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7484发布日期:2024-02-07 12:2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热棒制造输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


背景技术:

1、反应堆的堆芯结构形式一般为棒束状结构,目前试验模拟堆芯加热常用的有两种方式:内置式电加热棒方案或直接通电加热方案。其中,内置式电加热棒方案是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源给加热棒供电,加热棒发热体和冷却剂不直接接触,即间接加热。

2、在加热棒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场的限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拖拽加热棒进行铺设;当加热棒较长时,其在拖拽时阻力较大,即对加热棒需要较大的夹持力矩以防止在拖拽过程中滑动;当加热棒较短时,其在拖拽时阻力较小,即较小的夹持力矩即可拖动加热棒。

3、而现有的加热棒牵引机对加热棒的夹持力矩均为固定力矩,其不能根据拖拽阻力而自动改变加热棒牵引机对加热棒的夹持力矩,而加热棒在长时间的较大力矩夹持下容易造成外侧壁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加热棒长时间在较大力矩的夹持下造成外侧壁磨损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下牵引辊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牵引辊以及下牵引辊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带动下牵引辊转动,所述上牵引辊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上牵引辊高度的调节装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从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穿过,驱动组件带动下牵引辊转动,从而带动加热棒在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输送,通过调节装置调动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距离,使得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牵引力矩可调节大小,减少加热棒再较大牵引力矩下长时间牵引,从而导致加热棒外侧壁出现磨损的可能,且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可对不同尺寸的加热棒牵引输送,提高加热棒的输送效率。

5、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下牵引辊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以及调节杆,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于调节槽中,所述调节杆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且位于调节槽中,所述调节块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上牵引辊转动设置于调节块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装置调节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间距时,在安装架上转动调节杆,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中滑动,从而带动上牵引辊随着调节块在调节槽中滑动,从而调节加热棒在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牵引力矩,减少加热棒外侧壁磨损的可能。

7、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调节杆牵引时转动的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抵接块以及抵紧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垂直于调节杆轴线方向的滑移槽,所述抵接块滑移设置于滑移槽中,所述抵紧件设置于安装架与抵接块之间且带动抵接块滑动。

8、当上牵引辊受到的力矩较大时,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中向上滑动,而当调节块在调节槽中滑动时,调节杆在安装架上在调节块的反带动下转动,从而影响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牵引稳定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间距不需调整时,抵紧件带动抵接块在滑移槽中滑动,使得抵接块抵接在调节杆上,减少调节杆在调节块受到向上的力矩时转动的可能,使得上牵引辊的高度较为稳定。

10、可选的,所述抵接块朝向调节杆的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与调节杆贴合的弧形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抵接在调节杆上,弧形槽与调节杆接触,增大抵接块与调节杆的接触面积,减少调节杆在调节块的调动下转动的可能。

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传动轮以及驱动件,所述传动轮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动带设置于两传动轮之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与其中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另一传动轮与下牵引辊之间通过变速装置传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其中一传动轮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一传动轮转动,通过变速装置与下牵引辊传动连接,使得下牵引辊的转动速度可调节,使得加热棒的传送速度可调节。

14、可选的,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变速箱以及输出轴,所述变速箱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输入轴设置于远离驱动件的一传动轮与变速箱之间,所述输出轴设置于变速箱与下牵引辊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轮与输入轴连接,通过变速箱后从输出轴与下牵引辊传动连接,变速箱使得下牵引辊的转动速度可调节,从而适应加热棒不同输送速度的牵引。

16、可选的,所述上牵引辊上开设有沿上牵引辊周向延伸的第一牵引槽,所述第一牵引槽沿上牵引辊的轴线方向分布有多个。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在上牵引辊上牵引输送时,加热棒的外壁与第一牵引槽的槽壁之间贴合,且多个第一牵引槽可放置多根加热棒,提高加热棒的牵引效率的同时减少加热棒磨损的可能。

18、可选的,所述下牵引辊上开设有沿下牵引辊周向延伸的第二牵引槽,所述第二牵引槽位于第一牵引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牵引槽与第二牵引槽的槽壁均为圆弧形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上的第一牵引槽和第二牵引槽上的弧形底壁将加热棒包裹住,减少牵引槽的底壁对加热棒外壁的磨损。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在安装架上安装牵引装置,且上牵引辊通过调节装置使得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间距可调整,可对加热棒进行牵引输送的同时,减少加热棒由于较长时间处在牵引力矩过大使得加热棒外侧壁磨损的可能;

22、2.需要调节上牵引辊时,转动调节杆,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中滑动,且通过抵紧组件减少调节杆在加热棒牵引时被调节块反带动的可能,从而提高上牵引辊在高度上的稳定性;

23、3.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牵引槽和第二牵引槽,且第一牵引槽与第二牵引槽的底壁为圆弧形的,加热棒与第一牵引槽和第二牵引槽的圆弧形槽壁贴合,减少第一牵引槽与第二牵引槽对加热棒外壁的磨损的可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3),所述牵引装置(3)包括上牵引辊(32)、下牵引辊(31)以及驱动组件(33),所述上牵引辊(32)以及下牵引辊(31)均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33)设置于机架(1)上且用于带动下牵引辊(31)转动,所述上牵引辊(3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调节上牵引辊(32)高度的调节装置(4);所述上牵引辊(32)上开设有沿上牵引辊(32)周向延伸的第一牵引槽(321),所述第一牵引槽(321)沿上牵引辊(32)的轴线方向分布有多个;下牵引辊(31)上开设有位于第一牵引槽(321)正下方的第二牵引槽(311),所述下牵引辊(31)上开设有沿下牵引辊(31)周向延伸的第二牵引槽(311),所述第二牵引槽(311)位于第一牵引槽(32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牵引槽(321)与第二牵引槽(311)的槽壁均为圆弧形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下牵引辊(31)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上,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块(41)以及调节杆(42),所述安装架(2)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槽(21),所述调节块(41)滑动设置于调节槽(21)中,所述调节杆(42)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上且位于调节槽(21)中,所述调节块(41)与调节杆(4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上牵引辊(32)转动设置于调节块(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与调节杆(42)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调节杆(42)牵引加热棒时转动的抵紧组件(6),所述抵紧组件(6)包括抵接块(61)以及抵紧件(62),所述安装架(2)上开设有垂直于调节杆(42)轴线方向的滑移槽(22),所述抵接块(61)滑移设置于滑移槽(22)中,所述抵紧件(62)设置于安装架(2)与抵接块(61)之间且带动抵接块(61)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61)朝向调节杆(42)的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与调节杆(42)贴合的弧形槽(6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传动带(333)、传动轮(332)以及驱动件(331),所述传动轮(332)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带(333)设置于两传动轮(332)之间,所述驱动件(331)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其中一所述传动轮(332)传动连接,另一所述传动轮(332)与下牵引辊(31)之间通过变速装置(5)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5)包括输入轴(51)、变速箱(52)以及输出轴(53),所述变速箱(52)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输入轴(51)设置于远离驱动件(331)的一传动轮(332)与变速箱(52)之间,所述输出轴(53)设置于变速箱(52)与下牵引辊(31)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加热棒制造输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堆核燃料加热棒加工用牵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下牵引辊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牵引辊以及下牵引辊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带动下牵引辊转动,所述上牵引辊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上牵引辊高度的调节装置。本申请通过上牵引辊以及下牵引辊带动加热棒牵引输送,再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加热棒在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的牵引力矩,从而减少加热棒在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由于牵引力矩较大而磨损的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屠家铭,韩荣庆,龚明,陈杰萍,王钉逸,王锦钶,徐康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