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4474发布日期:2024-03-22 10:17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塑料编织袋,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1、在人员抓握提拉塑料编织袋时,由于抓握的最基本原理是摩擦力,摩擦力伴随手的抓握动作并通过对物体表面赋予的压力而生,进而阻止物体与手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抓握提拉的目的,由于塑料编织袋的提拉带一般位于上部,导致人员在抓握提拉带时,编织袋两侧的提拉带会对编织袋上部施加相向的力,导致塑料编织袋上部皱缩成较细的一条,此时人员手部需要更大的抓握力度保证静摩擦力够大以使袋子不下滑,导致在使用塑料编织袋长时间提起重物时人员会由于所使用力度较大出现手指酸痛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编织袋,具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牵引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节省人员手部力量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编织袋本体,所述编织袋本体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调整带和右侧调整带,所述左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右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拓展仓,所述右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左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拓展仓内部,所述左侧调整带和所述右侧调整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侧。

3、其中,所述编织袋本体外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

4、其中,所述编织袋本体外侧滑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滑动于所述限位块内侧。

5、其中,所述拓展仓内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连接板滑动于所述插入槽内部。

6、其中,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调整槽,所述卡合块通过所述调整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左侧调整带和右侧调整带的配合,使得使用人员在对质量较大物品进行牵引提拉时,可以对牵引位置调整至编织袋本体底部,编织袋本体的底部由于内容物而扩张,相当于一个反向向外的弹力,这个弹力可以使人员不需要太大的抓握力就能够有足够的静摩擦力完成对编织袋本体的牵引,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避免人员手部由于长时间使用较大力度出现酸痛的情况。

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调整带和右侧调整带,所述左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右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拓展仓,所述右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左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拓展仓内部,所述左侧调整带和所述右侧调整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外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外侧滑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滑动于所述限位块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仓内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连接板滑动于所述插入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调整槽,所述卡合块通过所述调整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编织袋本体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塑料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所述编织袋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调整带和右侧调整带,所述左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右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拓展仓,所述右侧调整带朝向所述左侧调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左侧调整带和所述右侧调整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使用人员在对质量较大物品进行牵引提拉时,可以对牵引位置调整至编织袋本体底部,编织袋本体的底部由于内容物而扩张,相当于一个反向向外的弹力,这个弹力可以使人员不需要太大的抓握力就能够有足够的静摩擦力完成对编织袋本体的牵引,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避免人员手部由于长时间使用较大力度出现酸痛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真真,孙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裕兴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