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绕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7397发布日期:2024-02-22 21:0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光纤绕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纤环绕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绕环装置。


背景技术:

1、各种尺寸规格的光纤环绕制是光纤测量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也是各大光纤验证实验室必须进行的初期环节。目前市面上多以全自动的光纤绕制器为主,且多是专业光纤环绕制企业制造的标准尺寸光纤环。一般的高校及院所在进行初步验证时,所需的非标准尺寸的光纤环并不适合大量绕制,不同尺寸的光纤环在个位数需求时,外协定制的成本和工期都不利于初期的验证实验。但是纯手工绕制,光纤的排列质量及绕制效率又得不到保障,会对后续的实验效果带去不良影响,且验证实验初期,对不同规格的光纤环需求容易考虑不完全,时常出现临时的新需求,依靠光纤环外协定制很难覆盖所有的实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纯手工绕制光纤环的排列质量和绕制效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光纤绕环装置,包括:

3、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4、转轴,所述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

5、光纤环骨架,所述光纤环骨架沿其轴线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

6、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7、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上;

8、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所述丝杆配合,在所述丝杆的轴向上,所述丝杆能够驱动所述导向部件往复运动;

9、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环装置,转轴与丝杆均与传动部件传动连接,转轴与驱动部件传动连接,驱动部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传动部件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转轴和丝杆的转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固定。导向部件随着丝杆的转动做往复运动,导向部件运动的速度和丝杆的转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固定,因此,转轴转动带动光纤环骨架转动,丝杆也随着转轴转动,导向部件也在丝杠上运动,光纤可以受到导向部件导向,并均匀排列在光纤环骨架上,这样光纤缠绕的光纤环排列质量较高,并且绕制效率也更高。

11、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环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的外周面设有双向螺旋槽,部分所述导向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旋槽内。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滑块、导向架和滑块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导轨上,部分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旋槽中且能相对所述双向螺旋槽滑动,所述导向架连接在所述滑块上且随所述滑块同步沿所述滑块导轨移动,所述导向架用于支撑光纤并引导光纤至所述光纤环骨架的缠绕位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件还包括两个压紧块,两个所述压紧块与所述第二支撑体配合,分别收纳所述丝杆的两端。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架呈v型。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手摇把手,所述手摇把手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传动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半径的比值为:其中r为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半径,r为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半径,c为所述光纤环骨架缠绕完一层时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的圈数,n为所述导向部件从所述丝杆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的圈数。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绕环装置还包括光纤筒,所述光纤筒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远离所述光纤环骨架的一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部均设有调节机构,在所述丝杆的轴向上,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外周面设有双向螺旋槽,部分所述导向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旋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滑块、导向架和滑块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块导轨上,部分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旋槽中且能相对所述双向螺旋槽滑动,所述导向架连接在所述滑块上且随所述滑块同步沿所述滑块导轨移动,所述导向架用于支撑光纤并引导光纤至所述光纤环骨架的缠绕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还包括两个压紧块,两个所述压紧块与所述第二支撑体配合,分别收纳所述丝杆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呈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手摇把手,所述手摇把手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半径的比值为:其中r为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半径,r为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半径,c为所述光纤环骨架缠绕完一层时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的圈数,n为所述导向部件从所述丝杆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的圈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绕环装置还包括光纤筒,所述光纤筒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远离所述光纤环骨架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绕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部均设有调节机构,在所述丝杆的轴向上,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纤环绕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绕环装置。该光纤绕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转轴、光纤环骨架、驱动部件、丝杆、导向部件和传动部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支撑体,丝杆的两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支撑体。光纤环骨架沿其轴线位置开设有通孔,转轴与通孔过盈配合。驱动部件与转轴传动连接,导向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丝杆。传动部件分别与转轴和丝杆传动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绕环装置,转轴转动带动光纤环骨架转动,丝杆也随着转轴转动,导向部件也在丝杠上运动,光纤可以受到导向部件导向,并均匀排列在光纤环骨架上,这样光纤缠绕的光纤环排列质量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鹤,张丁凡,蒋晓东,陈辛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友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