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及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7474发布日期:2023-11-17 15: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及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及转载机。


背景技术:

1、为确保转载机卸料点落煤平稳可控,同时保证链轮组件转动时区域的作业安全,转载机包括链轮组件以及罩设在链轮组件外的护罩装置。

2、链轮组件在达到规定过煤量或因其他因素损坏时需在现场进行更换。每次更换链轮组件时,需要使用外部设备将护罩装置吊起并移动至不影响链轮组件更换的位置。吊起并移动护罩装置时,所需的操作空间较大,操作也较为麻烦,且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存在与移动的护罩产生磕碰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及转载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更换链轮组件时,需要吊起护罩装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设置在第一罩体的一侧,第二罩体能够相对于第一罩体移动以具有与第一罩体接触的遮挡位置以及与第一罩体分离的维修位置;驱动件,驱动第二罩体在遮挡位置和维修位置之间切换;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导向杆外的导向筒,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罩体上,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导向杆与导向筒导向配合。

3、进一步地,导向杆设置在第一罩体上,导向筒设置在第二罩体上时,导向杆位于第一罩体的外侧,导向筒位于第二罩体的外侧。

4、进一步地,导向结构为两个,两个导向结构设置在驱动件的两侧。

5、进一步地,导向杆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罩体的外侧,导向杆的第二端朝向第二罩体凸出于第一罩体,导向筒焊接在第二罩体上,导向筒与第二罩体朝向第一罩体的一端相距预设距离。

6、进一步地,第一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罩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紧固件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以使第二罩体保持在遮挡位置。

7、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缸体和伸缩杆,缸体固定连接于第一罩体,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第二罩体,伸缩杆从缸体内朝向第二罩体伸出或者缩回。

8、进一步地,护罩装置还包括泵体、连通于泵体和缸体之间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及设置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的换向阀。

9、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双向液压锁,双向液压锁位于换向阀和缸体之间。

10、进一步地,第一管路上连通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位于泵体和换向阀之间,第三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和压力表,单向阀位于泵体的出口与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处之间,压力表位于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处与换向阀之间;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位于换向阀和泵体的进口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载机,包括链轮组件以及罩设在链轮组件外的护罩装置,护罩装置为上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驱动件以及导向结构。第二罩体设置在第一罩体的一侧,第二罩体能够相对于第一罩体移动以具有与第一罩体接触的遮挡位置以及与第一罩体分离的维修位置。驱动件驱动第二罩体在遮挡位置和维修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当链轮组件需要更换时,驱动件驱动第二罩体移动,以使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分离,以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到护罩装置内对链轮组件进行更换。当转载机正常使用时,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接触,以对转载机的链轮组件进行遮挡。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导向杆外的导向筒。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罩体上,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导向杆与导向筒导向配合。导向结构的设置能够在第二罩体相对于第一罩体移动时,对第二罩体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使第二罩体能够平稳地在遮挡位置和维修位置之间切换。导向杆和导线筒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更换链轮组件时,使用驱动件对第二罩体进行平移,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需要将护罩装置吊起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更换链轮组件时,需要吊起护罩装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1)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10)上,所述导向筒(42)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20)上时,所述导向杆(41)位于所述第一罩体(10)的外侧,所述导向筒(42)位于所述第二罩体(2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0)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结构(40)设置在所述驱动件(3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1)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罩体(10)的外侧,所述导向杆(41)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罩体(20)凸出于所述第一罩体(10),所述导向筒(42)焊接在所述第二罩体(20)上,所述导向筒(42)与所述第二罩体(20)朝向所述第一罩体(10)的一端相距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罩体(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紧固件(50)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以使所述第二罩体(20)保持在所述遮挡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0)包括缸体(31)和伸缩杆(32),所述缸体(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10),所述伸缩杆(3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罩体(20),所述伸缩杆(32)从所述缸体(31)内朝向所述第二罩体(20)伸出或者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装置还包括泵体(61)、连通于泵体(61)和所述缸体(31)之间的第一管路(71)和第二管路(7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71)和所述第二管路(72)上的换向阀(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71)和所述第二管路(72)上设置有双向液压锁(63),所述双向液压锁(63)位于所述换向阀(62)和所述缸体(3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转载机,包括链轮组件以及罩设在所述链轮组件外的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载机的护罩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及转载机,其中,转载机的护罩装置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设置在第一罩体的一侧,第二罩体能够相对于第一罩体移动以具有与第一罩体接触的遮挡位置以及与第一罩体分离的维修位置;驱动件,驱动第二罩体在遮挡位置和维修位置之间切换;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导向杆外的导向筒,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罩体上,导向杆和导向筒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导向杆与导向筒导向配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更换链轮组件时,需要吊起护罩装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勤,李建华,王毅,张治伟,呼小军,袁显湖,任国军,王帅锋,赵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