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403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缓冲,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梯井道,简称“井道”,建筑物中专供电梯上下行驶的垂直通道。横截面呈矩形或正方形。一般一个井道供一部电梯使用,特殊情况可将两部或两部以上电梯并列合用一个井道。在每一层楼的楼面开设门洞,可安装井道门。在电梯安装中,井道内安装缓冲装置以提供电梯运行停止时的缓冲保护。

2、在电梯厢下落时,最底层会设置一些缓冲结构,避免乘坐人员在乘坐到最底层时电梯厢直接对最底层地面碰撞造成乘坐感不良,目前所设置的缓冲结构较为单一,对缓冲重量有限,同时重量过大时,容易造成缓冲结构的变形,并且,在进行缓冲时,容易发生回弹现象,容易对电梯以及电梯内的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包括电梯厢,所述电梯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后两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相背一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壁底部相对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底端中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连接块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缓冲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左端所述支撑柱右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左端所述支撑柱内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与压力板顶端相贴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顶杆顶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相对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卡块。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转动杆外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杆顶部相对一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支撑柱顶部相对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板底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二缓冲杆底端滑动连接在底板顶端,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柱相对一端。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加入了第一缓冲杆,当电梯厢下落时面对支撑板施加重力,第一缓冲杆能够通过中部弹力向上挤压,从而缓冲电梯箱所产生的压力,同时当电梯厢所产生的重力超过第一缓冲杆的承受重力极限时,第一缓冲杆高度下降,连接块底端所设第二缓冲杆能够向上施加弹力从而缓冲更多的重力,使得能够电梯厢在下落时对电梯厢进行缓冲,防止人员受伤,并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能够维持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的结构稳定,防止压力过大导致其变形失去缓冲和效果。

19、2、本实用新型中,加入了卡块,当电梯厢处于失控下落时,在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缓冲下仍然有一部分重力下落,强力弹簧杆向下挤压缓冲下落重力,同时在强力弹簧杆向下挤压时,压力板下压,使顶杆向上滑动,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挤出卡块,使得卡块卡住电梯厢,防止电梯厢因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强力弹簧杆的弹力下回弹,从而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避免回弹对乘坐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包括电梯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厢(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前后两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底部相背一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内壁底部相对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相对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接板(7),所述转接板(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8),所述第一缓冲杆(8)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底端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杆(10),所述第二缓冲杆(10)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9),所述底板(9)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端所述支撑柱(12)右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压力板(13),所述压力板(1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端所述支撑柱(12)内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顶杆(16),所述顶杆(16)底端与压力板(13)顶端相贴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顶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相对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卡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8)外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杆(16)顶部相对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顶部相对一端设置有滑槽(20),所述支撑板(2)底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杆(10)底端滑动连接在底板(9)顶端,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柱(12)相对一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梯缓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包括电梯厢,所述电梯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后两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相背一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壁底部相对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本技术中,加入了第一缓冲杆,使得能够电梯厢在下落时对电梯厢进行缓冲,防止人员受伤,加入了卡块,防止电梯厢因缓冲结构的弹力下回弹,从而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避免回弹对乘坐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蒋洪,俞烽,卢进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斯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