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折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2837发布日期:2024-01-16 11:2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折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周转箱,具体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折叠周转箱。


背景技术:

1、周转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包装箱,主要用于盛放、运输或存储物品。传统的周转箱一般采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不可以折叠,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使用的需求,但却存在着不使用时需占据大量空间的不足。

2、现有也存在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在不使用时,折叠周转箱的两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均可折叠收纳在周转箱的底板上,以减少占用空间。但是,该折叠周转箱的底板、长侧板和短侧板均采用分体设置,即底板、长侧板和短侧板各自独立生产完成后再组装在一起,导致生产用的模具数量较多,不利于节省开模费用,而且由于折叠周转箱的部件数量较多,会给后期组装带来不便,不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组装、节约生产成本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包括底壁、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一体成型,底壁在其四个角部上均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分别沿底壁的x向和y向延伸;两个第一侧壁相对地连接在底壁的x向上,第一侧壁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两个第二侧壁相对地连接在底壁的y向上,第二侧壁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第一侧壁在y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二侧壁在x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连接。

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减少模具开模数量、节约开模费用,进而节约生产成本;由于底壁与侧壁连接在一起不分离,方便后续快速组装,提高组装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周转箱还具有组装形态和折叠形态,组装形态用于产品的盛放、运输和存储,在无需盛放产品时,周转箱还能收纳至折叠形态,以减少占用空间,方便周转箱自身的存放和运输。

4、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座设为l形,固定座包括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凸部的两侧,且第一凸部的凸起高度均高于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的凸起高度;第一侧壁分别设置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上方,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在第一凸部和第三凸部上方。

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l形的固定座,用于同时固定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提高周转箱的强度。

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部上设置有第一止挡、第一承托面和第二承托面,第一承托面和第二承托面分别设置在第一止挡的两侧;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第三台阶设置在第一凸部上,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侧,第一台阶设置在第一承托面上,第一止挡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一止挡能限制第一侧壁向外翻转,第二台阶设置在第二承托面上。

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止挡,用于限制第一侧壁向外侧翻转,以长期维持组装状态;通过设置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用于与固定座配合,以实现第一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止挡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至少在其向外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面,第一凸起在其向内一侧设置有第一止挡面。

9、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凸起,用于避免第一侧壁向上移动后向外翻转,导致第一侧壁向外坍塌。

1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凸部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和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设置在第二止挡远离第一凸部的一侧;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第二凹槽的两侧,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面上,第二止挡嵌入第二凹槽内,第二止挡能限制第二侧壁向外翻转,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凸部上。

1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二止挡,用于限制第二侧壁向外侧翻转,以长期维持组装状态;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与固定座配合,以实现第二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12、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止挡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其向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弧面,第二凸起在其向内一侧设置有第二止挡面。

1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二凸起,用于避免第二侧壁向上移动后向外翻转,导致第二侧壁向外坍塌。

14、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合部设置有第一卡槽和两个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朝向内侧开设开口;第二配合部设置有第一卡扣和两个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连接,第二卡扣与对应的第二卡槽连接。

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配合,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扣配合,实现第一侧壁与相邻的第二侧壁连接,有利于提高周转箱的结构强度。

1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槽在其上部设置有限制面,限制面设置在开口的上方;第一卡扣的上部设置有凸缘,凸缘与限制面邻接。

1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凸缘与限制面邻接,以避免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意外脱离。

1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卡槽在其开口的上下两侧槽壁中的至少一侧槽壁设置有第一倾斜面,第二卡扣设置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配合连接。

19、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配合,有利于增大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槽壁的摩擦,防止两者意外分离。

2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耳板,底壁和第一侧壁能分别相对第一耳板转动,使得第一侧壁能翻转折叠至底壁的上方;第二侧壁与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耳板,底壁和第二侧壁能分别相对第二耳板转动,使得第二侧壁能翻转折叠至底壁的上方。

2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使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能翻折、堆叠至底壁的正上方,实现折叠功能,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周转箱自身的存放和运输。



技术特征:

1.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包括底壁、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折叠周转箱,包括底壁、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一体成型,底壁在其四个角部上均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分别沿底壁的X向和Y向延伸;两个第一侧壁分别连接在底壁X向的两侧,第一侧壁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两个第二侧壁分别连接在底壁Y向的两侧,第二侧壁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第一侧壁在X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二侧壁在Y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连接;本技术既方便组装,又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首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鸿域注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