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6221发布日期:2024-03-28 18:4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纺织工艺中,线材张力是线材性能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线材张力异常可能会导致线材变形,影响线材的物理性能,从而影响织物的外观和质量。线材张力过大会导致线材在生产过程中断线,降低生产效率;线材张力过小则会导致织物松散,从而导致不美观的问题。传统的检测线材张力的方法是,人工抽取一段纺线,先通过张力测试仪对该段线材的张力进行检测,再人工调节该段纺线的张力,但是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且耗费人力,效率较低。

2、在公告号为cn212247460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面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该装置需先将纺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夹线器和缠绕轮上,再使用检测头触压纺线以检测该段纺线的张力数值,根据张力数值人工使用螺丝刀旋转夹线器来调节该段纺线的张力。该装置需要先将纺线两端固定再检测张力大小,耗费时间较多,速度较慢。

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保证线材张力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纺线张力无法在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进行检测及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纺线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纺线张力恒定。

2、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用于缠绕线材;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输出端,且所述输出端与绕线筒连接,可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绕线筒旁侧,能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丝杠,所述丝杠设置于绕线筒的一侧;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丝杠连接,能够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于丝杠上,使得丝杠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块移动,且线材能够与移动块连接;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丝杠下方,且所述移动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其中,线材能够随移动块移动,以使得线材缠绕至绕线筒的不同位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与线材接触,用于检测线材的张力值;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移动块上,能够随移动块移动,且与线材抵接,用于检测线材对移动块的压力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压力值控制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转速,使得绕线筒的转速随压力值的大小改变;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绕线筒具有一伸缩端,能够伸缩以调节绕线筒的高度。

3、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筒转动,以及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使得线材能够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线材张力值,通过设置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线材张力值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线材张力恒定。通过在丝杠上设置移动块,以及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丝杠转动,使得移动块可沿丝杠运动,通过使线材与移动块连接,使得线材可随移动块运动,使得线材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当移动块与线材抵接时,移动块与丝杠可能会受到线材的压力,丝杠长期使用会弯曲形变,第一导轨可承载线材对丝杠的压力,延长了丝杠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移动块上且能够与线材抵接,使得压力传感器可随线材运动,当线材连续经过压力传感器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线材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压力值实时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张力恒定。可通过调节绕线筒的高度,使得绕线筒满足不同长度线材的绕线需求。

4、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方案,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用于缠绕线材;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输出端,且所述输出端与绕线筒连接,可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绕线筒旁侧,能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丝杠,所述丝杠设置于绕线筒的一侧;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丝杠连接,能够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于丝杠上,使得丝杠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块移动,且线材能够与移动块连接;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丝杠下方,且所述移动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其中,线材能够随移动块移动,以使得线材缠绕至绕线筒的不同位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与线材接触,用于检测线材的张力值;所述传感器为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移动块上,能够随移动块移动,且所述拉力传感器上设置有一拉环,能够拉伸线材,拉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拉伸件对线材的拉力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拉力值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使得绕线筒的转速随拉力值的大小改变;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绕线筒具有一伸缩端,能够伸缩以调节绕线筒的高度。

5、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筒转动,以及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使得线材能够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线材张力值,通过设置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线材张力值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线材张力恒定。通过在丝杠上设置移动块,以及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丝杠转动,使得移动块可沿丝杠运动,通过使线材与移动块连接,使得线材可随移动块运动,使得线材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当移动块与线材抵接时,移动块与丝杠可能会受到线材的压力,丝杠长期使用会弯曲形变,第一导轨可承载线材对丝杠的压力,延长了丝杠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拉力传感器设置在移动块上,使得拉力传感器能够随移动块运动;拉力传感器上的拉环能够对线材进行拉伸,使得拉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经过拉环的线材的拉力值,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拉力值实时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张力恒定。可通过调节绕线筒的高度,使得绕线筒满足不同长度线材的绕线需求。

6、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方案,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用于缠绕线材;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输出端,且所述输出端与绕线筒连接,可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绕线筒旁侧,能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绕线筒的一侧;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且滑块能够与线材连接;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导轨的一侧,且具有一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滑块连接,可伸缩以带动滑块沿第二导轨做往复运动;线材能够随滑块运动,以使得线材缠绕至绕线筒的不同位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与线材接触,用于检测线材的张力值;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与线材接触,用于检测线材的张力值;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滑块上,能够随滑块移动,且与线材抵接,用于检测线材对滑块的压力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压力值控制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转速,使得绕线筒的转速随压力值的大小改变;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绕线筒具有一伸缩端,能够伸缩以调节绕线筒的高度。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筒转动,以及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使得线材能够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线材张力值,通过设置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线材张力值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线材张力恒定。通过设置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导轨运动,通过将滑块与线材连接,使得滑块移动带动线材运动,使得线材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将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滑块上且能够与线材抵接,使得压力传感器可随线材运动,当线材连续经过压力传感器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线材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压力值实时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张力恒定。可通过调节绕线筒的高度,使得绕线筒满足不同长度线材的绕线需求。

8、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方案,一种金银线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用于缠绕线材;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输出端,且所述输出端与绕线筒连接,可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绕线筒旁侧,能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绕线筒的一侧;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且滑块能够与线材连接;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导轨的一侧,且具有一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滑块连接,可伸缩以带动滑块沿第二导轨做往复运动;线材能够随滑块运动,以使得线材缠绕至绕线筒的不同位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导向机构上,能够与线材接触,用于检测线材的张力值;所述传感器为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滑块上,能够随滑块移动,且所述拉力传感器上设置有一拉环,能够拉伸线材,拉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拉伸件对线材的拉力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拉力值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使得绕线筒的转速随拉力值的大小改变;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绕线筒具有一伸缩端,能够伸缩以调节绕线筒的高度。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筒转动,以及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对线材的运动路径进行导向,使得线材能够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线材张力值,通过设置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线材张力值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线材张力恒定。通过设置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导轨运动,通过将滑块与线材连接,使得滑块移动带动线材运动,使得线材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将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滑块上,使得拉力传感器能够随滑块运动;拉力传感器上的拉环能够对线材进行拉伸,使得拉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经过拉环的线材的拉力值,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可随拉力值实时调节,实现线材连续缠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张力恒定。可通过调节绕线筒的高度,使得绕线筒满足不同长度线材的绕线需求。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上设置有毛刷,能够对线材进行清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向机构上设置毛刷,使得绕至绕线筒上的线材没有异物,保证了绕线质量。

12、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筒的两端配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上设有滚轮,且绕线筒上设有凹槽,所述滚轮可沿凹槽运动,以使得侧护板能够相对绕线筒转动。

13、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配置凹槽与滚轮,可减小线材与侧护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材表面的涂料损失,保证了线材质量。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筒转动,通过设置导向机构使得线材均匀缠绕至绕线筒上,通过在导向机构上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线材张力,在第一驱动机构上设置控制器,使得电机转速能够根据线材张力实时调节,实现了线材在连续绕至绕线筒的过程中张力恒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