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1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储存容器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的容器可用于为随后的消费储存和保藏食物物品。这些容器可用于 分配食物物品时的商业应用;保存最近制备好的食物物品的家庭应用;或者两者兼而有 之。这些容器在塑料储存袋的情况下可以是柔性的,或者在塑料和玻璃壁的储存容器的 情况下可以是相对刚性的。这种刚性容器可包括提供用于接收食物物品的储存腔的基部 或托盘部分和可连接至基部以封闭储存腔的可拆卸的盖。刚性储存容器的优点在于它 们可保持它们的形状,从而保护所储存的食物物品不被压碎。另一个优点是刚性容器通 常可易于清洗,因此可重复使用。再者,期望的是,刚性容器耐高温和耐微波,从而允 许在容器内对所储存的食物物品进行加热、冷却和冷冻。

实用新型内容

储存容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限定出或提供用于接收要储存的食物物品的储存 腔。该基部还提供或限定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可进入所述储存腔。为了盖住开口,从 而封闭储存腔,该容器还可包括可拆卸地连接至基部的盖。为了使基部与盖之间基本气 密性连接,储存腔可包括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密封元件,该密 封元件可整体结合至在盖或基部中的任一个。在一个方面,整体结合可包括储存容器与 密封元件的材料之间的分子间键合。
为了便于容器与密封元件之间的整体结合,可采用各种模制和/或成型技术。 例如,储存腔的部件可在第一步骤中进行模制。在随后的步骤中,密封元件可被包覆模 制到储存容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上。一旦密封元件的材料固化,密封元件整体结合至储 存容器部件。在另一个方面,储存容器部分与密封元件可作为同一步骤或相关系列步骤 的一部分进行共同模制或者共挤出。随着储存容器部件与密封元件的材料固化,它们将 整体结合在一起。
具有整体结合的密封元件的储存容器的优点在于储存容器的部件可在储存腔 周围形成基本气密性密封以保存储存在容器中的食物物品。另一个优点在于因为密 封元件是储存容器部件的整体部分,所以它不可能无意地被拆除或分离。相关的优点在 于密封元件可相对于其它储存容器部件基本上永久地定位,以便形成最佳密封并因此 不可能偏移而破坏密封。另一个优点在于因为储存容器部件和密封元件形成为整体部 件,所以可降低制造和组装成本。再一个优点在于在清洁容器时,卫生状况得到改 善。在密封元件结合至盖或基部时,密封元件不需要单独拆除和清洗。根据下面的附 图和具有实施方式,储存容器和整体密封元件的这些和相关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 见。


图1是包括基部和盖的储存容器的分解透视图,该特别的储存容器适于与用于 对储存容器抽真空的真空装置相接合。[0006]图2是图1的储存容器的透视图,其中基部与盖附接在一起,并且储存容器与真 空装置相接合。
图3是沿着图2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显示出通过附接好的盖和基部形成的 舌槽连结,在该舌槽连结中包括密封元件。
图4是由图3中的圆圈B-B表示的区域的细节图,显示出储存容器部件和密封 元件的材料的分子间键合。
图5是与图3类似的储存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该储存容器包括可拆卸 地连结在一起的基部和盖;以及包括在该基部和盖之间的密封元件。
图6是储存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该储存容器包括大致形状为圆柱状桶 的基部和大致圆形的盖。
图7是储存容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盖与基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密封元件的锚固件的剖视图。
图10是密封元件的锚固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密封元件的锚固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出储存容器100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存容器100用于接收和储存各种 物品,比如,特别是食物物品。所示的储存容器可用于商业分配应用、家庭应用、或者 两者兼而有之。储存容器100的部件包括基部102和可拆卸地附接至基部的可拆卸的盖 104。为了接收用于储存的物品,基部102成形为提供空间或储存腔106。在所示的实施 例中,基部102包括底壁108和四个彼此附接并且附接至底壁的侧壁110。四个侧壁110 可正交布置,以使得基部102具有整体为矩形的托盘状外观。侧壁110的上部部分或边 缘一起形成向上导向的边沿112,该边沿112限定出开口 114,通过该开口可进入储存腔 106。
参考图2,可拆卸的盖104可与基部102连接以盖住开口 114,从而封闭储存腔 106。虽然所示的盖是基本平面的,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盖可以是圆顶的或形成其它形 状以在封闭的储存腔内提供顶部空间。所示的盖104可包括在开口上方延伸的中心部分 116和围绕着盖的周边延伸的周边连接结构118,该周边连接结构可与边沿112可拆卸地 连结以便于与基部102进行可拆卸连接。相应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盖具有在尺寸和 轮廓上大致对应于边沿112的矩形形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容器可包括带有 任何数量和布置的侧壁的任何合适形状,盖可有任何合适的相应尺寸和轮廓。盖可成形 为增大或减小容器腔内的顶部空间。真空装置的使用可导致减小顶部空间。
基部102和盖104可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基部和盖可由刚性或半 刚性的热塑性材料制成,比如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rephthalater),尼龙、聚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或者其组合。这材料的刚性 或半刚性材料性质使得容器可以以自立的方式支承自身。可选择形成盖的底壁、侧壁和 平面部分的材料的实际厚度以优化储存容器的自支承特性。例如,侧壁的厚度可在从约 0.2mm到约2.5mm的第一范围内,和在从约0.4mm到约1.5mm的第二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壁的厚度可以为大约1.2mm。基部和盖的材料可以是不透明的;或者可以 是全部或部分透明的或半透明的,以允许看到储存容器中的内容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存容器100可构造成能够将储存腔抽真空以更好地保藏所 储存的任何食物物品。为了实现这一点,容器的盖104可配备有单向阀元件120,所述单 向阀元件允许空气从储存腔内被抽出,但是阻止环境空气再进入储存腔中。参考图1, 阀元件120可以是由柔性材料(比如橡胶)制成的伞型阀元件,并且包括柔性的圆形裙部 122和从裙部中心伸出的颈部124。为了将阀元件120附接至盖104,可设有三个穿过盖 的孔眼或孔126。阀元件120的颈部124被插入中心孔126中以将阀元件保持至盖104, 以使得柔性裙部122与其余的孔叠置并且盖住其余的孔。
为了通过阀元件120抽出空气,储存容器100可与真空装置130的管口 132接 合。真空装置130构造有气流产生单元,该气流产生单元通过管口 132抽吸或抽取空气 并且将该气体排放至环境,这因而降低管口内的气压。当将管口 132放置在阀元件120 周围并且致动真空装置130时,在管口与储存腔之间在阀元件上形成压力差。该压力差 使柔性裙部122从盖104升起并打开孔126。来自储存腔的空气于是经由打开的孔进入 真空装置130的管口 132。一旦真空装置130停止工作或通过其它方式消除该压力差, 则柔性阀元件材料的弹性会使柔性裙部122盖住孔126,从而阻止空气再次进入储存容器 100。虽然所示的阀元件为伞型阀元件,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阀元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类 型的阀元件,包括隔膜阀元件、柔性多层阀元件或带有可动盘的刚性阀元件。其它实 施例可包括阀及阀座的其它结构,包括孔眼或孔的其它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 7,可采用单个孔426来将阀420紧固到盖104上,并且该相同的孔426可用于在容器腔 与抽空装置430之间形成流体连通。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容器可以以各种其它 合适的方式被抽真空,或者可不配置任何抽真空结构。
为了将食物物品进一步地保藏在容器中,期望使基部102与盖104之间的可拆卸 连接具有气密性。该结构在可进行抽真空的储存容器的实施例中是更加有利的。为了便 于进行气密性连接,储存容器100可包括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可与基部和盖之间的可 拆卸连结互相作用。例如,参考图3,在基部102上的边沿112和盖104上的连接结构 118之间的可拆卸连结可包括舌槽结构,尽管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想到其它合适的连结构 造。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向上导向的边沿112提供了舌140,而三面U型槽142设置在 盖10周边中并且环绕所述周边。当基部与盖附接好时,槽142可接收并容纳舌140。在 一个实施例中,U型槽142的大致平行的侧腿可稍微挤压边沿112以提供保持力,从而有 助于比如通过干涉配合将盖和基部保持在一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和盖可包括切 口。例如,参考图8,基部502可包括切口 510、512。盖504可包括有可与切口 510、 512相接合的切口 514、516。基部502可包括密封元件544。参考图3,密封元件144 可位于边沿112和连接结构118内或者位于边沿112和连接结构118之间,以使得在将舌 140插入槽142中时,舌可接触抵靠密封元件144。这样的接触有助于在盖与基部之间形 成稳定且基本气密性密封。
而且,密封元件的材料可以是呈现弹性体或弹性性质的任何合适的材料,所述 弹性体或弹性性质进一步使得密封元件能够压缩、偏压和推压抵靠边沿和连接结构。具 体地,可选择密封元件的材料以便相对于盖和基部部件的材料具有相对弹性或柔性。应意识到,柔性密封元件与边沿和连接结构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有助于在基部和盖之间产 生基本气密性连结。密封元件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TPE”)或闭孔泡沫(如泡沫状 聚氨酯)、聚丙烯、橡胶或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实例可包括(1)嵌段共 聚物(比如苯乙烯_ 丁二烯_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共聚多酯、聚氨酯和聚酰胺;(2) 弹性体/热塑性材料混合体,比如具有在占70-80份的比如等规聚丙烯的塑料的连续相 中带有占20-30份的比如橡胶基乙烯-丙烯-二烯系单体(EPDM)的弹性体热塑性材料 (TEO)的混合体;(3)弹性体合金,比如在熔融的塑化阶段已经进行动态硫化的高度硫 化橡胶体系的弹性体合金(EA) ; (4)含氟聚合物弹性体;或(5)硅酮弹性体。为了便于 具有弹性特征,TPE材料可具有呈现足够柔性和弹性的任何合适的硬度值,比如在约3到 约80邵氏硬度A范围内的硬度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硬度值为约65邵氏硬度A。
为了有助于阻止密封元件的无意移位和为了简化储存容器的制造工艺,密封元 件可与边沿或者与连接结构整体结合。将密封元件整体结合的一个优点在于在密封元 件与储存容器部件之间出现相对良好的贴附。该结合可有助于在盖与基部分离时防止密 封元件从槽或连接结构上拆除或者与槽或连接结构分离。该结合还可有助于使密封元件 与边沿和连接结构对准,以便改善气密性连结。整体结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密封元件 与储存部件可在同一制造工艺中形成。这样既可简化组装又可减小部件和降低劳动力成 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结合可采取分子间键合形式,其中储存容器部件和密封元件 的材料可在分子尺度上相互混合或交融。
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元件144被部分地接收在连接结构118 (比 如槽142)中,并且与其整体结合。为形成整体结合,密封元件114与盖104可通过 包覆模制工艺来进行共同成形。在题目为“Fundamentals and Material Development for 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 Overmolding (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包覆模制的基本原理及 材料开发)”(刊登于再版的 Journal of Injection MoldingTechnology, 2000 年 3 月(Vol.4, No.l))的文章中描述了这种工艺,将该文章的全部内容纳入本文以作参考。在包覆模制 工艺中,首先通过合适的过程(比如注塑模制或真空成型)来形成包括槽142的盖104。 密封元件的熔融或液化的TPE材料于是被润湿成密封元件接收表面,比如槽的表面。润 湿之后,TPE材料的分子接下来扩散到槽表面,从而在其间形成相界面区域,其中这两 种材料的分子相互混合。该扩散的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一些或至少一部分长TPE分子 链146分散到储存容器部件的大分子148中并且与该大分子148相互缠结,因此在两种材 料之间形成相界面。在两种材料通过形成共价键或氢键而相互作用时,该结合进一步加 强。然后,使TPE材料固化或凝固以使得TPE材料中的没有扩散到槽表面的部分可形成 密封元件14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供密封元件与基部或盖之间的整体结合,可以将两 个部件的材料共挤出成型。在这一工艺中,既形成密封元件又形成基部或盖的不同材料 可被熔融或液化并且被挤出到位于片材或轮廓上的密封元件接收表面上,以使得这些材 料形成整体结合部分。然后可将该片材或轮廓加热成形为期望的形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与盖或基部之间的结合还可包括机械结合。例 如,该机械接合可以是锚固件。如图9所示,锚固件600可延伸穿过盖或基部中的孔 602。锚固件可延伸超出基部或盖的表面,并且可包括比孔602更大的头部604,以防止锚固件600从基部或盖中脱出。参考图10,锚固件700延伸穿过孔702并且进入沉孔 704。所述沉孔704比孔702大以防止锚固件700从基部或盖中脱出。锚固件700可与 基部或盖的表面齐平。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锚固件可延伸超出盖或基部的表面。参考图 11,锚固件800延伸到锥形孔802中。孔802在远端部804处较宽,以防止锚固件800 从基部或盖中脱出。
返回来参考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增强基部102与盖104之间的可拆卸附接, 盖可包含一个或更多个铰接连接在盖104的周边连接结构118周围的闩锁150。该闩锁 150可以是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沿着盖104的边缘部分延伸,并且该闩锁150可枢转以 从盖的平面部分向下悬垂。另外,每个闩锁150可包括贯穿其中设置的细长缝152。为 了与缝152配合,基部102可包括相应数量的细长条或细长杆156,所述细长条或细长杆 从基部的边沿112附近向外伸出并且具有的尺寸和位置适于被接收在缝152中。因此, 当闩锁150向下枢转时,缝152接收细长杆156,从而将盖104暂时固定至基部102。而 且,细长杆156与缝之间的接合可用来将盖与基部更紧地拉近,从而进一步压缩密封元 件,因此改善气密性密封。为了使得盖104与基部102分离,可简单地向上枢转闩锁。
参考图5,示出了包括密封元件244的储存容器200的基部202与盖204之间的 可拆卸连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元件244可整体结合至 基部202的向上导向的边沿212。密封元件244可绕着边沿的所有三个侧面或表面延伸。 因此,当边沿212插入由盖204的周边连接结构218提供的U形槽240中时,密封元件可 在其间被弹性压缩或移位,从而形成基本气密性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元件244可 通过包覆模制或者通过共挤出来整体结合至边沿212。
为了进一步增强基部202与盖204之间的可拆卸附接,可拆卸连结可通过卡扣配 合关系来实现。具体地,U形槽240的最外面的腿部或凸缘260可包括形成在其远端部 附近的向外导向的第一突出部262。边沿212可包括相应的向外导向的第二突出部264, 该第二突出部可与边沿的最高点偏离一给定距离。由此,当边沿212被接收到U形槽240 中时,第一突出部262和第二突出部264滑过彼此,之后互锁。在其它实施例中,边沿和 连接部分的可拆卸连结可通过其它合适的方法(比如螺纹或如图8所示的切口)来实现。
参考图6,示出了用于接收和储存食物物品的储存容器300的另一个实施例,所 述储存容器可包括基部302和可拆卸的盖304。为了接收食物物品,基部302可包括底 壁308和向上延伸的侧壁310,这为基部提供桶状形状。而且,侧壁310可以是大致锥形 的,以使得可将多个桶堆叠在一起。为了与桶状的基部302配合,盖304可具有相应的 圆形形状。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代替可完全拆卸的是,基部302和盖304通过活铰链 368相连接,所述活铰链使得在基部与盖之间能够铰链接合以用于进入储存腔和封闭储存 腔。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容器可以是碟形的、碗形的、或任何合适的形状。密封元件 可如本文所述整体结合至基部或盖。
在此所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的所有参考文献以与每篇参考文献 单独且特别指定为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相同的程度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并且以其全部 内容进行结合。
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根据上下文明显矛盾,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文(特 别是在下述权利要求
书的上下文中)使用术语“一”、“一个”和“该”以及类似用语应解释为既涵盖单数又涵盖复数。除非另有指出,术语“包括”、“具有” “包含” 和“含有”解释为开放式用语(即,具有“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除非在此另外指 出,在此的数值范围的记载仅旨在用作单独地指定落入该范围的每个单独数值的简化方 法,而且每个单独数值与其在此单独记载的数值一样地结合到说明书中。除非在此另外 指出或者根据上下文明显矛盾,在此所述的所有方法可以任何合适的次序进行实施。除 非另有声明,使用在此提供的任一或所有实例、或示例性语句(即,“比如”)仅旨在更 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说明书中的语句不应解释为任何 未请求保护的元件对实施本实用新型来说是必要的。
在此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阅读前述说明之后,这些实施例的 变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变得显而易见。实用新型人期望熟练的技工能根据 需要实施这些变型,实用新型人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能以在此明确描述之外的方式进行实 施。因此,如可应用的法律所允许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所附权利要求
书所限定的主题的 所有变型和等效方式。而且,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根据上下文明显矛盾,本实用新型 包括上述元件的任何可能变型的任何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至少一个基部壁,所述基部壁具有大致向上导向的限定出开口 的边沿,所述基部壁还设有能从所述开口进入的储存腔的至少一部分;和盖,所述盖能与所述基部连接以盖住所述开口,所述盖包括与所述边沿可拆卸地连 结的、位于周边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边沿和所述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其整体结合的密封元件。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储存容器,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边沿之间的可拆卸连结是 舌槽连结。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储存容器,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被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槽中。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储存容器,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热塑性弹性体。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储存容器,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闭孔泡沫。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储存容器,其中所述基部和所述盖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所 述储存腔形成真空的单向阀元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储存食物物品的储存容器,该储存容器包括提供可通过开口进入的储存腔的基部和用于盖住开口且封闭储存腔的可拆卸的盖。该盖可包括单向阀以便于在附接好盖之后将储存腔抽真空。为了在基部和盖之间提供基本气密性密封,可包括一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可由任何合适的弹性材料构成,比如热塑性弹性体。该密封元件可例如通过包覆模制工艺或者通过共挤出工艺来整体结合至基部或盖。
文档编号B65D39/00GKCN201801032SQ200890100221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J·R·马克斯韦尔, R·J·库恩斯 申请人:格拉德产品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