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冰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7647发布日期:2024-03-22 10:1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冰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干冰保存,尤其涉及一种干冰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1、很多生物学样品,例如细胞,病毒,蛋白质等在运输时需要保持于超低温以维护其生物活性。使用的超低温的冷源主要为液氮和干冰,而由于干冰因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成为最常用的冷源,在对干冰进行储存时,需要用到干冰储存装置。

2、目前的干冰储存装置直接将干冰储存在泡沫盒子内,然后对泡沫盒子进行运输,其储存方式较为简陋,其干冰容易挥发,并且当对干冰取出时较为复杂,若直接用手取出有可能冻伤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箱,还包括:密封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保存箱上端;内胆,设置在所述保存箱内;第二拉手,对称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内侧;拉手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拉手内;两组柔性杆,对称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上,且所述柔性杆与拉手槽相匹配;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柔性杆远离密封盖的一端;折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远离柔性杆的一端,且所述折弯部与第二拉手相匹配。

4、为了便于对保存箱密封,优选地,所述保存箱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连接有与密封槽匹配的密封块。

5、为了防止保存箱磨损,优选地,所述保存箱外侧设置有油纸层。

6、为了便于对干冰保温,优选地,所述保存箱内设置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设置在保存箱与内胆之间。

7、为了便于折弯部进入到拉手槽内,优选地,所述拉手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折弯部匹配的弧形角。

8、为了便于对保存箱搬运,优选地,所述保存箱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拉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干冰保存装置,通过先将内胆放置到保存箱内,然后将待储存的干冰放置到内胆内进行保存,然后将密封盖盖到保存箱上,此时,使两个折弯部与拉手槽两侧的弧形角向接触,并继续向下压动密封盖,折弯部通过固定杆带动柔性杆变形,使相邻的两个柔性杆相互靠近,当密封盖完全盖紧到保存箱上后,折弯部勾住第二拉手,当对干冰取出时,直接打开密封盖,密封盖通过柔性杆、固定杆和折弯部将内胆拉出,然后通过在内胆下侧挤压两个折弯部,使密封盖与内胆脱离,从而便于对干冰取出,有效地防止干冰冻伤工作人员,并且通过保温层、内胆和油纸层有效地提高了对干冰的保存效果,防止干冰挥发。

1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干冰取出,有效地防止干冰冻伤工作人员,并且通过保温层、内胆和油纸层有效地提高了对干冰的保存效果,防止干冰挥发。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箱(1)上开设有密封槽(102),所述密封盖(2)上固定连接有与密封槽(102)匹配的密封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箱(1)外侧设置有油纸层(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箱(1)内设置有保温层(103),且所述保温层(103)设置在保存箱(1)与内胆(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槽(302)的两侧设置有与折弯部(204)匹配的弧形角(3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箱(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拉手(1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属于干冰保存领域。一种干冰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箱,还包括:密封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保存箱上端;内胆,设置在所述保存箱内;第二拉手,对称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内侧;拉手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拉手内;两组柔性杆,对称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上,且所述柔性杆与拉手槽相匹配;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柔性杆远离密封盖的一端;折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远离柔性杆的一端,且所述折弯部与第二拉手相匹配;本技术便于对干冰取出,有效地防止干冰冻伤工作人员,并且通过保温层、内胆和油纸层有效地提高了对干冰的保存效果,防止干冰挥发。

技术研发人员:周翠然,周奋,刘运龙,欧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军科正源(天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