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包括U形架,U形架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滑槽,滑槽分别固定连接于U形架内壁两侧之间,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N形架,N形架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杆,电杆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中间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右端固定连接有夹板。该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取放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从而方便将电池本体进行夹取,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并且实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阔,张照云,杨曙光,杨继哲,杨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正能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