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4154发布日期:2024-04-30 17:14阅读:6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地涉及集装箱,更具体地涉及集装箱。


背景技术:

1、集装箱作为多式联运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被得到广泛使用。某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对集装箱的通风要求较高,当运输这些货物时,如果集装箱内的气体不流通,会引起货物温度升高、气体浓度增加等问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具体例如集装箱在运输散料(例如煤炭、豆粕、石油焦等)时,如果通风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货物的自燃等问题。

2、传统的集装箱通常采用百叶窗式、迷宫式等通风通道。虽然百叶窗式通风装置能够满足集装箱的通风要求,但是防水性能较差,使集装箱有进水的风险,进而可能会对货物造成损害,影响货物的运输质量。迷宫式通风装置虽然具有较好的防雨性能,但是迷宫结构一般由多个孔组成,其结构复杂,且通风孔直径小,影响集装箱的气体流通,还极易发生堵塞。

3、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型集装箱,以解决至少部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

3、前端壁;

4、门端壁,所述前端壁与所述门端壁相对;

5、侧壁,两个所述侧壁相对;以及

6、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用于保持连通所述集装箱的内外,所述通风装置包括:

7、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沿竖向设置;

8、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

9、其中,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且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竖向延伸的通风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的下方形成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的上方形成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经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相连通;

10、所述前端壁、所述门端壁和两个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设有所述通风装置。

1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通风装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成竖向延伸的通风道,使集装箱具有更好的防雨性能,以防止雨水进入集装箱中,进而可以确保集装箱内的货物的运输质量和运输的安全性。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前端壁、门端壁和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设有通风装置,在多个通风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使集装箱内外形成过堂风,使集装箱具有更好的通风性能,尤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对通风要求较高的某些特殊物品或危险货物的运输,进一步提升集装箱内货物的运输质量和运输的安全性。再次,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成竖向延伸的通风道还可以降低对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的尺寸要求,可以使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尺寸更大,进而能够提升集装箱的通风量,进一步提升集装箱的通风性能。除此之外,使通风装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竖向设置,可以减小通风装置的占用空间。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口的部分由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围成,所述第二通风口的部分由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围成。

13、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通风口的部分由第一挡板的下端围成,使第二通风口的部分由第二挡板的上端围成,可以有效地简化通风装置的结构,能够降低集装箱的生产成本、维护成本等。其次,通过使通风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简化通风装置的结构的同时,还可以使减小通风装置的占用空间,使集装箱更容易满足各种行业标准的要求。再次,还可以保证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尺寸,使通风道具有更大的通风量和更好的通风效果。

14、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设有挡水沿,所述挡水沿朝向所述第一挡板延伸,用于阻挡外部水通过所述通风道进入所述集装箱内。

15、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二挡水板的顶端设有挡水沿,进而可以提升通风装置的防水等级,更好地满足货物对集装箱的防水要求,提升集装箱普遍适用性。

16、优选地,所述挡水沿朝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挡水沿为一体结构,所述挡水沿由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折弯形成。

17、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挡水沿的延伸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使挡水沿在满足挡水需要的情况下,确保通风道具有足够的通风量。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挡水沿由第二挡板的顶端折弯形成,进而可以降低通风装置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挡板本体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所述第一挡板本体的顶端朝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斜向延伸。

19、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导流板,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能够对通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导流,减小通风道的流阻,使空气更容易进入集装箱内;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第一挡板的上方形成积水。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本体与所述导流板的连接处不低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

21、优选地,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

22、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连;

23、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且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连;

24、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成所述通风道。

25、优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26、前顶端梁,所述前顶端梁设于所述前端壁的上方;

27、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于所述前端壁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立柱设于所述前端壁的第二侧;

28、其中,所述前顶端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前顶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相连;

29、所述前端壁和所述前顶端梁之间设有所述通风装置。

30、优选地,所述通风装置沿所述前顶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至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至少一者。

3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通风装置沿前顶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使其连接至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设置通风装置的同时,不会影响集装箱的局部稳定性。

32、优选地,在所述前顶端梁与所述第一立柱的连接处设有相连的第一边框体和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所述第二边框体位于所述前顶端梁的下方且与所述前顶端梁相对,所述前顶端梁、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边框体和所述第二边框体围成所述通风装置的安装区域;并且/或者,在所述前顶端梁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处设有相连的第三边框体和第四边框体,所述第三边框体与所述第二立柱相对,所述第四边框体位于所述前顶端梁的下方且与所述前顶端梁相对,所述前顶端梁、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边框体和所述第四边框体围成所述通风装置的安装区域。

33、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侧均与所述第一边框体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侧均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前顶端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边框体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围成所述通风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边框体之间围成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前顶端梁之间围成所述第二通风口;或者,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侧均与所述第三边框体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侧均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前顶端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第四边框连接,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边框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围成所述通风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第四边框体之间围成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前顶端梁之间围成所述第二通风口。

34、优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35、中间侧梁,至少一个所述侧壁的上方设有所述中间侧梁;

36、顶侧梁,所述顶侧梁设于所述中间侧梁的上方;

37、所述中间侧梁和所述顶侧梁之间设有所述通风装置。

38、优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加强支撑件竖向设置在所述中间侧梁和顶侧梁之间,以在所述中间侧梁和所述顶侧梁之间分隔出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所述通风装置的安装区域;每个所述通风装置的安装区域均安装所述通风装置。

39、优选地,所述集装箱包括多个所述加强支撑件,多个所述加强支撑件沿所述中间侧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40、两个所述加强支撑件之间设有所述通风装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同一侧与一个所述加强支撑件相连,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加强支撑件相连,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加强支撑件围成所述通风道。

41、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与所述顶侧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中间侧梁之间围成所述第一通风口;

42、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中间侧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与所述顶侧梁之间围成所述第二通风口。

43、优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44、后顶端梁,所述后顶端梁设于所述门端壁的上方;

45、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设于所述门端壁的第一侧,所述第四立柱设于所述门端壁的第二侧;

46、其中,所述后顶端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立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后顶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立柱的上端相连;

47、至少一个所述通风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三立柱;并且/或者至少一个所述通风装置连接至所述第四立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