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回车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456发布日期:2024-02-07 12: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坩埚回车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珠光粉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坩埚回车线。


背景技术:

1、珠光颜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珠光颜料放入坩埚中进行煅烧。

2、目前珠光颜料生产过程通常采用人工对坩埚进行装料、倒料再放入煅烧窑内,且出窑端也是靠人工将坩埚拿下来;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地转运坩埚,尤其是出窑端的坩埚温度高,操作时安全性差,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及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坩埚回车线,用于珠光粉煅烧窑、倒料装置和装料装置之间的坩埚输送,所述坩埚回车线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段、第一转角输送机构、第二直线输送段、第二转角输送机构和第三直线输送段,所述倒料装置和所述装料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呈夹角设置;

3、所述第一转角输送机构将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上的坩埚转送至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所述第二转角输送机构将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上的坩埚转送至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段。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5、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6、所述第二转轴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转轴位于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之间,且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7、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间隔设置有2个驱动皮带轮;

8、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2个第二从动皮带轮和2个第三从动皮带轮,2个第三从动皮带轮间隔设在2个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或分别设置在2个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远离中心的一侧;

9、其中,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2个第二从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转轴上2个驱动皮带轮对应设置;

10、后续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2个第二从动皮带轮依次与前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上的2个第三从动皮带轮对应设置;

11、所述第三转轴上间隔设置有2个第一从动皮带轮,2个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靠近所述第三转轴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2个第二从动皮带轮对应设置;

12、所述驱动皮带轮和对应的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和对应的第三从动皮带轮之间以及第三从动皮带轮和对应的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均套设有皮带。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与坩埚的接触面设置有若干凸起。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结构设置相同。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一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之间呈90°夹角。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角输送机构为90°转动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转角输送机构包括90°弧形转角支架,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对应设置有一锥形辊,其中,所述锥形辊的小径端位于所述弧形转角支架小径侧;每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弧形转角支架大径侧的一端设置从动链轮;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和多个所述驱动链轮的外侧套设有链条。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的第二减速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19、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坩埚回车线,采用输送带的方式对珠光粉煅烧窑、倒料装置和装料装置之间的坩埚进行输送,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转运坩埚,安全性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坩埚回车线,用于珠光粉煅烧窑、倒料装置和装料装置之间的坩埚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回车线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段、第一转角输送机构、第二直线输送段、第二转角输送机构和第三直线输送段,所述倒料装置和所述装料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与坩埚的接触面设置有若干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段、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结构设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一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之间呈9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输送机构为90°转动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转角输送机构包括90°弧形转角支架,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对应设置有一锥形辊,其中,所述锥形辊的小径端位于所述弧形转角支架小径侧;每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弧形转角支架大径侧的一端设置从动链轮;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和多个所述驱动链轮的外侧套设有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坩埚回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弧形转角支架上的第二减速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坩埚回车线,属于珠光粉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直线输送段、第一转角输送机构、第二直线输送段、第二转角输送机构和第三直线输送段,倒料装置和装料装置间隔设置在第二直线输送段,第一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平行设置,第二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和第三直线输送段的输送中心线呈夹角设置;第一转角输送机构将第一直线输送带上的坩埚转送至第二直线输送带;第二转角输送机构将第二直线输送带上的坩埚转送至第三直线输送带。本技术采用输送带的方式对珠光粉煅烧窑、倒料装置和装料装置之间的坩埚进行输送,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转运坩埚,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弗沃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