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油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37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流油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油桶往外倒油,特别是从汽油桶内往汽车油箱里加油的自流油咀加油装置。
以往人们从油桶内往外倒油,常用一橡皮管插入油桶内,然后用咀把管内的空气吸出,利用虹吸管原理,使油从桶内流入盛油装置。这种方法汽车司机用得最多,他们在用汽车配备的汽油桶向汽车油箱加油时,常用此法。由于难于掌握分寸,经常把汽油吸入咀内,造成司机们的苦恼,严重的影响司机的身体健康,广大司机迫切希望有一种不用咀吸,就能方便的加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加油的自流油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是这样实现的自流油咀的后部有园形盖(1),盖的下端加工有螺纹,螺纹上端与盖沿间套有橡皮垫圈(4),以防漏油,自流油咀的中部有一方形台阶(2),此方形台阶可以加工成对称的两方形,四边形或六边形,自流油咀的上部有锥形管(1),管的上端可加工有一个以上防滑台阶,以防橡皮管漏油,外径可以加工成与某种规模的橡皮管内径相同,锥度以套住橡皮管为度。自流油咀的中心加工有一个通孔,通孔的内径在保证管壁有一定厚度的情况下,尽量大一点,以增加流量,另外园形盖中心的孔径要大于其余部分的孔径,以加强压力,增大流量。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好尺寸和形状后,可以用翻砂的方法,铸造出一个有通孔的毛坯,然后加工出螺纹,台阶和锥形管,也可用其他方法加工制成锥形管也可用直管,在管口附近加工成一两个台阶来代替。加工成后,在螺纹上端与园形盖沿之间套一个合适的橡皮垫圈。自流油咀就制成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加油时,只须将自流油咀拧在油桶的出油口上,油咀的锥形管上安一根橡皮管,再将油桶提起或用力推偏油桶,油就会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流向低处的油箱内,从而避免了用咀吸气的弊,有利于司机同志的身体健康,并提高了加油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
图1给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便作进一步描述自流油咀,可通过翻砂出毛坯再机加工为成品,也可用其他方法加工或组合而成。该自流油咀的后部为园形盖(3),盖的下端加工有螺纹,螺纹上端与盖沿之间套有一合适的橡皮垫圈(4),园形盖的上端有方形台阶(2),其形状可以加工成对称的两边,四边形或六边形,方形台阶(2)上有一长度合适的锥形管,管口端可加工有一两个防滑台阶,自流油咀中心有合适的通孔,且园形盖部分的直径大于方形台阶和锥形管部的直径。需要加油时,先用扳手或其他工具,扳动方形台阶(2),通过螺纹将自流油咀与油桶出油连接紧,橡皮垫圈(4)起防漏作用。再用一根橡皮管,一端套住锥形管(1),另一端插入汽车油箱(或盛油装置),提起油桶(对小桶而言)或推偏油桶(对大桶而言),汽油就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自流油咀内的通孔,橡皮管流入油箱内,当输满油时,只需放下或扶正油桶,拔下橡皮管,拧下自流油咀,加油过程全部结束。
权利要求1.从油桶往外倒油,特别是从汽油桶往汽车油箱内加油的自流油咀,其特征在于自流油咀的后部有一园形盖(3),盖的下端加工有螺纹,螺纹上端与盖沿之前套有一个橡皮垫圈(4),自流油咀的中部有一方形台阶(2),台阶的上部有一锥形管(1)油咀中心有一通孔,园形盖部分的直径大于锥形管与方形台阶部分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油咀,其特征在于方形台阶(2)上,能够加工成对称两边形,四边形或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油咀,其特征在于锥形管上端加工有一个以上的防滑台阶(5)。
专利摘要自流油嘴是一种用于从油桶往外倒油,特别是从汽油桶往汽车油箱内加油的加油装置,它由后部的圆形盖(3)及其下端的螺纹,中部的方形台阶(2),前部的锥形管(1)等组成,油嘴中心有后部大、中、前部小的通孔,使用时,只需用扳手将自流油嘴拧紧在油桶上,提起油桶(对小桶而言)或推偏油桶(对大桶而言),油就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油箱内。避免了以往加油时,用嘴吸油管的动作,有利人的健康,深得汽车司机的欢迎。
文档编号B65D47/00GK2085776SQ90225010
公开日1991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1日
发明者方和见 申请人:湖南省常德市司法干部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