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3381发布日期:2024-02-20 21:1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机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料机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机车。


背景技术:

1、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2、在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密闭富氧负压高效熔炼炉、烟化炉、余热回收系统等多项节能技术装备处理含铅、锌、铜等重金属废弃物,并梯级优化综合回收锢、锗、锡、锑、铋、金、银等稀贵金属资源时,需要通过上料机车将固体废弃物从低处运输到高处并投入到熔料设备中进行熔炼回收,但是,现有的上料机车在通过人工向料斗内装填固废后运输到高处进行投放时,还需人工将固废从上料机车的料斗卸下,操作起来不仅比较繁琐,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上料机车,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面活动连接有运输机车,且运输机车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料斗的内部底面设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板、底板、丝杆、驱动电机、凹型块和连接块,所述卸料板通过前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活动连接在料斗的内部,且底板固定连接在料斗的内部底面,所述丝杆通过两端的第二转动杆活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面内,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料斗的右侧底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侧壁上的螺孔与丝杆活动连接,且连接块的顶面和卸料板的底面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凹型块,两个所述凹型块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4、优选的,所述料斗的开口部位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转动孔,且料斗的开口部位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条,且卡条插入安装在卡槽内。

5、优选的,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料斗的内部底面,且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且凹槽的槽内壁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转动孔。

6、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二转动孔内,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料斗的右侧底端,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右端的第二转动杆固定安装在一起。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丝杆螺纹连接,且连接块的两侧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槽内。

8、优选的,所述卸料板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内,所述卸料板的底面右侧和连接块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凹型块,且凹型块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支撑杆的前后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杆,且第三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三转动孔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料斗中设置的卸料机构,当运输机车通过轨道将料斗中的固废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上后,工作人员从上方将料斗开口处的挡板抽出,接着,开启驱动电机驱动输出端并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丝杆旋转,使连接块通过螺孔顺着第二转动杆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迫使支撑杆发生倾斜,并将卸料板的后端向上推动,且卸料板前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将在料斗上所开设的第一转动孔中转动,从而使得卸料板发生倾斜变化,并通过使卸料板倾斜让料斗中的固废快速从料斗的开口处滑落,进而达到快速卸料的目的,并在卸料时无需工人手动卸料,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机车,包括轨道(1),所述轨道(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运输机车(2),且运输机车(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挡板(4),且料斗(3)的内部底面设有卸料机构(5),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卸料板(9)、底板(11)、丝杆(15)、驱动电机(17)、凹型块(18)和连接块(20),所述卸料板(9)通过前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10)活动连接在料斗(3)的内部,且底板(11)固定连接在料斗(3)的内部底面,所述丝杆(15)通过两端的第二转动杆(16)活动连接在底板(11)的顶面内,所述驱动电机(17)固定连接在料斗(3)的右侧底部,且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杆(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0)通过侧壁上的螺孔(21)与丝杆(15)活动连接,且连接块(20)的顶面和卸料板(9)的底面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凹型块(18),两个所述凹型块(18)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的开口部位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转动孔(6),且料斗(3)的开口部位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卡槽(7),所述挡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条(8),且卡条(8)插入安装在卡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固定安装在料斗(3)的内部底面,且底板(11)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3),且凹槽(12)的槽内壁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6),且第二转动杆(16)活动安装在第二转动孔(14)内,所述驱动电机(17)固定安装在料斗(3)的右侧底端,且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与右端的第二转动杆(16)固定安装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料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21)并通过螺孔(21)与丝杆(15)螺纹连接,且连接块(20)的两侧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活动安装在滑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料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9)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0),且第一转动杆(10)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6)内,所述卸料板(9)的底面右侧和连接块(20)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凹型块(18),且凹型块(18)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转动孔(19),所述支撑杆(23)的前后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杆(24),且第三转动杆(24)活动安装在第三转动孔(19)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机车,属于上料机车领域,包括轨道,通过在料斗中设置的卸料机构,当运输机车通过轨道将料斗中的固废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上后,工作人员从上方将料斗开口处的挡板抽出,接着,开启驱动电机驱动输出端并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丝杆旋转,使连接块通过螺孔顺着第二转动杆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迫使支撑杆发生倾斜,并将卸料板的后端向上推动,且卸料板前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将在料斗上所开设的第一转动孔中转动,从而使得卸料板发生倾斜变化,并通过使卸料板倾斜让料斗中的固废快速从料斗的开口处滑落,进而达到快速卸料的目的,并在卸料时无需工人手动卸料,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清,林松,郑君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洛永昌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