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9523发布日期:2024-03-01 12:1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垃圾箱,具体是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1、垃圾箱是存放垃圾的容器,作用与垃圾桶相同,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普遍用于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多,垃圾废物露天堆放或收集不当时,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危害的气体,所以需要对垃圾进行集中存放,通常由垃圾桶与盖体组成,其分类垃圾箱由垃圾桶内的多个腔室与盖体组成,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

2、现有的分类垃圾箱在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时,只能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整理,但对于金属垃圾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分类,通常直接掺杂在干湿垃圾中,导致干湿垃圾内的金属混入过多不能有效减少金属含量,如5号、7号电池或铁皮等,如果分类不好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干湿垃圾分类后垃圾桶内没有过滤装置,户外雨天时,垃圾桶进水无法过滤导致垃圾变质出现气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具有将干湿垃圾的金属或电池等物品进行分类,以减少干湿垃圾内的金属含量以及对每个垃圾桶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实现干湿分离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包括固定在垃圾箱外壳上端的盖板,所述垃圾箱外壳内腔与开口处对应的内壁上端开设有横滑槽,所述横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设有若干根刷毛,所述刷毛下端设有与垃圾箱外壳内壁转动的上滤板,且上滤板呈水平设置,所述上滤板下端靠近横滑槽一侧与垃圾箱外壳内壁下端之间活动设置有电推杆,所述垃圾箱外壳内壁中部靠近上滤板侧边位置固设有导向板;

3、所述垃圾箱外壳内腔下端并列分别放置有第一收集箱以及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结构相同,第一收集箱内部可拆插接有用于过滤水的下滤板。

4、优选地,所述横滑槽一端固设有用于驱动的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与滑块螺纹设置的螺杆,且螺杆一端与横滑槽远离小型电机的一端活动插入。

5、优选地,所述导向板呈30度朝着上滤板方向倾斜设置且留有0.5mm的活动间隙,所述导向板的上端高于上滤板的上端面1cm,所述导向板倾斜的下端位于第二收集箱上端。

6、优选地,所述垃圾箱外壳内部位于上滤板14下端的内壁开设有纵槽,所述纵槽底部以及上滤板14下端之间固定有活动座,两个所述活动座中部通过转轴与电推杆16的两端转动设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内壁一侧均开设有纵滑槽,所述纵滑槽内纵向滑动设置有与下滤板一侧固接的纵杆,且下滤板与第一收集箱内腔的底部留有储水空间。

8、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表面下端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第一收集箱的储水空间连通并通过密封塞7进行密封。

9、优选地,所述垃圾箱外壳开口处两侧通过合页转动设置有箱门且为对开形式,所述盖板位于箱门一侧开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收集箱以及第二收集箱对应的进料口,所述盖板位于进料口上端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签的便签区。

10、优选地,所述垃圾箱外壳内壁两侧固设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轴与上滤板一端转动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型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滑块带动下端的刷毛横向移动,刷毛可将上滤板上端较轻的塑料或纸巾推动至第二收集箱内,而较重的金属则不会被刷毛带动,因导向板突出于上滤板,也起到限位的作用,阻止金属继续移动,本装置具有将干湿垃圾的金属或电池等物品进行分类,以减少干湿垃圾内的金属含量。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雨水会通过下滤板的滤孔流到收集箱的底部,实现干湿分离的效果,不会使垃圾遇水腐烂而发生臭味,对每个垃圾桶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实现干湿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包括固定在垃圾箱外壳(1)上端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外壳(1)内腔与开口处对应的内壁上端开设有横滑槽(10),所述横滑槽(10)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下端固设有若干根刷毛(12),所述刷毛(12)下端设有与垃圾箱外壳(1)内壁转动的上滤板(14),且上滤板(14)呈水平设置,所述上滤板(14)下端靠近横滑槽(10)一侧与垃圾箱外壳(1)内壁下端之间活动设置有电推杆(16),所述垃圾箱外壳(1)内壁中部靠近上滤板(14)侧边位置固设有导向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滑槽(10)一端固设有用于驱动的小型电机(23),所述小型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与滑块(13)螺纹设置的螺杆(11),且螺杆(11)一端与横滑槽(10)远离小型电机(23)的一端活动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9)呈30度朝着上滤板(14)方向倾斜设置且留有0.5mm的活动间隙,所述导向板(9)的上端高于上滤板(14)的上端面1cm,所述导向板(9)倾斜的下端位于第二收集箱(8)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外壳(1)内部位于上滤板(14)下端的内壁开设有纵槽(15),所述纵槽(15)底部以及上滤板(14)下端之间固定有活动座(17),两个所述活动座(17)中部通过转轴与电推杆(16)的两端转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6)与第二收集箱(8)内壁一侧均开设有纵滑槽(20),所述纵滑槽(20)内纵向滑动设置有与下滤板(19)一侧固接的纵杆(18),且下滤板(19)与第一收集箱(6)内腔的底部留有储水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6)与第二收集箱(8)表面下端开设有排液口(21),所述排液口(21)与第一收集箱(6)的储水空间连通并通过密封塞(7)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外壳(1)开口处两侧通过合页转动设置有箱门(5)且为对开形式,所述盖板(2)位于箱门(5)一侧开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收集箱(6)以及第二收集箱(8)对应的进料口(3),所述盖板(2)位于进料口(3)上端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签的便签区(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外壳(1)内壁两侧固设有固定座(22),两个所述固定座(22)之间通过连接轴与上滤板(14)一端转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垃圾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垃圾自动分类垃圾箱,包括固定在垃圾箱外壳上端的盖板,垃圾箱外壳内腔与开口处对应的内壁上端开设有横滑槽,横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下端固设有若干根刷毛,刷毛下端设有与垃圾箱外壳内壁转动的上滤板,垃圾箱外壳内壁中部靠近上滤板侧边位置固设有导向板;垃圾箱外壳内腔下端并列分别放置有第一收集箱以及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结构相同,第一收集箱内部可拆插接有用于过滤水的下滤板。本装置具有将干湿垃圾的金属或电池等物品进行分类,以减少干湿垃圾内的金属含量以及对每个垃圾桶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实现干湿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朱晔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净美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