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9007发布日期:2023-12-30 00:0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贴标,具体为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


背景技术:

1、模内贴标机,是将一张张层叠布置的标签粘贴于pp、pe、pet等材料的吹塑及注塑产品上的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吹塑、注塑前把已经印刷好的模内贴标放进吹、注模腔内,当合模进行吹、注时,经过模内高温、高压的作用使模内贴标上特殊的粘胶熔化,同瓶体或注塑件表面熔为一体,当模具打开后,标签已经与产品一体成型。由于模内标签和塑料件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随着瓶体的变形而变形,所以不会出现起泡、出皱等现象。

2、现有市场上所售卖的模内贴标机,在贴标过程中对带贴标产品的接放需要分别通过接物机构和放物机构实现,导致贴标设备体积较大,不适合嵌入到流水作业的生产线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包括:

2、固定梁,沿第三方向垂直安装在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

3、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三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下部,包括减速机以及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

4、传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减速机连接的传动轴,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传动轴的同步轮以及与所述同步轮适配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同步带上固定连接有同步带夹块;

5、滑轨,设于所述同步带两侧,沿所述第三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上;

6、滑板,设于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同时所述滑板通过所述同步带夹块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7、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滑板上,通过固定座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夹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夹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夹块与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沿第一方向设置与所述固定梁垂直;

8、第三驱动装置,设于远离所述第一旋转轴夹块的所述旋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夹块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9、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

10、接物板,设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物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

11、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带刹车。

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包括:与所述减速机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与主动轴平行的从动轴;

13、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轮包括:设于主动轴的主动轮以及设于从动轴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沿所述第三方向设于所述固定梁顶端,与所述固定梁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轨上移动距离不超出所述滑轨长度。

15、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两端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与所述滑板上的接近开关配合进行限位感应。

16、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下方设有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通过第一缓冲器固定座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输出端设有浮动接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所述浮动接头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接物板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接物转接板固定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接物板上通过转接柱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

20、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柱内部中空,所述转接柱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梁为长方体,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

2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同步轮联动同步带,带动滑板在滑轨上沿第三方向上升至预先设定高度,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带动第三驱动装置旋转至预先设定角度,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接物板向前顶出,真空发生装置开始工作使吸盘产生负压吸附产品,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接物板向后退回至初始状态,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接物板旋转至预先设定角度完成接物操作;再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同步轮联动同步带,带动滑板在滑轨上沿第三方向下降至预先设定高度,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带动第三驱动装置旋转至预先设定角度,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接物板向前顶出,真空发生装置关闭,产品被下放至传输带上完成放物操作。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维护,可实现精准灵活的接物、放物操作,提高贴标效率,有利于嵌入到产品贴标流水作业的生产线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与所述减速机(201)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与主动轴平行的从动轴,所述同步轮包括设于主动轴的主动轮(301)以及设于从动轴的从动轮(302),所述从动轮(302)沿所述第三方向设于所述固定梁(1)顶端,与所述固定梁(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两端设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限位块(401)用于限制所述滑板(403)在所述滑轨(4)上移动距离不超出所述滑轨(4)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两端设有感应片(402),所述感应片(402)与所述滑板(403)上的接近开关配合进行限位感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下方设有第一缓冲器(504),所述第一缓冲器(504)通过第一缓冲器固定座与所述滑板(40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6)输出端设有浮动接头(601),所述第三驱动装置(6)输出端通过所述浮动接头(601)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物板(8)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输出端通过接物转接板(80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物板(8)上通过转接柱(801)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8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柱(801)内部中空,所述转接柱(801)上设有通气管(802),所述通气管(802)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接放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为长方体,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上设有压块(102),所述压块(102)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外接放物机构,包括固定梁;第一驱动装置,设于固定梁下部,与传动装置固定连接,传动装置包括同步轮、同步带和同步带夹块;滑轨,设于同步带两侧;滑板设于滑轨上,与滑轨滑动连接,同时滑板与同步带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滑板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夹块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夹块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三驱动装置,通过第二旋转轴夹块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与第三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接物板,与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接物板上固定连接有吸盘。本技术结构紧凑,易于维护,可实现精准灵活的接物、放物操作,提高贴标效率,有利于嵌入到产品贴标流水作业的生产线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森,朱新强,张东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杨森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