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9823发布日期:2024-04-01 14:0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流水线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1、灯具是指用于照明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家庭、商业、工业和公共空间。灯具不仅提供光照,还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创造氛围,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工作效率,按照灯具的种类可分为台灯、吊灯以及景观灯等;总体而言,灯具市场在不断创新,结合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满足不同环境和个人需求的照明要求,led技术的普及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灯具行业向更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2、目前,灯具主要包括外壳、灯泡、电路板以及电缆等零件,在对灯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灯泡、电路板以及电缆装配到外壳内,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到流水线进行装配作业。如公告号为cn10271006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装配流水线,其主要包括基架以及水平设置在基架上的传送带,传动带由马达驱动,马达驱使传送带转动,在传送带上放入各种配件,以实现对相应的产品进行组装,该装配流水线结构也可广泛应用于灯具装配情景。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目前,在流水线上通常要设置多个不同的加工工位,并且在不同的工位上进行不同的装配工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漏装和错装灯情况,因此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在传送带上通过目视的方式挑选并手动抓取合格的零部件进行组装,长时间下来,劳动强度较高,导致流水线的整体流转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优化目前装配流水线的整体转运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灯具配件转移的机械捕捉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具有若干段依次对接的传送单元;还包括回流机构,设于机架,并与所述传送机构相邻;旋转传递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并一一设置于任意相邻两个传送单元之间,所述机架上具有若干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位于所述旋转传递机构相背于所述回流机构的一侧;以及视觉控制机构,与所述旋转传递机构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传递机构上方,所述视觉控制机构用于检测位于所述传送单元上的零部件,以识别零部件的装配进度;在零部件进入旋转传递机构时,至少包括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时,若视觉控制机构检测到零部件符合目前工序需求,所述旋转传递机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将零部件发送至加工工位处进行装配;在第二状态时,若视觉控制机构检测到零部件不符合目前工序需求,所述旋转传递机构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将零部件发送至回流机构,经由所述回流机构将零部件移送至上游的传送单元处进行再装配。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灯具进行多工序装配的过程中,传送机构实现半成品零件运转的作用,此时,多段传送单元起到分段运送的作用,使零部件的装配分段可控,此时,不同的传送单元可将位于不同工序的半成品分别移送至旋转传递机构中,此时,经过视觉控制机构的甄别作用下,选择性地将半成品零件自动移送至相应的加工工位中,实现装配加工,在此过程中,减少了操作者手动在传送机构处挑选、识别并抓取相应工序半成品的步骤,节省了劳动成本;与此同时,在视觉控制机构以及旋转传递机构的作用下,还可将上游漏装的半成品移送至回流机构处,经由回流机构将半成品回流至上游的加工工序中,避免不合格的半成品在传送机构处持续流转,降低后续工序的挑错时间,目前装配流水线的整体转运效率得到显著的优化提升。

5、优选的,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包括动力部,设于所述机架,用于输出扭矩;回转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动力部连接,所述动力部用于驱使所述回转部水平旋转;以及传送部,设于所述回转部,供零部件放置,用于将零部件送出至加工工位或所述回流机构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部通过输出扭矩使回转部转动,此时位于回转部上的传送部同步实现水平转动,以调整零部件的送出方向,结构合理配合度高,很好地适配实际动作需求。

7、优选的,所述回转部包括传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动力部连接;太阳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轴;行星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太阳轮啮合;齿圈,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且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以及转盘,固定设置于所述齿圈,所述传送部设于所述转盘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起到传递动力输入的作用,此时在太阳轮、行星轮以及齿圈的啮合作用下,将扭矩平稳地传输至转盘处,实现水平转动动作,在此过程中,行星传动结构起到减速作用,转盘转动较为平稳且精确,结构精度良好。

9、优选的,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电机,设于所述回转部;传送轴,转动设于所述回转部并与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滚轴,至少为两根,转动设于所述回转部;以及传送履带,包覆于所述传送轴以及若干所述滚轴,所述传送履带至少有一部分经过所述回转部供零部件放置的表面,并沿着该表面平行延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电机可输出扭矩,以带动传送轴转动,在传送轴转动的过程中,配合滚轴,带动传送履带,最终驱使传送履带转动;在此过程中,因零部件通常放置在回转部的表面,此时零部件会接触到传送履带,在传送履带的带动下,可将零部件送出至回转部外,实现零部件的分发以及出料,动作高效快捷。

11、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为伺服电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快速地执行扭矩输出动作,并且可控制转动的速度,其转动的位置精度也非常精确,有利于更好地执行换向分发动作,旋转传递机构的运动精度得到良好的保障和提升。

13、优选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回流传送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且与所述传送机构平行;以及推离组件,至少为两组,设于所述机架处,并位于所述回流传送组件的一侧,若干所述推离组件与若干所述传送单元的位置对应,并同时与所述视觉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视觉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若干所述推离组件分别启停,进而推动零部件回到对应的传送单元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送机构平行的回流传送组件可在整体上尽可能地靠近旋转传递机构,此时,在推离组件的作用下,将需要回流的推送至零部件中,进一步地,在视觉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还可将零部件移送至特定的传送单元处,零部件的装配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15、优选的,所述回流传送组件包括回流辊轴,至少为两根,分别转动设置于机架处;回流传送带,分别包覆于若干所述回流辊轴;以及回流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与其中一根所述回流辊轴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电机可输出扭矩,以驱动回流辊轴转动,在若干回流辊轴的相互配合下,使回流传送带转动,此时,回流传送带带动零部件位移,实现零部件回流动作。

17、优选的,所述推离组件包括推离气缸,固定设置于机架,与所述回流传送组件相邻,并且伸缩杆朝向所述传送单元;以及推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推离气缸的伸缩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离气缸可带动推块往复伸缩移动,进而通过推块将零部件从回流传送组件转移至传送单元上,实现零部件的回流。

19、优选的,所述视觉控制机构包括视觉检测模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旋转传递机构上方,用于拍摄位于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内的零部件并形成图像信号;图像处理模组,与所述视觉检测模组连接,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并对图像信号处理、分析、识别,获得测量结果;以及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模组以及旋转传递机构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并由测量结果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旋转传递机构,第一控制信号使旋转传递机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将零部件分发至加工工位处,第二控制信号使旋转传递机构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并将零部件分发至回流机构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视觉检测模组获取零部件的图像信息,并由图像处理模组识别图像信号,分析得出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主要包括合格以及不合格两种,此时将测量结果形成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处,plc控制器依据测量结果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旋转传递机构朝向不同方向转动,对零部件的送出方向进行自动化调整,动作高效。

21、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同时与若干推离组件连接,基于在plc控制器基于检测结果产生第二信号的同时,产生第三信号并发送配置于其中一组推离组件处,以控制推离组件启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所发出的第三型号还可同步控制推离组件启动,实现零部件的自动回流转移,动作高效且可靠。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多段传送单元起到分段运送的作用,使零部件的装配分段可控,此时,在视觉控制机构的甄别作用下,可选择性地将半成品零件自动移送至相应的加工工位中,实现装配加工,减少了操作者手动挑选、识别并抓取相应工序半成品的步骤,节省了劳动成本;与此同时,在视觉控制机构以及旋转传递机构的作用下,还可将上游漏装的半成品移送至回流机构处,经由回流机构将半成品回流至上游的加工工序中,降低后续工序的挑错时间,装配流水线的整体转运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25、2、连续的回流传送组件可将零部件在多段传送单元之间运转,整体上覆盖于传送机构,此时,在若干组推离组件的作用下,且在视觉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还可将零部件移送至特定的传送单元处,零部件的装配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26、3、视觉检测模组负责获取零部件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模组负责基于图像信号分析得出测量结果,plc控制器负责依据测量结果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旋转传递机构朝向不同方向转动,对零部件的送出方向进行自动化调整,并且基于测量结果产生第二信号的同时,还可产生第三信号,在第三型号还可准确控制其中一组推离组件启动,实现精确回流动作,动作高效精确,可靠性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