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5456发布日期:2024-02-09 12:1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槽,特别是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属于冶金设备设计生产。


背景技术:

1、堆浸是对矿石堆放进行浸出的简称,是使用酸性溶液喷淋在矿石堆内进行渗滤,并在毛细和分子的扩散作用下选择性地溶解和浸出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在进行堆浸时,由于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作为浸提液,因此堆浸过程中会与矿石中的硅酸盐反应形成不溶物进入浸出液中。这些不溶物随浸出液流入矿石浸出液储槽内,之后沉淀淤积在储槽底部,导致细小不溶物难以与浸出液分离。同时,淤积的不溶物还会堵塞储槽排液口,致使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来清理不溶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由于浸出液中还含有不少的有毒、有害、高腐蚀物质,会给清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堆浸过程产生的不溶物会淤积在储槽底部,从而造成细小不溶物难以与浸出液分离,以及储槽清理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包括设于地面支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罐体,设于罐体上并连通空腔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设于罐体上的液位计,罐体底部设为其内带空腔的锥形底,该锥形底空腔内设有螺旋输送机及其驱动机构,出液口分设为两个,其中一个出液口与螺旋输送机输入端相接,另一个出液口设于螺旋输送机上方的罐体上,两个出液口通过输送管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螺旋输送机输出端处设有与储渣罐相连接的排渣口,以便通过罐体存储矿石浸出液,再通过底部的螺旋输送机将矿石浸出液沉淀出来的沉淀物全部输送至罐体外的储渣罐内,从而避免沉淀物淤积堵塞出液口,通过两个出液口,确保澄清的矿石浸出液能顺利排出,两个出液口排出的矿石浸出液由输送管路外送至其他设备,完成后序生产。

3、所述罐体设为矩形体,进液口设于罐体顶部并通过进液控制阀与外部供液管道相连接,罐体底部设为沿罐体两侧向罐体中心下方倾斜的锥形底,该锥形底由两对向设置的左、右倾斜侧板及设于左、右倾斜侧板端部间的前、后三角端板围成,罐体顶部还设有呼吸阀,以便通过罐体存储矿石浸出液,通过锥形底便于收集浸出液内的沉淀物,确保沉淀物能全部被螺旋输送机送出罐体。

4、所述螺旋输送机水平设于罐体锥形底底部,它包括其上设螺旋叶片的水平杆,该水平杆输入、输出端穿过设于前、后三角端板上的通孔后向外延伸,其延伸端与设于前、后三角端板外壁上的水平圆筒形机壳相套接,排渣口设于水平杆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并且水平杆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还设有其上设排空阀的排空管,以便通过螺旋输送机将罐体内的沉淀物输送至罐体外,从而解决人工清理带来的诸多问题。

5、所述螺旋输送机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固定架上的动力机,以及通过输入轴与动力机主轴相连的齿轮箱,该齿轮箱设于螺旋输送机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端部,齿轮箱输出轴穿过水平圆筒形机壳与水平杆相连接,以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水平杆旋转,从而将沉淀物排出。

6、所述出液口包括设于螺旋输送机输入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的低位出液口,以及设于螺旋输送机上方罐体锥形底三角端板上的高位出液口,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内均设有过滤器,以便通过高低位设置的出液口便于罐体内酸液外排。

7、所述过滤器设为其上密布有若干通孔的水平圆筒形过滤网,该水平圆筒形过滤网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敞口,敞口端与出液口相连接,过滤网通孔孔径设为190~210目,以便通过过滤器对浸出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8、所述输送管路包括:分别与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外端相连接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通过输入管与酸液泵输入端相连接,酸液泵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其中:第一支管上设有补偿器,第二支管上依次设有补偿器及控制阀,输入管上依次设有酸液泵入口闸阀及入口补偿器,输出管上依次设有出口补偿器、出口止回阀及出口闸阀,以便通过输送管路将罐体内的浸出液外送。

9、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与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相连处,分别设有其上设反冲控制阀的反冲洗管,反冲控制阀与设于对应出液口过滤器前方的前压力传感器和设于过滤器后方的后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常规控制器电连接,以便通过控制器获取传感器信号,经处理后控制反冲控制阀、反冲洗管在过滤器被堵塞时进行反冲洗,从而避免过滤器堵塞,延长其使用时间。

10、所述排渣口通过排渣阀与储渣罐输入端相连接,储渣罐输出端通过其上设排渣底阀的排渣管与外部输送设备相连接,并且排渣管上还设有排液管及阀门,以便通过储渣罐存储螺旋输送机送出的罐体内的沉淀物,储满后经外部输送设备外送处理。

11、所述液位计、进液控制阀、酸液泵均通过导线与常规控制器电连接,以便通过控制器获取液位计信号,经处理后控制控制阀、酸液泵等动作,进而控制罐体进液、出液、排渣、冲洗。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罐体存储矿石浸出液,再通过底部的螺旋输送机将矿石浸出液沉淀出来的沉淀物全部输送至罐体外的储渣罐内,从而避免沉淀物淤积堵塞出液口,通过两个出液口,确保澄清的矿石浸出液能顺利排出,两个出液口排出的矿石浸出液由输送管路外送至其他设备,完成后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包括设于地面支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罐体,设于罐体上并连通空腔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设于罐体上的液位计,罐体底部设为其内带空腔的锥形底,该锥形底空腔内设有螺旋输送机及其驱动机构,出液口分设为两个,其中一个出液口与螺旋输送机输入端相接,另一个出液口设于螺旋输送机上方的罐体上,两个出液口通过输送管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螺旋输送机输出端处设有与储渣罐相连接的排渣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设为矩形体,进液口设于罐体顶部并通过进液控制阀与外部供液管道相连接,罐体底部设为沿罐体两侧向罐体中心下方倾斜的锥形底,该锥形底由两对向设置的左、右倾斜侧板及设于左、右倾斜侧板端部间的前、后三角端板围成,罐体顶部还设有呼吸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水平设于罐体锥形底底部,它包括其上设螺旋叶片的水平杆,该水平杆输入、输出端穿过设于前、后三角端板上的通孔后向外延伸,其延伸端与设于前、后三角端板外壁上的水平圆筒形机壳相套接,排渣口设于水平杆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并且水平杆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还设有其上设排空阀的排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固定架上的动力机,以及通过输入轴与动力机主轴相连的齿轮箱,该齿轮箱设于螺旋输送机输出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端部,齿轮箱输出轴穿过水平圆筒形机壳与水平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包括设于螺旋输送机输入端一侧的水平圆筒形机壳上的低位出液口,以及设于螺旋输送机上方罐体锥形底三角端板上的高位出液口,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内均设有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设为其上密布有若干通孔的水平圆筒形过滤网,该水平圆筒形过滤网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敞口,敞口端与出液口相连接,过滤网通孔孔径设为190~21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包括:分别与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外端相连接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通过输入管与酸液泵输入端相连接,酸液泵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其中:第一支管上设有补偿器,第二支管上依次设有补偿器及控制阀,输入管上依次设有酸液泵入口闸阀及入口补偿器,输出管上依次设有出口补偿器、出口止回阀及出口闸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与高位出液口、低位出液口相连处,分别设有其上设反冲控制阀的反冲洗管,反冲控制阀与设于对应出液口过滤器前方的前压力传感器和设于过滤器后方的后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通过排渣阀与储渣罐输入端相连接,储渣罐输出端通过其上设排渣底阀的排渣管与外部输送设备相连接,并且排渣管上还设有排液管及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浸出液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进液控制阀、酸液泵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石浸出液储槽,包括设于地面支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罐体,设于罐体上并连通空腔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设于罐体上的液位计,罐体底部设为其内带空腔的锥形底,该锥形底空腔内设有螺旋输送机及其驱动机构,出液口分设为两个,其中一个出液口与螺旋输送机输入端相接,另一个出液口设于螺旋输送机上方的罐体上,两个出液口通过输送管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螺旋输送机输出端处设有与储渣罐相连接的排渣口。通过罐体存储矿石浸出液,再通过底部的螺旋输送机将矿石浸出液沉淀出来的沉淀物全部输送至罐体外的储渣罐内,从而避免沉淀物淤积堵塞出液口,排出的矿石浸出液外送至其他设备,完成后序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宇,任占誉,任新平,杨红英,段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