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2090发布日期:2023-09-02 16:3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梯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


背景技术:

1、缓冲器是曳引式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原因发生轿厢或对重蹲底时,缓冲器将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的安全,因此,在电梯维保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对缓冲器的相关规定,做到维保全面具体,预防缓冲器失效的故障,确保电梯缓冲器性能安全可靠。

2、传统曳引式电梯的电梯轿厢在下坠时,轿厢外框架底梁底部的中心处会首先和电梯井道底坑中心处的缓冲器产生碰撞,虽有电梯缓冲器的缓冲保护,但由于受力较为集中的原因,电梯轿厢的外框架仍会受损严重进而导致轿厢的损毁,无法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情况,所以需要一种可分散电梯轿厢蹲底时的冲击力,提高轿厢撞底时的缓冲力,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的缓冲器。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缓冲器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设置有伸缩导筒,所述伸缩导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导筒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导筒顶端固定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顶端设置有橡胶撞头,所述伸缩导筒底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活塞和第三弹簧置于缓冲腔内部,所述缓冲腔底部设置有出气口。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缓冲部,所述连接部和缓冲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固定部固定连接电梯轿厢导轨的底端,所述缓冲腔设置于支架的缓冲部的内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口处安装有缓冲排气阀。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座底部端面对称固定有橡胶触点。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连接部、缓冲部和支撑部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电梯轿厢框架两侧的导轨底端,通过轿厢框架的底框两端和橡胶撞头接触,利用缓冲结构,从而分散轿厢下坠时的冲击力,提高轿厢撞底时的缓冲效果,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1),所述缓冲器本体(1)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本体(1)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腔(2),所述缓冲腔(2)顶部设置有伸缩导筒(3),所述伸缩导筒(3)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伸缩导筒(3)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5),所述伸缩导筒(3)顶端固定有缓冲座(6),所述缓冲座(6)顶端设置有橡胶撞头(7),所述伸缩导筒(3)底端固定有活塞(8),所述活塞(8)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9),所述活塞(8)和第三弹簧(9)置于缓冲腔(2)内部,所述缓冲腔(2)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一侧设置有缓冲部(15),所述连接部(14)和缓冲部(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固定部(13)固定连接电梯轿厢导轨的底端,所述缓冲腔(2)设置于支架的缓冲部(1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处安装有缓冲排气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6)底部端面对称固定有橡胶触点(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3)、连接部(14)、缓冲部(15)和支撑部(16)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框架导轨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缓冲器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设置有伸缩导筒,所述伸缩导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导筒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导筒顶端固定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顶端设置有橡胶撞头,所述伸缩导筒底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活塞和第三弹簧置于缓冲腔内部,所述缓冲腔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本技术可安装在电梯轿厢框架两侧的导轨底端,通过轿厢框架的底框两端和橡胶撞头接触,利用缓冲结构,从而分散轿厢下坠时的冲击力,提高轿厢撞底时的缓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邢倩,张欣,邵明君,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洲富士电梯(临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