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运动的待卷取纱线的横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702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纵向运动的待卷取纱线的横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沿着纵向运动的纱线在一定行程长度上进行横动的横动器,其中至少一个环带的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运动的带段是在两个行程转向区域之间相互平行地进行引导的,该至少一个环带是绕着两个转向滚子进行引导以形成其两个带段,纱线要适合于通过设置在每个环带上的一个导纱器沿着一个纱线平面在行程长度的导纱器啮合部分范围内进行快速交变地横动运动,设有一种驱动装置以便对至少一个环带进行驱动。
前面所描述的已知的这类装置(例如CA-PS-642286)具有若干导纱器,该导纱器是设置在环带上并对纱线进行直接引导。各环带,即各环带转向滚子的转动轴线相互间都是偏置的,因此当纱线通过纱线引导导纱器在行程转向区域内进行传输时,纱线在由一个反方向运动的导纱器接收之前,就由该导纱器上脱开。在此步骤中纱线在空气中自由摆动,其缺点是,例如其运动方向是难以固定的。在这种型式的一个系统中如果纱线很快地脱开而且由在相反方向运动的导纱器能很快地进行接收,和如果“停顿”的持续时间并由此使纱线的边缘增厚要减低到最低限度,则纱线在其行程转向位置“停顿”的持续时间必须进行调整。在已知的这类装置中,当传输过程中,纱线撞击接收导纱器并从而使该导纱器经受局部过大的而且是不希望有的应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面所描述的类型的横动器,并期望避免环带上的导纱器产生磨损,在行程转向位置对纱线提供正确地引导并保证纱线在该位置上的及时反向,以便减小纱线的边缘增厚而且在行程转向区域内不使纱线内的拉力增加过大。
因此按照本发明,每个环带至少设置一个用于纱线的导纱器和一个纱线架,该纱线架是通过至少一个导纱器在至少一个横动方向上在纱线的平面内进行引导并在该引导方向上运动;并在每个转向区域内,设置一个与至少一个导纱器分离开并用以阻挡住纱线架的挡板,该纱线架在行程转向区域内与驱动导纱器脱开并以自由飞行状态与挡板相撞击,并在刚刚撞击到撑板以后就改变其横动方向并由在相反方向运动的该导纱器进行驱动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横动器所具有的优点不仅能够保证纱线架从而保证纱线快速地反向,而且通过挡板对撞击能进行机械吸收,从而避免导纱器受到撞击,而且纱线也能在其转向位置进行正确地引导。
本发明的各个具有优点的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至11所限定的各个特征得以实现。
在本发明的横动器中,可以设置两个环带和总共至少两个在相反方向运动的导纱器,即每个环带可以至少具有一个导纱器。这样则纱线架就可以通过一个或另一个导纱器进行往复交变横动,这就能够使纱线架在行程转向区域内由一个导纱器上传输到一个在相反方向运动的导纱器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纱线架可以通过同一个导纱器在两个横动运动方向上进行驱动。
为方便起见,纱线架最好是在一个平行于两个环带带段的引导装置内进行引导。一个环带的纱线架发送转向滚子相对于另一个环带的纱线架接收滚子以挡板为基准可以在横动方向上缩进一些。
纱线架可以具有两个用于导纱器的引导表面和两个适合于撞击挡板的撞击表面。
行程长度最好是在平行于纱线卷取轴或心棒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伸出,这样则横动器是适合于,例如进行卷取纱线。在具有两个环带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环带的转向滚子的转动轴线相对于另一个环带的转向滚子在行程方向上最好是偏置一定距离,这样则由导纱器伸出臂的脱离啮合可以方便地进行。这样则用于纱线架发送的导纱器的转向滚子最好是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范围内。
下面将参照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是一个用于将沿着纵向运动的纱线在一个行程长度上进行横动的横动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横动器沿该图的箭头Ⅱ所示方向观察的一个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一个用于将沿着纵向运动的纱线在一个行程长度上进行横动的横动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4a是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另一部分的一个示意图;
图6是一个用于将沿着纵向运动的纱线在一个行程长度上进行横动的横动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参看图1中所示的横动器,一个环带1绕着两个具有相同半径γ2,γ3的转向滚子2,3运行;滚子2或滚子3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行驱动。环带1在方向A上运动。滚子2,3都设置在一个行程区域B范围内,要求在该行程区域内推动纱线4沿着纱线平面C进行横动运动,并要求进行卷取(未显示)。环带1的两个带段5,6是设置在滚子2和3之间,即在行程区域B之内。在环带1上的一个导纱器7与设置在一个导轨11上的纱线架10的引导表面8相啮合,该导轨11一直延伸到罩壳侧壁12,13处。引导表面8和另一个引导表面9是由纱线架10内的凹进部分14构成的。该纱线4是通过一个在纱线架10上的孔眼15运行的。
滚子2,3各设置在一个行程转向区域E内。当环带1被驱动时该导纱器7就在带段5的运动方向A上推动纱线架10运动。导纱器7是通过围绕着滚子2运动的环带在行程转向区域E内进行转向并将纱线架10松开,该纱线架就以自由飞行状态撞击罩壳侧壁12,该罩壳侧壁就起一个挡板作用,在以侧壁或挡板12的撞击平面D为特征的行程转向位置,该纱线架10将其横动方向进行一次反向并在撞击到挡板12以后返回到靠近导纱器7的位置,这时该导纱器7当它围绕着滚子2转动时,就开始在带段6上运动。该导纱器7可以纱线架表面9相啮合并在箭头F所指方向上驱动纱线架10运动。罩壳或挡板13具有一个同样的撞击平面D,并当到达对应于挡板13的行程转向区域E时,则由导纱器7将纱线架10松开以后,该纱线架就以自由飞行状态向前运动并撞击到挡板13上而且导纱器7与引导表面8重新啮合。因此纱线架10和纱线4就以这种方式在行程区域B范围内进行连续交变的横动运动。
如在图3中也示出,挡板12的撞击平面D是设置在距滚子2的中心平面H的距离为G的部位,滚子2可以看作在运动方向F上导纱器7与纱线架10相啮合的抓取滚子。假定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7在位置P1与纱线架10脱离啮合,而由于导纱器绕着滚子2转动,它例如在位置P2和P3之间的一个位置上或者在位置P3与纱线架重新啮合。则距离G就决定于,例如,滚子2的中心平面H与导纱器7与纱线架10在位置P2和P3之间的一个重新啮合位置之间的距离K。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该结构中的各部件与图1至图3所示的结构中同样的部件是采用同样的标记,一个环带20绕着具有相同的半径值为γ21,γ22的两个转向滚子21,22运行,和一个环带引导滚子23,和一个环带24绕过两个具有相同的半径值为γ25,γ26的转向滚子25,26运行,和一个环带引导滚子27。滚子23,27可以由驱动滚子28,29分别进行驱动。驱动滚子28是在箭头L所指的方向上转动,这样则驱动环带20使其一个带段30是在箭头M所指的方向上运动。驱动滚子29是以箭头N所示的方向上转动,这样则驱动环带使其一个带段31是在箭头P所指并与方向M相反的方向上运动。带段30,31是相互对着设置的。设置在每个环带20,24上的是一个导纱器7,该导纱器可以与纱线架32的两个引导表面(未显示)相啮合并在行程区域E内将该纱线架在方向M或P上进行横动。纱线架32是设置在位于两个挡板侧壁或挡板34,35之间的轨道33上。纱线4通过纱线架32上的一个孔眼36运动并通过纱线架的横动运动在行程区域E内进行横动运动。
如图5所示,挡板34的一个撞击平面Q是设置在距转向滚子25的中心平面Z的距离为G的位置上,该转向滚子是用以接收纱线架的,该滚子的各参数可以与前面所描述的一样。用这种方法挡板35与滚子22的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了。
围绕着它,导纱器7进行纱线架32的发送运动的滚子21也就是对纱线架32进行发送的滚子21,以其中心平面R设置在距接收滚子25的中心平面Z的距离为S的位置。该距离S,决定于例如由导纱器7绕着接收滚子25运行的轨道的直径V并决定于导纱器7的接收位置与接收滚子25的中心平面Z之间的距离K。
亦如图6所示,环带40可以绕着两个转向滚子41,42运行,并由驱动滚子43进行驱动,因此环带的带段44是在方向T上运动。另一个环带45是这样设置的即使其带段46与环带40的带段44处于相反而又平行的条件下;环带45绕着转向滚子47,48运行并由一个驱动滚子49进行驱动,因此其带段46是在与带段44的运动方向T相反的方向U上运动。如前面所述,转向滚子41,42和47,48都是设置在两个罩壳侧壁50,51之间,用于纱线架53的一个导轨52在该侧壁之间伸出,转向滚子41,47和42,48的转动轴线DA要分别设置在相互对着的一个平面V内。在环带40上的导纱器54和在环带45上的导纱器55在罩壳侧壁50和51之间的行程转向区域内推动纱线架53进行往复运动,如同前面所述。因此,由纱线架53的孔眼56伸出的纱线(未显示)就可以在行程区域内进行横动。如同前面所描述的各实施方案那样,纱线架53与导纱器55在行程转向区域内脱离啮合,并以自由飞行状态可以对由罩壳侧壁50,51构成的挡板进行撞击。
在前面所描述的各实施方案中所发生的撞击是在行程转向区域内并在行程转向位置上进行的,而且是在撞击表面的安排布局相似的条件下进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沿着纵向运动的纱线在一定行程长度上进行横动的横动器,其中至少一个环带的在两个相反方向上运动的带段是在两个行程转向区域之间相互平行地进行引导,该至少一个环带要绕着两个转向滚子进行引导以便形成两个带段,纱线要适合于通过设置在每个环带上的导纱器沿着一个纱线平面在行程长度的导纱器啮合部分范围内进行快速交变地横动运动,提供一种驱动装置以便对至少一个环带进行驱动,其特征为每个环带(1;20,24;40,43)至少具有一个用于纱线的导纱器(7;54,55)和一个纱线架(10;32;53),该纱线是通过至少一个导纱器(7;54,55)在至少一个横动方向上在纱线平面(C)内进行引导并可以沿着该引导方向运动;并在每个行程转向区域(E)内设置一个与至少一个导纱器(7;54,55)相分离的档板(12,13;34,35;50,51)以便阻挡住纱线架(10;32;53);该纱线架与驱动导纱器(7;54,55)在行程转向区域(E)内脱开并自由飞行状态撞击到挡板(12,13;34,35;50,51)上,并在刚刚撞击到挡板(12,13;34,35;50,51)之后就改变其横动方向并且以在相反方向上运动着的导纱器(7;54,55)进行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动器,该横动器具有两个环带和总共至少两个在相反的方向上运动的导纱器,其特征为该纱线架(32,53)适合于通过一个导纱器(分别为7;54和55)进行交变地横动出去,并通过另一个导纱器(分别为7;55和54)交变地横动回来,该纱线架(32;53)要在行程转向区域(E)内由一个导纱器(分别以7;54和55)向着另一个在相反方向运动的导纱器(分别以7;55和54)进行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环带(20)的转向滚子(21,22)的转动轴线相对于另一个环带(24)的转向滚子(25,26)要在行程方向(P)上进行偏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纱线架(10)可以通过同一个导纱器(7)在两个横动方向上进行驱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何一项要求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纱线架(10;32;53)是在一个本行于环带带段(5;30,31;44,46)的一个引导装置内,在纱线平面(C)内进行引导的。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何一项要求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板(12,13;34,35;50,51)是固定的。
7.如权利要求1至6龅娜魏我幌钜蟮暮岫鳎涮卣髟谟冢焊玫舶澹 2,13;34,35;50,51)是一个罩壳部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何一项要求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纱线架(10;32;53)具有用于导纱器(7;54,55)的引导表面(8;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纱线架具有两个用于导纱器(7;54,55)的引导表面(8,9)和两个撞击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该行程长度(B)是在平行于纱线卷取轴或卷取芯棒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伸出的。
11.如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任何一项要求的横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环带(分别为20,24)的纱线架发送转向滚子(21,26),相对于另一个环带(分别为24,20)的纱线架接收滚子(分别为25;22)以挡板(分别为34,35)为基准,要在横动方向上缩进一些。
全文摘要
纱线架10在带段5的运动方向A上由导纱器7所驱动。在滚子转向区域E内导纱器通过围绕着转向滚子2运动的环带1进行转向并松开纱线架,然后该纱线架以自由飞行状态撞击到起挡板作用的罩壳侧壁12上;纱线架就改变其横动运动方向并在撞击到挡板12后返回到导纱器的附近;这时该导纱器由于绕着转向滚子进行回转因而开始其沿着带段6的运动。通过该挡板对撞击进行机械地吸收,故并不影响导纱器,纱线仍能在反向位置上进行正确地引导。
文档编号B65H54/28GK1036050SQ8810887
公开日1989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24日
发明者格奥尔格·塞蒙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