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机构及压缩装置

文档序号:37958588发布日期:2024-05-13 12:0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机构及压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回收机构及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较为常用,机械化的运用也更为安全便捷,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高昂,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故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是人工处理,且仅仅进行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同时,在普通的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对垃圾进行打包搬运,环卫人员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伤害,戴口罩进行作业是目前最普遍的选择。但是,目前垃圾回收方式还有以下缺陷:

2、目前使用的垃圾回收方式,会由于大多是人工回收打包,垃圾内的臭气及有害物质极易伤害到处理人员,尖锐垃圾也容易戳伤处理人员并造成伤口感染,同时大型垃圾车回收压缩时也会产生噪音极大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人工打包回收垃圾会对处理人员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封口单元,包括动力组件、设置于动力组件一侧的封口组件,以及设置于封口组件内侧的开合组件;

4、回收单元,包括设置于封口组件下侧的压力组件、设置于压力组件一侧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传动组件一侧的转运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封口组件一侧的气缸、设置于气缸一侧的控制杆、设置于气缸底部的支撑背板,以及设置于支撑背板外侧的回收箱。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封口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杆内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下侧的夹持架、设置于夹持架底部的滑动件,以及设置于夹持架内部的加温条;

7、滑动件包括设置于夹持架底部的第一滑动块,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动块外侧的滑动轨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开合组件包括设置于夹持架一侧的旋转片、设置于旋转片底部的限位盘,以及贯穿设置于限位盘中心的固定轴。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压力组件包括设置于封口组件下侧的承压板、设置于承压板下侧的下压杆、设置于承压板下侧的四个伸缩轴,以及设置于下压杆一侧的推动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推动杆一侧的摆动杆、设置于摆动杆一侧的皮带轮,以及设置于皮带轮一侧的翻转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转运组件包括设置于翻转杆一侧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于传动组件一侧的回收篮;

12、夹持件包括设置于翻转杆内侧的伸缩杆、设置于伸缩杆外侧的限位外壳、设置于限位外壳内侧的第二滑动块,以及设置于第二滑动块两侧的夹爪。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收机构有益效果:通过动力组件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带动封口组件对垃圾袋的封口,垃圾袋掉落时的压力推动压力组件下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运组件完成垃圾转运,实现对垃圾的便捷打包及转运,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垃圾本身产生的臭气及垃圾中的尖锐物对处理人员的伤害。

14、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压缩噪音大,需要大型垃圾车额外操作,不便捷的问题。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装置包括压缩单元,包括设置于转运组件一侧的推压组件,以及设置于推压组件一侧的下压组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压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推压组件包括设置于转运组件一侧的推压板、设置于推压板一侧的推压杆、设置于推压杆一侧的推压摆杆,以及设置于推压摆杆一侧的旋转柄。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压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下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动力组件一侧的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内侧的下压摆杆、设置于下压摆杆一侧的联动杆,以及设置于下压摆杆下侧的下压板。

18、本实用新型的压缩装置的有益效果:可以通过旋转柄控制,推压杆与推压摆杆配合推动推压板,联动杆连接推压组件与下压组件,使下压摆杆推动下压板,最终完成对已封口垃圾的双向压缩,减少大量垃圾压缩时的巨大噪音,也方便单个垃圾的回收。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01)包括设置于所述封口组件(102)一侧的气缸(101a)、设置于所述气缸(101a)一侧的控制杆(101b)、设置于所述气缸(101a)底部的支撑背板(101c),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101c)外侧的回收箱(101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组件(102)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杆(101b)内侧的支撑架(102a)、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2a)下侧的夹持架(102b)、设置于所述夹持架(102b)底部的滑动件(102c),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持架(102b)内部的加温条(102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103)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架(102b)一侧的旋转片(103a)、设置于所述旋转片(103a)底部的限位盘(103b),以及贯穿设置于所述限位盘(103b)中心的固定轴(103c)。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封口组件(102)下侧的承压板(201a)、设置于所述承压板(201a)下侧的下压杆(201b)、设置于所述承压板(201a)下侧的四个伸缩轴(201c),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杆(201b)一侧的推动杆(201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2)包括设置于所述推动杆(201d)一侧的摆动杆(202a)、设置于所述摆动杆(202a)一侧的皮带轮(202b),以及设置于所述皮带轮(202b)一侧的翻转杆(202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203)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杆(202c)一侧的夹持件(203a),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202)一侧的回收篮(203b);

8.一种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回收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301)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运组件(203)一侧的推压板(301a)、设置于所述推压板(301a)一侧的推压杆(301b)、设置于所述推压杆(301b)一侧的推压摆杆(301c),以及设置于所述推压摆杆(301c)一侧的旋转柄(301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302)包括设置于所述动力组件(101)一侧的固定架(302a)、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02a)内侧的下压摆杆(302b)、设置于所述下压摆杆(302b)一侧的联动杆(302c),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摆杆(302b)下侧的下压板(302d)。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回收机构及压缩装置,包括封口单元,包括动力组件、设置于动力组件一侧的封口组件,以及设置于封口组件内侧的开合组件;回收单元,包括设置于封口组件下侧的压力组件、设置于压力组件一侧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传动组件一侧的转运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动力组件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带动封口组件对垃圾袋的封口,垃圾袋掉落时的压力推动压力组件下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运组件完成垃圾转运,实现对垃圾的便捷打包及转运,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垃圾本身产生的臭气及垃圾中的尖锐物对处理人员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汤宝虎,刘庆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