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2744发布日期:2024-01-23 10:2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线,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通常用于铜线缠绕,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绕制成,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各种转子,定子,引脚,变压器,电磁阀等等。纺织行业多用线,线等绕制各种适合纺织机用的纱团、绽也可使用绕线机来加工。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666760u2)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外部套装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左侧的转轴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线圈骨架的左端相抵的环形凸台,线圈骨架右侧的转轴外部套装有用于将线圈骨架压紧在环形凸台上的压板,其特征在于:压板远离线圈骨架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套装在转轴外部的环形台阶,压板通过穿设在环形台阶和转轴中的一对插销与转轴锁紧,插销包括插杆部和插头部,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供插杆部插入的插孔,环形台阶中设置有可供插杆部穿过的通孔,插头部朝向环形台阶一侧;该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线圈绕制的效率。

3、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所绕线圈没有东西引导,在绕线过程中容易在一个地方堆积,绕线效果不好;绕线完成后任需要手动切断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绕线装置,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绕线装置,总的来说是针对技述问题,所绕线圈没有东西引导,在绕线过程中容易在一个地方堆积,绕线效果不好;绕线完成后任需要手动切断线。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绕线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的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切断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的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位移机构;

4、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支撑架、限制器、滑动板、闸刀、闸台和第四固定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放线组件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为两层,每层一个,位于底端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有闸刀,所述支撑架内侧的底端固定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闸台,所述第四固定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限制器。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线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转棍和第一线桶,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棍,所述第一转棍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线桶。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转辊和凸圆,所述支撑架一端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辊外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凸圆。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接棍和弹簧,其中位于顶部所述滑动板两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棍,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棍的底部均与位于底端的滑动板固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棍的外侧且位于两个滑动板之间均套接有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三固定板和限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切断机构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限制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位移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棍、圆板、限制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棍、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棍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棍,所述第一连接棍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棍的一侧固定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一侧且位于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有第三连接棍,所述第三连接棍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棍,所述第二连接棍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限制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限制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线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板、圆形板、第二电机、第三转辊和第二线桶,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转辊,所述第三转辊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第一转棍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线桶,所述第三转辊的外侧且位于第二线桶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圆形板。

11、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2、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绕线装置,切断机构的设计能够在绕线完成时对线进行自动切断,无需人手工切断费时费力;位移机构的设计能够使收线组件均匀的收线,不会发生堆积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的一侧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切断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的一侧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位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组件包括第一支架(3)、第一转棍(6)和第一线桶(27),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支架(3),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棍(6),所述第一转棍(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线桶(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第二转辊(19)和凸圆(20),所述支撑架(8)一端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支撑架(8)的内侧固定有第二转辊(19),所述第二转辊(19)与支撑架(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辊(19)外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凸圆(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接棍(22)和弹簧(23),其中位于顶部所述滑动板(21)两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棍(22),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棍(22)的底部均与位于底端的滑动板(21)固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棍(22)的外侧且位于两个滑动板(21)之间均套接有弹簧(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2)、第三固定板(12)和限制板(14),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切断机构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2),所述第三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有限制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板(9)、第一连接棍(10)、圆板(11)、限制器(13)、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棍(16)、第二连接板(17)、第三连接棍(18)和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棍(10),所述第一连接棍(10)与第二固定板(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棍(10)的一侧固定有圆板(11),所述圆板(11)的一侧且位于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有第三连接棍(18),所述第三连接棍(1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7),所述第二连接板(17)一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棍(16),所述第二连接棍(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5),所述第一连接板(15)与限制板(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5)的顶部固定有限制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4)、第一固定板(7)、圆形板(28)、第二电机(29)、第三转辊(30)和第二线桶(31),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二固定块(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29),所述第二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转辊(30),所述第三转辊(30)与第一固定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辊(30)一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线桶(31),所述第三转辊(30)的外侧且位于第二线桶(31)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圆形板(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放线组件,放线组件的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切断机构,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收线组件,饶线机的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位移机构;切断机构还包括支撑架、限制器、滑动板、闸刀、闸台和第四固定板,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放线组件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两个滑动板为两层,每层一个,位于底端滑动板的底部固定有闸刀,支撑架内侧的底端固定有第四固定板。本技术通过切断机构的设计能够在绕线完成时对线进行自动切断,无需人手工切断费时费力;通过位移机构的设计能够使收线组件均匀的收线,不会发生堆积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敏,潘春秀,郑佩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一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