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1019发布日期:2023-09-27 16: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茶水桶,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1、我国是茶的故乡,许多人都有着饮茶的习惯,饮茶还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形成了深厚的饮茶文化。而人们在泡茶和饮茶的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茶渣和废水,还会产生一些茶叶包装袋等残余垃圾,为了方便处理这些茶渣、废水和残余垃圾,人们习惯会在茶桌附近放置一个带过滤槽的储水桶和一个垃圾桶,同时用一根茶水导管连接茶桌和茶水桶以排放废水。

2、但放置两个桶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于是,随着茶水桶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储水桶和垃圾桶组合的一体式茶水桶,这类茶水桶通过设立隔板或横杆来隔开储水桶和垃圾桶。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1199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垃圾桶和蓄水桶的组合茶水桶。此现有技术中也提及了“市面上的茶水桶多数为茶渣和储水桶合为一体的结构,一些其它的残余垃圾也会扔到茶水桶内,这样给茶水桶清理时比较不方便,并且同时使用垃圾桶和茶水桶两个桶时,也比较占空间”的问题;而此现有技术通过隔板将茶水桶分隔成蓄水桶和垃圾桶,蓄水桶的内壁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上连接有活动面板,所述蓄水桶的侧边设有茶水孔;将垃圾桶和蓄水桶组合在一起,更节约空间。但此现有技术在清理蓄水桶和垃圾桶时非常不方便,要先拔出插在茶水孔上茶水导管,再取下活动面板,才能用水去冲洗,并且蓄水桶和垃圾桶是一体的,无法单独清洗单个蓄水桶或垃圾桶。

3、此外,现有技术中,茶水桶内设有内桶,桶盖上设有提手;茶水桶的开盖方式一般采用提手式开盖,或为翻盖式开盖;若采用提手式开盖,当用户想取出内桶倒掉废水时,要先拆下桶盖,才能取出内桶,同时,桶盖上的水滴也会流到地面上;若采用翻盖式开盖,开盖角度太小,不便于清洁/提出内桶倾倒垃圾。

4、因此,亟需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以服务于泡饮茶的整个活动过程,从拆茶包、醒茶、泡茶、洗杯、饮茶、换茶(倒茶渣)、刮茶渣到最后的清洁整理,整体提高泡饮茶活动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设于茶水桶桶身的开口处,所述桶身内设有若干垃圾内桶和若干蓄水桶;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并遮盖于桶身开口处的排水盖和双向翻盖,排水盖宽度小于双向翻盖;

3、所述排水盖远离双向翻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桶身开口的一侧边,排水盖上设有一贯穿的导管孔,导管孔向下连通至所述蓄水桶上方;由于导管孔设在排水盖上,不设在桶身上,因此,当用户开盖取垃圾内桶或蓄水桶时,不需要拔出软管就能取出垃圾内桶或蓄水桶。

4、所述双向翻盖自靠近排水盖的一侧延伸至桶身开口的另一侧边,双向翻盖通过摆臂与桶身连接;所述摆臂上端铰接于双向翻盖下侧靠近排水盖的一边,所述双向翻盖绕摆臂上端向后翻转打开;所述摆臂下端轴接于桶身开口处的内侧,摆臂绕其下端向前翻转驱使所述双向翻盖向前翻转打开,此时双向翻盖翻转至位于桶身前侧;

5、优选地,当向前翻转打开双向翻盖至尽头时,所述双向翻盖垂直向下,其所在平面与桶身平行,此时的开盖空间达到最大,便于用户开盖提出垃圾内桶或蓄水桶进行清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便捷性和实用性。

6、优选地,所述桶身开口处安装有一框体;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框边分别设有一向内凹陷的槽孔,所述摆臂左、右两侧的末端分别与框体左、右两侧的槽孔转动连接;

7、当双向翻盖和排水盖呈盖合状态时,所述茶水桶面板结构与桶身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通过前后移动所述双向翻盖来控制腔体的打开与关闭。

8、优选地,所述框体底部设有一朝内延伸的窄口;所述垃圾内桶和蓄水桶并列放置于窄口上;

9、所述垃圾内桶和蓄水桶上端的开口处都设有朝外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窄口抵接,此时,垃圾内桶和蓄水桶悬挂于腔体内;所述垃圾桶和蓄水桶之间留有间隙;

10、所述窄口的设计,使得茶水桶可同时放置多个内桶,而且不需要设立隔板或横杆,就能分隔开蓄水桶和垃圾桶,满足用户的垃圾分类需求。

11、所述排水盖后侧与框体的后侧框边铰接;

12、优选地,所述排水盖底部覆盖于蓄水桶和垃圾内桶的同一侧的凸边上,当蓄水桶或垃圾桶被提出时,所述凸边会推动排水盖底部以带动排水盖翻转;

13、所述排水盖的铰接处设有翻转回弹件;

14、优选地,所述翻转回弹件为扭簧或磁吸结构;由于设置有翻转回弹件,翻转打开后的排水盖只需要轻轻拨动就能实现复位,无需用户费力去关闭排水盖。

15、优选地,所述排水盖底部向下延伸至超过框体的后侧框边;所述排水盖的厚度大于所述双向翻盖的厚度;所述框体的后侧框边低于前侧框边;当双向翻盖和排水盖呈盖合状态时,所述后侧框边容纳所述排水盖,此时,双向翻盖和排水盖的表面平齐,提升茶水桶表面的美观性;

16、优选地,所述双向翻盖远离排水盖的一侧安装有一揭部,以便于用户开启双向翻盖。

17、优选地,所述蓄水桶上还设有用于过滤茶渣的滤渣器;所述滤渣器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过水的滤孔;

18、优选地,所述滤渣器的长度占所述蓄水桶开口长度的1/2至2/3。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设于茶水桶桶身的开口处,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并遮盖于桶身开口处的排水盖和双向翻盖,排水盖宽度小于双向翻盖;桶身内设有若干垃圾内桶和若干蓄水桶;垃圾内桶和蓄水桶上端的凸边与窄口抵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茶水桶可同时放置多个内桶,而且不需要设立隔板或横杆,就能分隔开蓄水桶和垃圾内桶,满足用户的垃圾分类需求;因此,当用户要扔茶叶包装袋或倒茶渣时,可朝前或朝后翻转开启双向翻盖,然后,再将茶叶包装袋扔至垃圾内桶,茶渣倒至滤渣器;

21、(2)其次,双向翻盖与框体通过一摆臂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框体朝桶身前侧移动打开,开盖后,空间较大;当垃圾内桶或蓄水桶过满时,便于用户开盖提出垃圾内桶或蓄水桶进行清洁,便捷性更强;

22、(3)此外,排水盖上设有一贯穿的导管孔,导管孔向下连通至所述蓄水桶上方;由于导管孔设在排水盖上,不设在双向翻盖,也不设在桶身上,因此,用户开启双向翻盖时不会影响软管排水,取出垃圾内桶或蓄水桶时也无需拔下软管;

23、(4)并且,所述排水盖底部覆盖于蓄水桶和垃圾内桶的同一侧的凸边上,当蓄水桶或垃圾内桶被提出时,所述凸边会推动排水盖底部以带动排水盖翻转;所述排水盖的铰接处还设有翻转回弹件,所述排水盖的重量很轻,增加翻转回弹件后,有利于提高排水盖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排水盖晃动,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同时,翻转打开后的排水盖只需要轻轻拨动就能实现复位,无需用户费力去关闭排水盖,进一步提高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设于茶水桶桶身的开口处,所述桶身内设有若干垃圾内桶和若干蓄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并遮盖于桶身开口处的排水盖和双向翻盖,排水盖宽度小于双向翻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回弹件为扭簧或磁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开口处安装有一框体;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框边分别设有一向内凹陷的槽孔,所述摆臂左、右两侧的末端分别与框体左、右两侧的槽孔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底部设有一朝内延伸的窄口;所述垃圾内桶和蓄水桶并列放置于窄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盖底部覆盖于蓄水桶和垃圾内桶的同一侧的凸边上,当蓄水桶或垃圾桶被提出时,所述凸边会推动排水盖底部以带动排水盖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盖底部向下延伸至超过框体的后侧框边;所述排水盖的厚度大于所述双向翻盖的厚度;所述框体的后侧框边低于前侧框边;当双向翻盖和排水盖呈盖合状态时,所述后侧框边容纳所述排水盖,此时,双向翻盖和排水盖的表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盖后侧与框体的后侧框边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翻盖远离排水盖的一侧安装有一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桶上还设有用于过滤茶渣的滤渣器;所述滤渣器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过水的滤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器的长度占所述蓄水桶开口长度的1/2至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茶水桶面板结构。该茶水桶面板结构设于茶水桶桶身的开口处,其包括相互拼接并遮盖于桶身开口处的排水盖和双向翻盖,排水盖宽度小于双向翻盖;桶身内设有若干垃圾内桶和若干蓄水桶;垃圾内桶和蓄水桶上端的凸边与窄口抵接,使得本技术的茶水桶可同时放置多个内桶,而且不需要设立隔板或横杆,就能分隔开蓄水桶和垃圾内桶,满足用户的垃圾分类需求;当用户要扔茶叶包装袋或倒茶渣时,可朝前或朝后翻转开启双向翻盖,然后,再将茶叶包装袋扔至垃圾内桶,茶渣倒至滤渣器;排水盖上设有一贯穿的导管孔,用户开启双向翻盖时不会影响软管排水,取出垃圾内桶或蓄水桶时也无需拔下软管,进一步提高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亿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亿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