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7989发布日期:2024-05-17 13:0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1、起吊装置是对物品进行抬升的装置,通常地,起吊装置会通过行走轮布置在轨道上,既能沿轨道在水平面上移动又能对物品进行抬升。行走轮可以在电机的作用下停转,并通过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制动,但是当轨道倾斜布置或者起吊装置处于摇摆环境时,行走轮与轨道之间摩擦力不足,可能会导致起吊装置在轨道上滑动,造成起吊装置不稳定,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使用齿轮齿条的形式驱动起吊装置在轨道上运动的技术方案。

2、如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4月6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7192640u的一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超低净空液压葫芦,该液压葫芦包括由行走小车和驱动小车构成的起吊主体,在行走小车和驱动小车之间还设置有承重梁,在承重梁上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钩(即起吊件)和驱动吊钩升降运动的葫芦马达(即起重电机),葫芦马达通过葫芦减速器(即起重减速器)安装在承重梁上,在行走小车的侧部设置有小车马达(即行走电机)和小车减速器(即行走减速器),小车马达通过小车减速器安装在行走小车的侧部,且小车马达和葫芦马达布置在同一侧。此外,小车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齿轮轴,齿轮轴布置在行走小车两个侧板之间,在横梁(即轨道)的底部设置有齿条,通过齿轮轴上的齿轮和横梁上的齿条配合进行移动。当该起吊装置需要在轨道上停止时,小车马达停转,此时齿轮也停止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之间存在止挡配合,进而使得小车和轨道之间相对形成有效的制动。

3、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相互共线或者平行,进而使得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只能在两侧且朝向外侧延伸,使得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需要在宽度上向外延伸较大的尺寸,进而使得该起吊装置在宽度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同时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均具有一定的重量,且两者的重心距离起吊主体距离较远,从而使得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对起吊主体产生向下的力矩较大,对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的结构强度和安装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布置在同一侧,导致该侧的重量较大,为了避免行走小车在轨道上偏斜,因此在行走小车的远离行走电机的一侧还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在重量上需要与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重量向适配,进而使得整体质量较大且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起吊装置的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较大的尺寸,导致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相对起吊主体产生的向下力矩较大,使得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需要的结构强度和安装强度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起吊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起吊装置,包括起吊主体、用于驱动起吊主体沿轨道运动的行走电机和用于驱动与起吊主体所相连的起吊件上下运动的起重电机,行走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行走减速器,起重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起重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所述起重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

4、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分别设置在起吊主体的相背两侧。

5、进一步地,所述起吊主体的长度方向为起吊主体沿轨道运动的方向,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在起吊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

6、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壳体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输出轴均水平布置。

8、进一步地,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行走轴,行走轴上布置有用于与轨道上的齿条啮合的齿轮,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起吊件升降的链轮,所述起重轴和行走轴等高布置。

9、进一步地,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上设置有链轮,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链轮正下方的起吊件,起吊件和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起吊件为水平布置的起吊杆,所述链轮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链轮均通过链条连接至同一起吊杆。

10、进一步地,所述起吊主体内的行走轮两两一组成组布置,行走轮设置有两组,起吊装置还包括起吊件,起吊件位于两组行走轮之间的下方。

11、进一步地,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贯穿起吊主体设置,所述起吊主体的远离起重减速器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起重轴的正反转极限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12、进一步地,起吊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罩设在限位件外部的保护壳体。

13、本发明中起吊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现有技术中的起吊装置进行改进,通过设置起吊主体便于为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基础;通过设置行走电机便于驱动起吊装置在轨道上移动,通过设置起重电机便于对物品的升降提供动力;通过设置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便于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安装;通过将行走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布置,便于行走电机的布置;同样的,通过将起重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布置,便于起重电机的布置,也就是说此时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不必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而是沿长度方向布置,此时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重心均更加靠近在起吊主体上的支点,进而缩短了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相对于起吊主体向下的力臂,方便减小向下的力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吊装置的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较大的尺寸,导致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相对起吊主体产生的向下力矩较大,使得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需要的结构强度和安装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起吊装置,包括起吊主体、用于驱动起吊主体沿轨道运动的行走电机和用于驱动与起吊主体所相连的起吊件上下运动的起重电机,行走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行走减速器,起重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起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所述起重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分别设置在起吊主体的相背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主体的长度方向为起吊主体沿轨道运动的方向,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在起吊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壳体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的输出轴均水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行走轴,行走轴上布置有用于与轨道上的齿条啮合的齿轮,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起吊件升降的链轮,所述起重轴和行走轴等高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上设置有链轮,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链轮正下方的起吊件,起吊件和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起吊件为水平布置的起吊杆,所述链轮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链轮均通过链条连接至同一起吊杆。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主体内的行走轮两两一组成组布置,行走轮设置有两组,起吊装置还包括起吊件,起吊件位于两组行走轮之间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起重轴,起重轴贯穿起吊主体设置,所述起吊主体的远离起重减速器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起重轴的正反转极限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吊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罩设在限位件外部的保护壳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包括起吊主体、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行走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行走减速器,起重电机和起吊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起重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所述起重减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垂直布置。通过将行走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布置,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不必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而是沿长度方向布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吊装置的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较大的尺寸,导致行走电机和起重电机相对起吊主体产生的向下力矩较大,使得行走减速器和起重减速器需要的结构强度和安装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辉,刘川,袁泉,王志翔,杨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