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696发布日期:2024-05-20 12:0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为一种升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双驱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1、在汽车装配线上,经常会用到升降机,例如某些输送辊道需要设置在升降机上,通过升降机的动作实现输送辊道的升降,用于使输送辊道与不同高度的输送线相匹配,满足货物运输的特殊需求。现有的汽车装配线上的升降机构中,普遍采用皮带式传动方式,并通过单台驱动装置(通常为电机减速器总成)来带动,在升降机构中,用于安装输送轨道的为矩形的托架,而该托架通常一侧由驱动装置直接带动,而另一侧则采用导轨或导杆等方式实现被动式升降运动。

2、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单侧驱动的方式使得托架两侧并不能保证严格的同步升降,平稳性较差;同时,皮带式传动方式容易打滑,从而导致升降机构可靠性不高、运行不够平稳。因此,如何提高升降机构的可靠性,确保其能够平稳运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升降机构经常出现的稳定性差、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包括机架和升降架;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机架的四个角点位置分别设置有四根竖直的导向柱;升降架包括矩形的托架、连接在托架角点处的四个升降箱、以及左右分布的两个电机减速器总成,位于左侧的两个升降箱与位于左侧的电机减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升降箱与位于右侧的电机减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升降箱能沿导向柱上下移动。

3、进一步的,电机减速器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的轴线与减速器的轴线互相垂直;两个电机减速器总成在前后方向上同侧设置,且电机沿左右方向布置。

4、进一步的,位于左侧的电机的尾部朝向右方,位于右侧的电机的尾部朝向左方;位于左侧的电机的尾轴,与位于右侧的电机的尾轴之间,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相连接。

5、进一步的,升降箱内设置有齿轮,导向柱外表面为齿条结构,齿轮与齿条结构相啮合。

6、进一步的,位于左侧的两个齿轮通过位于左侧的传动轴与位于左侧的减速器相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齿轮通过位于右侧的传动轴与位于右侧的减速器相连接。

7、进一步的,传动轴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二万向联轴器。

8、进一步的,托架的右侧与相应的升降箱铰接;托架的左侧与相应的升降箱之间通过摆杆相铰接。

9、进一步的,机架底部还设置有调整地脚。

10、进一步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在与接近开关相对应的升降箱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触发装置。

11、进一步的,双驱动升降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位于左侧的电机和位于右侧的电机电连接。

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两台相同型号的电机减速器总成,两台电机减速器总成可以在控制器的指令下同步运动,并分别驱动左右两侧的驱动箱,实现托架左右两侧的同步移动,有效保证了升降过程的平稳性;同时,升降操作通过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来实现,有效避免了普通带传动存在的打滑问题,大幅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升降架;所述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的四个角点位置分别设置有四根竖直的导向柱(13);所述升降架包括矩形的托架(22)、连接在所述托架(22)角点处的四个升降箱(21)、以及左右分布的两个电机减速器总成(23),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升降箱(21)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2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升降箱(21)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2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升降箱(21)能沿所述导向柱(13)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23)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轴线与所述减速器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两个电机减速器总成(23)在前后方向上同侧设置,且所述电机沿左右方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机的尾部朝向右方,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机的尾部朝向左方;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机的尾轴,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机的尾轴之间,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24)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21)内设置有齿轮,所述导向柱(13)外表面为齿条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齿轮通过位于左侧的传动轴(25)与位于左侧的所述减速器相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齿轮通过位于右侧的传动轴(25)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减速器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5)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二万向联轴器(2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2)的右侧与相应的升降箱(21)铰接;所述托架(22)的左侧与相应的升降箱(21)之间通过摆杆(27)相铰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还设置有调整地脚(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32),在与所述接近开关(32)相对应的所述升降箱(21)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触发装置(31)。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驱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机和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机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构,包括机架和升降架;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机架的四个角点位置分别设置有四根竖直的导向柱;升降架包括矩形的托架、连接在托架角点处的四个升降箱、以及左右分布的两个电机减速器总成,位于左侧的两个升降箱与位于左侧的电机减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升降箱与位于右侧的电机减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升降箱能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该技术方案中,由左右两个驱动装置同步驱动,可使托架稳定上升,避免了现有升降机构运行不平稳、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胜,柴继扬,李英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华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1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