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品的特别是瓶状物的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757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物品的特别是瓶状物的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的,特别是瓶体的贴标签装置,具有多个沿一个工作面前后安置的靠置站,亦即一个上胶装置,一个标签贮存站和一个标签转送站,还至少具有一个在转动机架上可旋转支承的并且在机架每转动一周要经过上述靠置站的用于贴标签的提取部件,该部件具有向外凸拱的,在靠置站上滚压的用于标签的接收表面,同时,作为每个提取部件的传动装置设置了一个凸轮传动机构,该凸轮传动机构由一个对所有提取部件共用的,位置固定的双凸轮和两套啮合元件组成,上述双凸轮具有在上下两个平面内和彼此以一定距离安置的单侧凸轮,而上述啮合元件是借助一个支承元件安置在传动轴上或一个与其连接的支承轴上,并且通过将两个凸轮的形状闭合,在机架转动时确保每个提取部件在其整个旋转过程中作强制运动。
为了在贴标签机中使提取部件能够在其全部旋转中同向地以不同的角速度转过不同的靠置站,已经公知了各种各样的凸轮控制的传动装置。
在第一种传动装置中(西德专利DT2436003P2),提取部件由一对杠杆臂来驱动,而杠杆臂用一个啮合元件在一个封闭的曲线槽中导行。这种局部相切的曲线槽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显然是为了杠杆臂的导行。借助每个啮合元件在与其相对设置的曲线槽两侧壁上的导行,使该啮合元件作清晰的导行运动。而这种曲线槽要如此结构设置,即,这一个啮合元件是起转矩作用,而此时的另一个啮合元件处于死点位置。然而,这样一种传动装置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实施的。
另外一种用于开头所述类型贴标签机的传动装置(DE2709521A1)也不能在实践中使用。在这种传动装置中,在两个上下安置的平面上设置了具有外凸轮的凸轮,与此相对应,设置一套各由两个啮合元件构成的组件。这两对啮合元件是以90度相对交错地安置在一个盘形件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这个盘形件被一个延伸至凸轮间的平面中的支承轴所装载。是否也要在与支承轴相邻的凸轮的外部径向区域内采取一种支承轴无碰撞通道的予防措施,这个问题从现有技术中还难于得知。
与此相反,一种具有其他传动装置的开头所述类型的贴标签机在实践中证明是可靠的(US-PS42984227)。在这种贴标签机中,该凸轮传动机构是设置成钝齿传动机构的,它的两个钝齿轮是安置在作成环体的双凸轮的内侧边上的。即在其两侧边上各置有一套制成钝齿的啮合元件,其支承元件安置在两个钝齿轮之间,并伸达此处的提取部件传动轴的端部上。为使传动轴沿轴侧的钝齿轮能有一个无碰撞的通道,这些钝齿轮的齿尖须要切掉。
采用这样一种传动装置,虽然可实现提取部件的不同形式的自转,但是,这种钝齿传动机构的耗费也是相当高的。另外一个缺点在于,这种钝齿轮的径向直径由于钝齿轮单个齿的最小宽度要求,而不能有一个紧凑的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建一个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简单结构的传动装置的贴标签机,此外该传动装置还应有一个紧凑的结构。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贴标签装置情况下,这一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传动轴或支承轴是终止在与此轴最近的第一凸轮所处的平面之前,并且这些与另外的第二凸轮相应安置的啮合元件是安置在一个位于这两个凸轮之间的搭接元件上的,该搭接元件是由安装在支架元件上的定距元件承载的,而这些定距元件是位于由第一凸轮所通过区域之外的。反正这一点在啮合元件包括定距元件时是特别有利的。
按照发明的贴标签装置可以做成紧凑的结构和简单的凸轮造型,因为两个凸轮可以依其凸块伸达啮合元件的传动轴或支承轴的区域内。为了能够实施一个完整的旋转,也不再需要一个多齿的钝齿轮,相比之下,人们宁肯倾向于采用简单结构的凸轮和啮合元件。那么,只要对应每套组件设置两个啮合元件也就足够,而它些啮合元件则是相对于传动轴或支承轴的轴线对置安装的,同时,这一套啮合元件相对于另一套啮合元件是转过90度交错设置的。在这一情况下,为使提取部件在沿三个靠置站作转动运动时所需的凸轮具有一个连续的轮廓,其形状大致需要一个两边的中间向里凹的椭圆形,亦即具有一个比这钝齿轮简单得多的轮廓。
用于第一凸轮一直伸到传动轴或支承轴轴线区域内的自由空间就可以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结构设置来实现,在具有轴颈的啮合元件情况下,搭接元件在其一侧边上是由与第一凸轮对应设置的轴颈所承载,而在其另一侧边上置有与第二凸轮相应安置的轴颈。有利的是在轴颈上安置了可转动的滚轮。
为了一方面消除噪音和另一方面补偿公差,在本文开头所述的贴标签装置中已经公知的是,在钝齿的滚轮中设置一个由弹性阻尼材料制成的衬垫。这样一种阻尼方式对于本发明的凸轮传动机构是不理想的,因为,安置在轴颈上的啮合元件滚轮承受的载荷由于衬垫表面小而有可能过大。在现有技术中,当至少是两个滚轮同时处于啮合的时候,对于本发明,如果只设置4个啮合元件的话,就会产生这样的状态,此时,在每套组件中仅有一个啮合元件是与凸轮处于啮合的。这个啮合元件的载荷是相当大的。由于这种为精确导行的原因,只能采用很薄的衬垫,在此大载荷下就可能导致阻尼作用完全丧失。进而引起,在每个啮合元件上单独设置阻尼体的情况下,一种单个啮合元件在载荷下有相应的偏心度,这对提取部件达到予定的精确旋转运动会产生不利的作用。
为了一方面避免这一缺点和另一方面能起阻尼作用,本发明采用另一个结构设置,即,啮合元件的支承元件由一个装载啮合元件的外部件和一个通过弹性阻尼材料制成的衬垫与外部件连接的内部件组成,同时,这两个部件在衬垫区域内借助径向指向的齿爪作形状交错连接的啮合。在本发明这一结构设置中,啮合元件的几何排列彼此间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它们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在轴上作偏心位移。
对于一个精确的旋转运动而言,这种形式位移的不利影响要小于啮合元件的单个位移影响,因为,在啮合元件和凸轮之间的啮合情况基本保持不变。
代替啮合元件的脱离或者与啮合元件的组合,另一个可能方案是,装载啮合元件的支承元件由一个承载用于传动轴的主动齿轮的外部件和一个通过弹生阻尼材料制成的衬垫与外部件连接的内部件构成,同时,这两个部件在衬垫的区域内借助径向的齿爪相互作形状连接的交叉啮合。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结构方案是,设置有外凸轮的双凸轮安置在啮合元件的旋转轨道内部,并通过一个置于啮合元件下方的支承搭板与机座固定连接。
这种凸轮传动装置的特殊结构就可作一种几何安排,它不仅可形成一个紧凑的结构设置,而且还可使凸轮上有一个理想的载荷分配。在这个意义上,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结构规定,在这两个支承啮合元件的凸轮的径向极限点中,两个极限点位于夹持滚筒和上胶滚筒之间的扇形区内,而总有另一个极限点处于夹持滚筒和标签箱之间以及标签箱和上胶滚筒之间的扇形区内。由此,最好至少有一个极限点位于啮合元件的支承元件中心轨道以外。
按本发明另一个几何结构设置在于,在提取部件的传动轴和支承元件间安置一个传动装置和提取部件的传动轴轴线置于支承元件中心轨道之外,以及提取部件的中心位置在标签箱之前的情况下,就有一个包含两个啮合元件的啮合元件对与凸轮处于啮合。在这种结构设置中,该啮合元件对的两个元件当另一个啮合元件对的一个啮合元件出现丧失其承载作用的时候,就已经具有支承的功能。
这种紧凑的结构设置还有另外的优点,即支承元件中心轨道的半经与支承元件上啮合元件之回转半径的比例大致为3∶1。
最后还证明,当啮合元件所运行的不承载的曲线轨道较大部分位于提取部件传动轴中心轨道之外时是有利的。
在考虑由外凸轮来导引提取部件作减速和加速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对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和工作寿命的要求可通过凸轮传动机构和各个构件位置的其他几何结构关系得以完善。
为此目的,在两个外凸轮之一上的极限点位于从支架中心起始在径向构成一个钝角的射线上,同时,借助两个外凸轮在相互重叠区域内构成的齿形,这两套组件的啮合元件就总会同时协同工作,而上述构成齿形中的较窄齿形位于该钝角之内。最好,这个钝角处于120°至160°之间,特别是140°。此外,另一个外凸轮的极限点最好是位于至少近似通过支架中心走向的直线上。
在一个如此结构的贴标签机中就可保证,它除了有一个紧凑的用于提取部件的结构外还具有一个理想的传动装置,因为在整个圆周上啮合元件由外凸轮考虑到必要的旋转运动作理想的导行。这种外凸轮如此结构设置,即,对于作加速必要的作用力,在考虑各个靠置站上必要的旋转运动情况下尽可能进行理想的分配。那么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可能方案是,把凸轮设置成使每一个提取部件的角速度在靠置站的滚压区域内只达到一个最大值和在靠置站间的中间区域仅有一个最小值。这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好应该总处于滚压区域或中间区域的中部,同时,这中间区域最小角速度应该小于滚压区域最大角速度的一半。只要使夹持滚筒区域的角速度是最大的,就可以实现一个提前导行,它对将标签从提取部件的上过胶的表面上卸下是有利的。
有利的外凸轮要如此结构设置,即,在中间区域内,使在滚压区域内开始的旋转运动继续进行,诚然要以不同的角速度,但仍使该提取部件在正确的角速度位置上到达下一个靠置站,而不会在这一中间区域内导致极大的加速或减速。那样可以将速度减少至0或者甚至超过0(指转动方向相反)。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结构是啮合元件在一个由两个外凸轮相互重叠区域构成的狭窄齿形的侧壁上的支承点距离,在通过支承在该齿上的啮合元件的中心所延伸的连线与从支架中心起始并通过该齿的尖端延伸的径向射线相垂直的位置,该距离比在一个相应宽齿形情况下的对应距离小30至40%。
优化几何构造的其他特征在于,这两个外凸轮的极限点位于围绕支架中心的一个圆上,即由外凸轮相互重叠区域构成的齿形上位于上述极限点圆内的齿形尖端具有一个从圆心或者说从支架中心的不同的径向距离,这种狭窄齿形尖端的径向距离大约是相同的,而宽齿形的尖端之径向距离也大致相同的,并且该狭窄齿形的尖端径向距离是略大于宽齿形的尖端径向距离。
下面借助于一个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一个贴标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一个用于提取部件的凸轮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按照图2中线Ⅰ-Ⅰ的凸轮传动机构纵剖图,图4-6按照图1的贴标签装置俯视图和突出表示外凸轮的简化图,图7按照图1的贴标签装置外凸轮图具有由外凸轮重叠构成的齿形,图8按照图1的一种结构稍有变化的贴标签装置俯视图和突出表示凸轮的简化图,图9按照图6的具有由外凸轮重叠构成齿形的贴标签装置外凸轮图,和图10一个用于图1中贴标签装置的提取部件角速度和角加速的曲线图,该装置具有三个提取部件和三个在夹持滚筒处的转送区域。
在图1至5中所示的贴标签装置由一个盘形的机架1构成,其上以相等的角度安置3个提取部件2,3,4。每个提取部件2,3,4都具有一个呈圆柱形弯曲的用于标签的接收表面2′,3′,4′,并且借助一个机架1中的传动轴6,7,8安置在上述表面和其曲率中心之间。机架1按箭头9所示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提取部件2,3,4则通过一个下面还要描述的传动装置以箭头10的方向作强制转动,因此,与机架1转动方向相反。
在机架1作上述转动的情况下,该提取部件2,3,4就经过不同的靠置站,亦即一个在箭头11方向转动的上胶滚筒12,一个固定的并在其内叠置标签的标签箱13和一个箭头15方向旋转的夹持滚筒14,而且在各个靠置站作滚压运动。由此,每个提取部件2,3,4的接收表面2′,3′,4′首先通过上胶滚筒12上胶。在标签箱13中置有标签叠的前面标签上滚压时,这前面的标签就由于接收表面2′,3′,4′上胶的粘附作用而从标签叠上取走,然后在机架1继续转动的情况下被输送到夹持滚筒14处,它将标签从接收表面2′,3′,4′上取下,并在此处贴到未示出的,经过该滚筒的物品,诸如瓶体上。
为了使接受表面2′3′4′能够滚压在不同结构的靠置站10,11,12上,就要每个提取部件2,3,4在箭头9方向作加速和减速的自转。为此目的每个提取部件2,3,4则通过一个在其传动轴6,7,8,上安置的小齿轮17,18,19与一个较大齿轮20,21,22相连接,它借助一个图2和3中所示的支承轴安置在机架1中,并按旋转方向位于所属提取部件2,3,4的后边。
上述较大的齿轮20,21,22是一个凸轮传动机构的部件。每个这样的凸轮传动机构都有相同的结构,为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就可以限定在一个凸轮传动机构上。
由两个为消除间隙可作相对转动和可固定的齿轮组成的较大齿轮20是一个支承元件51的部件,该部件51安置在支承轴50的下端部,而轴50是安装在机架1中的。该支承元件51由一个外部件51a和一个内部件51b组成。这两个部件51a,51b具有径向指向的齿爪,它们相互啮合并在它们之间整个表面上安置一个薄的由阻尼材料制成的弹性衬垫51c。
上述齿轮20是与外部件51a固定连接的,在其下边,固定两个在直径上对应安置的啮合元件,它们各由一个轴颈25a,26a,和一个在轴颈上活动安置的滚轮25b、26b组成。由于在外部件51a和内部件51b之间有弹性衬垫51c,因此就产生一种对齿轮20和啮合元件25a,25b,26a,26b的脱离作用。
上述轴颈25a,26a在其下边置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搭接元件52,在其下侧边固定两个直径上相对安置的并与啮合元件25a,25b,26a,26b成90度角交错的啮合元件,它们同样各由一个轴颈23a,24a和其上安装的滚轮23b,24b构成。
与这两套啮合元件23a,23b,24a,24b,25a,25b,26a,26b,相对应安置一个带有两个外凸轮27,28的双凸轮53,这个双凸轮53是通过一个支承搭板54与贴标签机的机架55固定连接的。外凸轮27,28具有在两个纵向边为凹弯的椭园形结构,并且是以相互纵横交错地安置的。
正如在图2所示的和在图3中用点划线表示的那样,在局部剖面图中的外凸轮27,28位于支承轴50的轴线区域内。但是当通过在外凸轮53a,53b间安置的搭接元件52的构造在外凸轮53a的区域内和在啮合元件25a,25b,26a,26b之间中部建立一个无轴空间56和在下边外凸轮53b的区域内该转动轴或支承轴50在不需要穿过的时候,该外凸轮53a、53b就可在其整个长度上作理想的结构设置,而且整个传动装置可设置很紧凑并在构件上花费较少成本。在外凸轮的每个位置上至少有一个啮合元件起转矩作用和至少有一个啮合元件起支承作用,为的是使提取部件总是具有一个限定的转动位置。
正如图4-6所示的那样,由于3个靠置站的设置,亦即上胶滚筒12,标签箱13和夹持滚筒14的设置就使机架1划分成三个扇形区。在附图中,这些扇形区籍助通过这些靠置站12,13,14中心的点划线作了限定。在上胶滚筒12和夹持滚筒14间的扇形区内,具有外凸轮27,28的两个极限点30,31,此时,一方面在上胶滚筒12和标签箱13之间的扇形区内,另一方面,在标签箱13和夹持滚筒14间的扇形区内,则各有外凸轮27,28的一个极限点32,33。全部极限点30,31,32,33实际上位于中心轨道34上,该轨道是通过未示出的带有用于啮合元件23,24,25,26的支承元件的支承轴轴线确定的。只有极限点33大致位于这个中心轨道34的外边。中心轨道34的半径a与啮合元件23,24,25,26的回转半径b之比最好是3∶1。在小齿轮17,18,19和与其啮合的较大齿轮20,21,22之间传动比最好是1∶3。
此外,如图4-6表明的,外凸轮27,28的极限点30,31,32,33的形成是由于每个外凸轮用两个相交的曲线组成的。当所形成的曲线段用虚线表示时,那么,就对这些曲线段作辅充,而未形成的曲线段以点线来表示。
在图5至7中,主要表示两个高度偏移和旋转偏心的,基本上构成一个两侧凹弯椭园形的外凸轮27,28。
图7主要表示由两个外凸轮27,28在重叠区域构成的齿形36至39。当狭窄齿形36,37位于一个钝角α之内时,该角由从支架中心T起始和通过外凸轮28的极限点31,33的径向射线S1,S2所限定,那么,另一个外凸轮27的极限点30,32,就分布在一条直线G上,它接近于通过支架中心T。
如图6主要表明的,啮合元件23至26与由两个外凸轮27,28在重叠区域构成的齿形36至39协同作用。啮合元件在一个狭窄齿形36,37的侧壁支承点的距离c、d通过啮合元件中心延伸的连遃1,V2与从支架中心T起始并通过相应齿形36,37的尖端延伸的径向射线R2,R1处于垂直位置时要比啮合元件在一个宽齿形38,39的侧壁支承点的距离e,f小30至40%,此时通过啮合元件中心延伸的连线V3、V4也与从支架中心T起始并通过相应齿形38,39的尖端延伸的径向射线R3,R4相垂直。
另外,从图5-7中可得知,一方面上述狭窄齿形36,37的尖端,另一方面上述宽齿形38,39的尖端各具有相同的由支架中心T引出的径向距离,但是,狭窄齿形36,37的径向距离是较大于宽齿形38,39的径向距离的。
图10中上方曲线图表示的是在提取部件支架旋转一周360°的情况下,提取部件的角速度,而下方则是其角加速度。用Ⅰ,Ⅲ,Ⅴ表示在标签箱,夹持滚筒和在上胶滚筒上的滚压区情况,而Ⅱ、Ⅳ、Ⅵ则表示上述各站中间区域的情况。这个曲线图表示,在全部区域上角速度只有一个最大值或一个最小值,同时,最大值位于滚压区域Ⅰ、Ⅲ、Ⅴ中,而最小值处于中间区域Ⅱ、Ⅳ、Ⅵ中。在中间区域Ⅵ中,也即在上胶滚筒12和标签箱13之间的区域内,上述角速度甚至进入负值区,这就意味着,转动方向在短时间里是相反的。为此,该凸轮要如此设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总大约处于各个区域的中间部分内,以获得一个理想的运动过程。从这个加速曲线图可得知,在这整个区域内都滚压的滚压区Ⅰ和Ⅴ中,这加速度和由此引起的负载都显著地小于在相邻区域中的情况,只有在夹持滚筒的区域内,这加速度是大致相等于相邻区域中的加速度,但是应注意的是,此处不存在一种两个表面彼此通过整个区域的真实滚压运动,而只是一个同步随动。
按照图8和9的贴标签机与图1至7中的区别仅仅在于,带有啮合元件的支承元件是相对于提取部件先行的,并且夹持滚筒设置一个较大的直径。图6和7表示相当于按图1贴标签机的图3和5。因为有关外凸轮的造形情况原则上是相同的,进一步的阐明就多余了。相应的构件采用了相同的标号并附加一撇。
权利要求
1.用于物品,特别是瓶体的贴标签装置,具有多个沿一个工作面前后安置的靠置站,亦即一个上胶装置(12),一个标签贮存站(13)和一个标签转送站(14),还至少具有一个在转动机架(1)上可旋转支承的,并且在机架(1)每转一周要经过靠置站(12、13、14)的用于贴标签的提取部件(2、3、4),该部件具有向外凸拱的,在靠置站(12、13、14)上滚压的用于标签的接收表面(2、3、4),同时作为每个提取部件(2、3、4)的传动装置设置了一个凸轮传动机构,该凸轮传动机构,由一个对所有提取部件(2、3、4)共用的,位置固定的双凸轮(53)和两套啮合元件(23、24、25、26)组成,上述双凸轮具有在上下两个平面内和彼此以一定距离安置的单侧凸轮(27、28),而上述啮合元件(23、24、25、26)是借助一个支承元件(51)安置在传动轴(6、7、8)上或一个与其连接的支承轴(60)上,并且通过将两个凸轮(27、28)的形状闭合,在机架(1)转动时确保每个提取部件(2、3、4)在其整个旋转过程中作强制运动,其特征在于传动轴或支承轴(50)是终止在与此轴(50)最近的第一凸轮(28)所处的平面之前,并且,这些与另外的第二凸轮(27)相应安置的啮合元件(23、24)是安置在一个位于这两个凸轮(27、28)之间的搭接元件(52)上的,该搭接元件(52)是由安装在支承元件(51)上的定距元件(25a,26a)承载的,而这些元件是位于由第一凸轮(28)所通过区域(56)之外的。
2.按权利要求1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28)的啮合元件(25,26)包括定距元件(25a,26a)。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每套组件设置两个啮合元件(23,24,25,26),这些啮合元件则相对于传动轴或支承轴(50)的轴线对置安装的,同时,这一套啮合元件(23,24)相对于另一套啮合元件(25,26)是转过90度交错设置的。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轴颈(25a,26a)的啮合元件(25,26)情况下,搭接元件(52)在其一侧边上是由与第一凸轮(28)对应设置的轴颈(25a,26a)所承载,而在其另一侧边上,置有与第二凸轮(27)相对应安置的轴颈(23a,24a)。
5.按权利要求4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颈(23a,24a,25a,26a)上安置了滚轮(23b,24b,25b,26b)。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置有外凸轮(27,28)的双凸轮(53)是安置在啮合元件(23,24,25,26)的回转轨道以内的,并且通过一个在该啮合元件(23,24,25,26)下边安置的支承搭板(54)和机架(55)相连接。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啮合元件(23,24,25,26)的支承元件(51)是由一个装载啮合元件(23,24,25,26)的外部件(51a)和一个通过一个由弹性阻尼材料制成的衬垫(51c)与外部件相连接的内部件(51b)构成的,同时,该两个部件(51a,51b)在衬垫(51c)的区域内借助径向的齿爪作形状闭合的交叉啮合。
8.按权利要求7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啮合元件(23,24,25,26)的外部件(51a)还带有一个主动齿轮(20)。
9.按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外凸轮(27,28)的径向极限点(30,31,32,33)中,两个极限点(30,31)位于夹持滚筒(14)和上胶滚筒(12)之间扇形区,并且各有一个极限点(32,33)处于设置成夹持滚筒(14)的标签转送站和设置成位于标签箱(13)的标签贮存站之间、以及标签箱(13)与设置成上胶滚筒(12)的上胶装置之间的扇形区内。
10.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外凸轮(27,28)中的一个极限点(30,31,32,33)是处于啮合元件(23,24,25,26)的支承元件(51)之中心轨道(34)以外的。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提取部件(2)的传动轴(6)和支承元件(51)之间安置一个变速传动装置、特别是具有传动比1∶3和在支承元件(51)的中心轨道(34)外边安置了提取部件(2)的传动轴(6)轴线,以及在提取部件的中间位置位于设置成标签箱(13)的标签贮存装置之前的情况下,一个包含两个啮合元件(23,24)的啮合元件对(23,24)是与外凸轮(27)处于啮合的。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元件(51)的中心轨道(34)半径(a)与支承元件(51)上的啮合元件(23,24,25,26)的回转半径(b)的比例为3∶1。
13.按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啮合元件(23,24,25,26)通过的不与凸轮(27,28)支承的曲线轨道段之大部份位于提取部件(2)传动轴(6)的中心轨道(5)之外。
14.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a)在两个外凸轮(27,28)之一上的极限点(31,33)位于支架中心(T)起始的径向射线(S1,S2)上,它们形成一个钝角(α)。b)在由两个外凸轮(27,28)相互重叠区域构成的齿形(36,37,38,39)中,当依其使两套啮合元件(23,24,25,26)总会同时协同作用的情况下,这狭窄的齿形(36,37)就处于钝角(α)的内部。
15.按权利要求13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钝角(α)为120°至160°,特别为140°。
16.按权利要求14或15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另一个外凸轮(27)上的极限点(30,32)位于一条接近于通过支架中心(T)延伸的直线(G)上。
17.按权利要求1至16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啮合元件(23,24,25,26)在由两个凸轮(27,28)的相互重叠区构成的一个狭窄齿形(36,37)的侧壁上的支承点间的距离(c,d),在通过支承在该齿(36,37)上的啮合元件(23,24,25,26)的中心所延伸的连线与从支架中心起始并通过该齿(36,37)的尖端延伸的径向射线(R1,R2)相垂直位置的情况下,要比在相应的宽齿(38,39)情况下的相应距离(e,f)小30至40%。
18.按权利要求17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极限点(30,31,32,33)位于绕支架中心(T)的一个圆(34)上。
19.按权利要求18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极限点(30,31,32,33)圆(34)内部的由外凸轮(27,28)相互重叠区构成齿形(36,37,38,39)的尖端具有一个从圆心或支架中心(T)的不同径向距离。
20.按权利要求1至19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外凸轮(27、28)相互重叠区构成的狭窄齿形(36,37)的尖端至支架中心(T)的径向距离是相同的。
21.按权利要求1至20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外凸轮(27,28)相互重叠区构成的宽齿形(38,39)的尖端至支架中心(T)的径向距离大致是相等的。
22.按权利要求1至21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外凸轮(27,28)相互重叠区构成的狭窄齿形(36,37)尖端的径向距离是较大于宽齿形(38,39)的相应径向距离的。
23.按权利要求1至22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外凸轮(27,28)的轨迹上,每个提取部件(2,3,4)在靠置站(12,13,14)的滚压区域中的角速度只有一个最大值,而在靠置站间的中间区域内则只有一个最小值。
24.按权利要求23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角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总是大约位于滚压区域以及中间区域的中部。
25.按权利要求23或24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区域内的最小角速度小于滚压区域内的最大角速度的一半。
26.按权利要求23至25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滚筒(14)区域内的角速度是最大的。
27.按权利要求23至26之一的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提取部件(2,3,4)的旋转运动至少在一个中间区域中减速至最小值0,接着又加速至滚压速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瓶体物的贴标签装置,一个在转动机架1上,活动安置的提取部件是由一个凸轮传动机构所驱动。为使贴标签装置能达到结构简单和紧凑,将传动轴终止于最接近该轴50的第一凸轮28所处的平面之前,与第二凸轮27b相对安置的啮合元件24a,24b是安置在一个位于所述平面外边的搭接元件52上的。由于位于第一凸轮28区域中啮合元件25a,25b,26a,26b之间具有无轴的中间空腔56,这个凸轮也就可以完满地进行设置,并可一直伸至上述空腔56中。
文档编号B65C3/00GK1037118SQ8910204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9日
发明者鲁道尔夫·措特罗, 赖纳·布赫霍尔茨 申请人:Eti-Tec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