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2433发布日期:2023-11-17 14: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烟草行业就对gd公司的gdx和gdx2包装机组进行了引进。随着烟草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设备的稳定性、设备维护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各烟厂的现役包装设备(gdx1/x2)上驱动控制方式已明显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2、gd包装机原机驱动装置采用变频驱动控制电机,相关控制信号如变频器使能信号、模拟量输入信号等均采用早期继电器控制,因其设计原理限制,缺少直接的运行状态监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故障查找时间长。主机、辅机变频驱动电路共需12个中间继电器、3个时间继电器,microii系统故障指示只能确定大概部位,由于继电器逻辑限制,经常出现误报、错报现象,日常维修需要维修人员根据经验对整套电气控制逻辑进行逐个排查确认,平均处理时间在2.5小时以上,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包括:

4、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电路,用于引入变频器模拟量信号,输出给第一信号处理电路;

5、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变频器模拟量信号处理后,输出给a/d输入电路;

6、a/d输入电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给arm单片机;

7、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用于引入继电器信号,输出给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8、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继电器信号隔离输出给arm单片机;

9、arm单片机,用于综合处理电路;

10、液晶触摸屏,用于显示继电器工作状态,通过触摸发送控制信号给arm单片机;

11、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构建arm单片机和变频器的(远距离)通讯;

12、d/a输出电路,用于接收arm单片机的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输出给第三信号处理电路;

13、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输入模拟信号处理后(近距离)输出给变频器;

14、第四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接收arm单片机的信号,进而控制功率驱动电路工作与否;

15、功率驱动电路,用于工作时控制电子开关闭合或断开;

16、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电路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a/d输入电路,a/d输入电路连接arm单片机,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arm单片机,液晶触摸屏连接arm单片机,arm单片机连接通讯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连接变频器,arm单片机连接d/a输出电路、第四信号处理电路,d/a输出电路连接第三信号处理电路,第三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变频器,第四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连接电子开关。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arm单片机包括单片机u7,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rct6,单片机u7的56号引脚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u7的21号引脚、29号引脚连接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u7的14号引脚连接a/d输入电路,单片机u7的42、43号引脚连接通讯接口电路。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49、二极管z1、光耦u4、电阻r55,电阻r49的一端连接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z1的负极,二极管z1的正极连接光耦u4的第一端,光耦u4的第二端接地,光耦u4的第三端接地,光耦u4的第四端连接arm单片机、电阻r55的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压vdd。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t1、三极管q7,三极管t1的基极通过电阻r25连接arm单片机,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t2、光耦u3、三极管t4、硅桥d2,硅桥d2型号为mb6s,三极管t2的基极通过电阻r7连接arm单片机,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光耦u3的第二端,光耦u3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8连接供电电压vcc,光耦u3的第三端连接三极管t4的基极、电阻r26的一端,光耦u3的第四端连接三极管t4的集电极、硅桥d2的第三端,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硅桥d2的第四端,硅桥d2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a/d输入电路包括放大器uu1b、放大器uu2c,放大器uu1b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u2c的同相端,放大器uu2c的反相端连接放大器uu2c的输出端、arm单片机,放大器uu1b的同相端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0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电阻r7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1连接供电电压vcc。

2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d/a输出电路包括放大器uu1a,放大器uu1a的同相端通过电阻r66连接arm单片机,放大器u11a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5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压vcc,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u1a的输出端、第三信号处理电路。

2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通讯芯片u3,通信芯片u3型号为max232acse,通讯芯片u3的14号引脚连接电阻r26的一端、arm单片机,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通讯芯片u3的13号引脚连接arm单片机。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应的机型为zb25/zb45的主机和辅机上,各个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在触摸屏上显示的一目了然,故障时便于观察处理;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原来的继电器的位置上,通过arm综合控制,所以在空间位置上,比原来还要小。



技术特征:

1.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arm单片机包括单片机u7,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rct6,单片机u7的56号引脚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u7的21号引脚、29号引脚连接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u7的14号引脚连接a/d输入电路,单片机u7的42、43号引脚连接通讯接口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49、二极管z1、光耦u4、电阻r55,电阻r49的一端连接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z1的负极,二极管z1的正极连接光耦u4的第一端,光耦u4的第二端接地,光耦u4的第三端接地,光耦u4的第四端连接arm单片机、电阻r55的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压vd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t1、三极管q7,三极管t1的基极通过电阻r25连接arm单片机,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t2、光耦u3、三极管t4、硅桥d2,硅桥d2型号为mb6s,三极管t2的基极通过电阻r7连接arm单片机,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光耦u3的第二端,光耦u3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8连接供电电压vcc,光耦u3的第三端连接三极管t4的基极、电阻r26的一端,光耦u3的第四端连接三极管t4的集电极、硅桥d2的第三端,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硅桥d2的第四端,硅桥d2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a/d输入电路包括放大器uu1b、放大器uu2c,放大器uu1b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u2c的同相端,放大器uu2c的反相端连接放大器uu2c的输出端、arm单片机,放大器uu1b的同相端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0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电阻r7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1连接供电电压vc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d/a输出电路包括放大器uu1a,放大器uu1a的同相端通过电阻r66连接arm单片机,放大器u11a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5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压vcc,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u1a的输出端、第三信号处理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通讯芯片u3,通信芯片u3型号为max232acse,通讯芯片u3的14号引脚连接电阻r26的一端、arm单片机,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通讯芯片u3的13号引脚连接arm单片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涉及包装领域,该GD包装机驱动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电路,用于引入变频器模拟量信号,输出给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变频器模拟量信号处理后,输出给A/D输入电路;A/D输入电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给ARM单片机;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用于引入继电器信号,输出给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适应的机型为ZB25/ZB45的主机和辅机上,各个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在触摸屏上显示的一目了然,故障时便于观察处理;本技术是安装在原来的继电器的位置上,通过ARM综合控制,所以在空间位置上,比原来还要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索粮,张书杭,周迪,段宇峰,王文博,王柱,郭苏枫,范礼敏,李盈,曹兴强,李军平,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