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7997发布日期:2023-12-21 17: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垃圾容器的,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全国实行的生活垃圾分类主要由家里源头先进行分类,然后把分类好的垃圾提到社区的分类投放亭去投放分类好的各种垃圾,可有很多人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就去分类亭投放,把垃圾直接往垃圾桶里面一扔就离开了,即使有管理人员旁边看管也分不清哪些垃圾是刚投放的,也就不能确定是谁错误投放。

2、在公开号为cn113291656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信息注册,将用户信息及垃圾种类信息写入至垃圾桶或垃圾袋的芯片内;垃圾分类,用户在家中完成垃圾的分类并投入相应种类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中;垃圾投放,当能读取垃圾桶或垃圾袋芯片内的注册信息时,垃圾箱开启相对应的垃圾种类的箱盖,用户将垃圾桶或垃圾袋投递进该种类的垃圾箱内,投递完成后垃圾箱盖体盖合;否则不开启;垃圾清理,清理专员对垃圾进行垃圾清理;当垃圾桶或垃圾袋内的垃圾种类与该垃圾箱种类对应时,直接将其回收处理;否则读取该垃圾桶或垃圾袋芯片内的注册信息以进行溯源;异常垃圾处理,对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投放;垃圾桶取回。

3、在该发明专利中,垃圾桶或垃圾袋先获取用户信息,后对用户投入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种类识别,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住宅区内用户较多,而垃圾桶是公用的,当垃圾桶内已存有垃圾,垃圾之间互相堆叠的情况下,即使每次投放垃圾桶都做一次垃圾种类识别,仍然存在垃圾桶因垃圾堆叠而难以识别出用户对应投放的垃圾种类的缺陷。

4、基于上述的缺陷,实际生活中,由于混投垃圾溯源困难,用户往往无所顾忌地混投垃圾,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垃圾桶因垃圾堆叠而难以识别出用户对应投放的垃圾种类,难以对投放的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的用户进行准确溯源,用户混投垃圾无所顾忌,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供用户投入垃圾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口处设置有垃圾缓冲部,所述垃圾缓冲部具有第一工位姿态及第二工位姿态,所述第一工位姿态下,所述垃圾缓冲部承接所述用户向所述容置腔投入的所述垃圾;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下,所述垃圾缓冲部将承接的所述垃圾倾倒入所述容置腔内;

4、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所述垃圾缓冲部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驱动所述垃圾缓冲部在所述第一工位姿态及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之间切换,则所述垃圾接料倒料装置还包括:

5、身份识别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用于在所述用户投放所述垃圾前,获取外部输入的用户信息;

6、垃圾分类检测模块,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并朝向所述垃圾缓冲部设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工位姿态下的所述垃圾缓冲部上的垃圾图像,并根据所述垃圾图像处理得到分类检测结果,所述分类检测结果表示所述垃圾缓冲部上存在混投垃圾时,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将所述分类检测结果及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作为溯源结果输出。

7、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竖直设置有第一限位轨道,所述第一限位轨道位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一侧,则所述垃圾缓冲部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滑移连接,所述提升组件连接所述接料盘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所述接料盘靠近所述提升组件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所述提升组件驱动所述接料盘在所述第一工位姿态及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之间切换;

8、所述第一工位姿态下,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容置腔上方并遮蔽所述容置腔的腔口;

9、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下,所述接料盘靠近所述提升组件的一端滑移至所述第一限位轨道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并露出所述容置腔。

10、可选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器及推杆,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另一端则与所述接料盘靠近所述第一限位轨道的一端相接。

11、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处固定有第二限位轨道,所述第二限位轨道设置于所述接料盘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限位轨道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腔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接料盘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轨道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轨道。

12、可选的,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并朝向所述垃圾缓冲部设置,以获取所述垃圾缓冲部上的所述垃圾图像。

13、可选的,所述接料盘包括框体及盘体,所述框体包括供所述盘体固定的托架及连接所述提升组件的输出端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

14、可选的,所述盘体呈斗状,所述盘体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倾斜设置的让位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居民往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内投放垃圾前,需要向身份识别模块输入用户信息,随后将垃圾投入垃圾缓冲部,由垃圾分类检测模块进行图像识别,若居民投放的垃圾中存在混投垃圾,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将对应的分类检测结果及对应的用户信息作为溯源结果输出。

16、在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完成分类检测后,提升组件控制垃圾缓冲部从第一工位姿态切换至第二工位姿态,使得垃圾缓冲部上的垃圾倒入容置腔内。

17、垃圾分类检测模块能够在居民每次投放垃圾时均进行分类检测,进而单独区分每一位居民投放的垃圾,单独展示其投放垃圾的分类检测结果,不与其他人的垃圾混合在一起,以保证人们能根据溯源结果准确地找到存在混投垃圾的居民,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供用户投入垃圾的容置腔(2),所述容置腔(2)的腔口处设置有垃圾缓冲部,所述垃圾缓冲部具有第一工位姿态及第二工位姿态,所述第一工位姿态下,所述垃圾缓冲部承接所述用户向所述容置腔(2)投入的所述垃圾;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下,所述垃圾缓冲部将承接的所述垃圾倾倒入所述容置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还竖直设置有第一限位轨道(5),所述第一限位轨道(5)位于所述容置腔(2)的腔口一侧,则所述垃圾缓冲部包括接料盘(6),所述接料盘(6)靠近所述容置腔(2)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1)滑移连接,所述提升组件连接所述接料盘(6)远离所述容置腔(2)的一端,所述接料盘(6)靠近所述提升组件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5),所述提升组件驱动所述接料盘(6)在所述第一工位姿态及所述第二工位姿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器(7)及推杆(8),所述驱动器(7)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所述推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器(7)的输出端,另一端则与所述接料盘(6)靠近所述第一限位轨道(5)的一端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于所述容置腔(2)的腔口处固定有第二限位轨道(10),所述第二限位轨道(10)设置于所述接料盘(6)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限位轨道(10)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2)的腔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接料盘(6)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轨道(5)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轨道(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4)包括图像采集器(11),所述图像采集器(11)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并朝向所述垃圾缓冲部设置,以获取所述垃圾缓冲部上的所述垃圾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盘(6)包括框体(61)及盘体(62),所述框体(61)包括供所述盘体(62)固定的托架及连接所述提升组件的输出端的连杆(63),所述连杆(63)的两端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62)呈斗状,所述盘体(62)远离所述连杆(63)的一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2)的方向倾斜设置的让位面(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工位姿态及第二工位姿态的垃圾缓冲部,第一工位姿态下,垃圾缓冲部承接用户向容置腔投入的垃圾;第二工位姿态下,垃圾缓冲部将承接的垃圾倾倒入容置腔内;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垃圾缓冲部的提升组件,驱动垃圾缓冲部进行姿态切换,垃圾接料倒料装置包括:身份识别模块,在用户投放垃圾前,获取外部输入的用户信息;垃圾分类检测模块,采集第一工位姿态下的垃圾缓冲部上的垃圾图像,处理得到分类检测结果。改善了垃圾桶因垃圾堆叠而难以识别出用户对应投放的垃圾种类,难以对投放的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的用户进行准确溯源,用户混投垃圾无所顾忌,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仇志达,仇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仇志达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