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3166发布日期:2023-11-23 03: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换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生产过程中,使用输送辊对货物进行输送是比较普遍的,通过输送辊可以使货物水平地输送至指定的位置。同时,需要将货物整齐地储放在仓库时,就要特别注重输送辊上货物的摆放状态(货物表面有图案或标志的,储放时需要对齐),对于摆放状态错误的货物,需要及时换向调整其摆放状态。

2、如公开号为cn 106494869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了装配线上输送换向装置,其能够实现零件自动转向,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工作台上设有回转气缸,转台与所述回转气缸进行旋转动力连接,所述转台上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固定有固定框,在所述固定框之间连接有电动辊筒。

3、上述的装配线上输送换向装置是通过回转气缸驱动转台上的固定框和电动辊筒转动,从而实现零件换向,但这种方式会增大回转气缸的负荷,回转气缸容易损坏。同时,固定框旋转半径较大,装置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输送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输送辊和驱动输送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输送辊分别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换向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二框架顶部的面板,以及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托货物的托架,所述第二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底座通过升降单元活动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方,所述托架通过第二驱动单元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上方,并位于第一框架左右两侧的输送辊之间。

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传动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传动轴均安装在第一框架的一端,且第一伺服电机、传动轴和输送辊之间依次通过链条和链轮传动连接。

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转台,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与所述转台啮合,所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转台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的直径,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转台的顶面。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若干气缸和若干导向杆,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面板的底部,且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面板上的直线轴承活动配合。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托架的顶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制货物移动的限位块。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托架包括至少两根横梁和多根纵梁,所述横梁通过多根所述纵梁连接,且横梁的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横梁一体成型,且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横梁的顶部齐平。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框架左右两侧的相邻输送辊之间。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左右两侧的所述输送辊的两端均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且靠近所述托架的支架上开设有配合所述横梁的缺口。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左右两侧的远离所述托架的支架顶部设有用于货物导向的导向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输送辊和托架相互独立,第二驱动单元只需要对托架和托架上的货物做功,而不需要对输送辊做功,从而减少了第二驱动单元的负担。并且,货物的旋转半径相对较小,并限定在第一框架顶部的左右两侧的输送辊之间,占用空间相对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安装在第一框架(1)顶部的输送辊(11)和驱动输送辊(11)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1)分别安装在第一框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换向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框架(3)、设置在第二框架(3)顶部的面板(31),以及包括底座(4)和用于承托货物的托架(5),所述第二框架(3)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内,所述底座(4)通过升降单元(6)活动设置于所述面板(31)上方,所述托架(5)通过第二驱动单元(7)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4)上方,并位于第一框架(1)左右两侧的输送辊(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和传动轴(2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和所述传动轴(22)均安装在第一框架(1)的一端,且第一伺服电机(21)、传动轴(22)和输送辊(11)之间依次通过链条(23)和链轮(24)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7)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1)和转台(7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1)安装于所述底座(4)上,且第二伺服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齿轮(73)与所述转台(72)啮合,所述转台(7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4)上,且转台(72)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73)的直径,所述托架(5)固定在所述转台(72)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6)包括若干气缸(61)和若干导向杆(62),所述气缸(61)安装于所述面板(31)的底部,且气缸(61)的输出端与所述底座(4)连接,所述导向杆(6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4)的底部,导向杆(62)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面板(31)上的直线轴承(63)活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的顶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制货物移动的限位块(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包括至少两根横梁(52)和多根纵梁(53),所述横梁(52)通过多根所述纵梁(53)连接,且横梁(52)的中部设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与所述横梁(52)一体成型,且支撑板(54)的顶部与所述横梁(52)的顶部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框架(1)左右两侧的相邻输送辊(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左右两侧的所述输送辊(11)的两端均通过支架(8)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1)的顶部,且靠近所述托架(5)的支架(8)上开设有配合所述横梁(52)的缺口(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左右两侧的远离所述托架(5)的支架(8)顶部设有用于货物导向的导向板(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输送辊和驱动输送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输送辊分别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换向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二框架顶部的面板,以及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托货物的托架,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内,底座通过升降单元活动设置于面板上方,托架通过第二驱动单元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上方,并位于第一框架左右两侧的输送辊之间。输送辊和托架相互独立,第二驱动单元只需要对托架和托架上的货物做功,而不需要对输送辊做功,从而减少了第二驱动单元的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罗美华,廖文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威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